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出版

AI科技 2025年07月27日 07:23 0 admin

近日,《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从“装备进口”到“核心技术自主化”的跨越,尤其在大深度饱和潜水技术与智能装备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出版

在深海作业方面,我国饱和潜水陆基实验能力已达500米,沉船整体打捞能力在300米以浅可达8万吨。这些成就离不开国产化装备的支持。我国造船业发展迅猛,造船三大指标在全球造船集团中位居第一,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一,新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7%。

智能化技术也在潜水救捞领域广泛应用。2024年12月,国产无人潜器完成海试,4500米“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在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关键设备国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此外,100吨全回转应急无人作业支持船“满洋安澜”顺利完成倾斜试验。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该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大连海事大学拥有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海底电磁采集站(OBEM6000)在西太平洋成功完成海底大地电磁长期观测;广东海洋大学的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并首次上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全球1000强;上海海事大学主导或深度参与了新华社发布的“2024年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大事件”中的4项任务。

民营企业在潜水救捞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蛟龙新建“运输+施工”一体化4000吨全回转自航起重船“秦航工5000”和“秦航工2300”;正力海工投资建造全球领先的3500吨全回转自升自航海上风电安装船;深圳德威胜在过去五年中获得近80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潜水救捞行业作为国家海洋及水下工程、海上专业救助打捞的核心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发展报告(2024)》的发布,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市场动态和发展策略参考,也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报告已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和水运图书商城上架。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出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