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美国的登月计划总是反反复复的,这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也有的一拼,这几天,美国的航空航天局又传来了新的消息。原来是美国的登月计划再次推迟了,其实之...
2025-10-19 0
[熊猫]美国的登月计划总是反反复复的,这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也有的一拼,这几天,美国的航空航天局又传来了新的消息。
原来是美国的登月计划再次推迟了,其实之前就调整过多次的计划,而这次,美国的前NASA局长也终于认清现实了,承认美国想赶在中国之前登月是极其不现实的事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美国赶在中国前登月很不现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就连美国宇航局的前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这位曾经掌管着全球最顶尖航天机构的大人物,都不得不公开承认,现在指望美国能在中国前面重返月球,这事太不现实了,这话可不是客套的外交辞令,它其实戳穿了美国现在的实力。
登月计划可不是一场速度赛,而是一场关乎技术沉淀、工程管理乃至国家意志的综合较量。
而中美关于登月的路径也截然不同,美国被寄予厚望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他的核心运载工具“星舰”虽然在今年10月14日的第11次测试中,实现了助推器坠入墨西哥湾、飞船溅落印度洋的壮举,完成了模拟卫星部署和热防护测试。
这听起来成绩斐然,但本质上它仍然是一次“跨大气层亚轨道”飞行,连进入地球轨道这个基础目标都还没能实现。
反观中国这边,自从公布了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来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均已稳步迈入了初样研制试验的新阶段。
在今年6月17日,梦舟飞船在酒泉成功完成了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8月6日,揽月着陆器又在河北怀来完成了着陆起飞的综合验证,紧接着,长征十号火箭也在文昌接连两次成功进行了系留点火试验,中国在计划节点上的每一项任务都在扎实兑现。
其实看美国的登月路线,就知道所有的宝都押在了SpaceX公司的“星舰”这一款产品上,它不仅要充当把人送上天的运载火箭,还要兼任宇航员在月球着陆的登月舱,这种“一体化”设计理念一旦成功,无疑将是颠覆性的。
为此SpaceX正全力推进第三代“星舰”的研发,计划在明年实现100吨载荷入轨并能完全重复使用,升级计划也听起来相当唬人,换装推力和效率都猛猛提升,采用全新的不锈钢材料,让箭体减重的同时,还能增加载荷舱容积。
它甚至还采用了巨型隧道管来解决燃料供给问题,但这款产品的风险也很高,因为美国就指望它一个,整个“阿尔忒弥斯”计划现在高度依赖“星舰”的成功,可“星舰”的二代版本至今5次发射就失败了3次。
更要命的是,它还面临着一个至今未被验证的技术瓶颈,在轨加注燃料,要知道一次月球任务,可能需要多达数十次的在轨燃料补给发射才能完成,这套复杂的操作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整个任务就得宣告停滞。
这种“边炸边试”的模式固然能快速迭代,但也让整个国家级的登月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的路径和美国完全不同,它不追求一步到位的技术革命,而是分工明确。
中国的登月“三件套”职能划分得清清楚楚,长征十号只管把人和货运到月球轨道,梦舟飞船来保证航天员安全来回,揽月着陆器负责月面和绕月轨道之间的起降,它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种模块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进行风险隔离。
而布里登斯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探月计划的“阿喀琉斯之踵”不稳定的政策,他直言探月是需要数十年稳定投入的,可美国的政策却是“四年一变”,四年一次的政府更迭,也给这种需要长远规划的宏大工程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年的“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出现的技术与人才断层,就是惨痛的历史教训,现在美国选择了将登月重任高度捆绑在SpaceX这家商业公司身上,这是给计划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和迭代速度,但也让NASA的角色变得有些被动。
研发周期的不可控、成本的持续超支,这些都是依赖单一商业承包商带来的副作用,可以说,战略选择与自身的工业能力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衡,为了弥补核心环节的延迟,美国也在拉拢欧洲、日本、加拿大等盟友共同参与,试图通过规模优势来构建联盟的弹性。
但这种联盟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样面临考验,反观中国航天计划的推进展现出强大的系统韧性,中国的航天工程严格按照五年、十年为周期的国家规划稳步前行,不受短期政治风向的影响,从公布登月时间表以来,核心计划几乎没有发生过重大变动。
更关键的是,中国拥有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优势,从火箭发动机到地面测控系统,形成了一个内部循环、完整闭合的工业体系,这种模式确保了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被外部因素“卡脖子”,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种务实的战略思维甚至体现在了未来的月球基地构想上,中国方面提出的初步概念,是计划将基地选址于月球的熔岩管内部,它利用天然地质构造,巧妙规避了月表巨大温差和强烈的宇宙辐射,这是从科学和航天员生存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一句空话。
这个初始规划容纳8名航天员、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基地概念,和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扎实历程一脉相承,没有一步是跳跃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美国宇航局的代理局长肖恩·达菲曾公开表态,不能让中国先于美国登月,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行动却似乎有些脱节,一边高喊着要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要建立多个月球基地,但是却连基础问题都解决不了。
2022年返回测试时就出现破损的“猎户座飞船”隔热层,至今仍待改进,宇航服也迟迟未能就绪,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反而暴露了根基的不稳。
而中国的登月任务旨在科学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从来不认为这是一场“竞赛”,这份淡定是源于对自身节奏的自信。
这场奔向月球的征途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考验耐力、智慧和远见的马拉松,终点线或许并不是谁先把旗帜插上月球南极崎岖土地的那一刻,而是谁能率先建立起一套可靠、经济且可持续的深空探索与开发体系,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相关文章
[熊猫]美国的登月计划总是反反复复的,这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也有的一拼,这几天,美国的航空航天局又传来了新的消息。原来是美国的登月计划再次推迟了,其实之...
2025-10-19 0
从事教师、导游等需要讲解岗位的你或者家人,是否都遇到过传统“小蜜蜂”扩音器的痛点:音质传输质量差、人声容易受到电子产品干扰、环线缠绕身子佩戴不便、啸叫...
2025-10-19 0
今年以来,美国AI公司正在用“左脚踩右脚”的方式构建新的生态,试图以此完成算力投资到大模型应用的商业闭环,而OpenAI、英伟达则是这场游戏的主导者。...
2025-10-19 0
来源:市场资讯2025年“双11”大促周期启幕之际,中国电商市场正站在技术革新与消费形态升级的双重拐点。近日,天猫总裁家洛在天猫双11发布会上明确提出...
2025-10-19 0
家人们谁懂啊!前几天还能靠一篇文章赚十几块,这两天发啥都像“石沉大海”——阅读量从几千掉到几百,甚至只有几十,评论区更是冷冷清清……这两天通过AI智能...
2025-10-19 0
飞天发电,谁说只有神仙才能“吃饺子”?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能源紧缺得让人抓狂,太阳能、风能、核能……各种“能”轮番上阵,像个能源界的超级英雄队伍。但你...
2025-10-19 0
10月16日,福建省三明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2025年10月16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意见的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
2025-10-1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