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山姆惹众怒,用户不满的不是APP改版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5日 19:50 3 admin
山姆惹众怒,用户不满的不是APP改版山姆惹众怒,用户不满的不是APP改版

最近,知名会员制超市山姆惹了众怒。

起因是,山姆对其自家的App进行了一次改版,但用户发现,改版后,原本白底实拍的商品图变成了风格统一的AI生成图,看着光鲜亮丽,却不是真实图片,甚至明明商品是生牛肉,介绍页面却是熟牛排图。不仅如此,部分商品的核心信息还被打码处理,用户担忧选品悄悄发生了变更。

紧接着,山姆App内一度出现大量用户的差评,很多会员表示将选择退卡。尽管官方在舆论压力下进行了说明和致歉,但显然并未平息争议,社交媒体平台上,“退卡、差评”等内容仍在持续发酵。

App改版迭代再正常不过,对商品进行图片美化也是很多电商和网购平台的基本操作,为何在山姆这就引起了如此大规模的不满?

这与山姆的运营模式有关。一直以来,山姆采取的是会员制和差异化选品的打法,每年260元或680元的两档会员年费是购物的基础门槛,在这一门槛上,品控相对严格,价格也相对稳定。在用户看来,这笔会员费买的是一份双方认可的“契约”:我心甘情愿支付相对高的价格,要的是名副其实的优质商品。

显然,实拍图被AI图代替、产品信息被隐藏,很难不让用户产生商品品质下降的强烈不安,更有一种“背刺感”:我明明花了这份钱,却没享受到应有的商品和服务。

这并非没有先例。今年7月,山姆会员店下架了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过去的口碑爆款,同时上架好丽友、盼盼、卫龙等大众品牌商品,就引发了很多会员对品控降级的质疑。在会员看来,这次改版无疑加剧了这份担忧。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大规模的用户“抗议”,也折射出消费者对购物领域盛行的流量“套路”的不满。这次山姆改版的争议,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

传统的“山姆模式”,基本逻辑是以清晰真实的商品实拍图和完整详尽的产品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通过去除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来压缩不必要的决策时间,让购物行为变得高效、简单、直接。

这种建立在买卖双方信息对等基础上的交易,反而能够建立长期的默契和互信,用户黏性得以变得更强。自然,商家也就更不用靠其他“套路”来获客,能够更专注在提升商品品质这件事上,从而形成正向的循环。

而新的商业玩法,其逻辑似乎更倾向于效率优先的流量导向,背后往往是算法驱动。

经过美化的图片或许能短暂提升点击率,被折叠的图片和信息或许能勉强延长用户在页面的停留时长,但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将原本简单的购物行为复杂化了。过多的“算计”,人为地制造了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信息壁垒,增加了甄别和判断的难度,在追求流量数据“优化”的同时,反而背离了品质购物的初心。

显然,这套玩法,不少互联网平台此前已经玩得很溜,可以说此次消费者对于山姆的不满,一部分也来自对山姆也走上这套玩法的担忧。跳出这次争议,不难看到,当前大众的消费情绪正在发生某种转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厌倦各种营销套路,渴望回归简单、直接的购物体验。人们希望,信息是透明无误的,选择是清晰明了的,消费是明明白白的。不愿意在虚假的“精致感”“氛围感”中被“讨好”,也不愿在精心设计的页面上耗费不必要的精力去做各种解读。

这种“去复杂化”的需求,本身并不复杂,说来说去无非是“真诚”二字。在商业世界中,用真实的信息面对消费者,用可靠的产品回馈信任,少一些形式上的套路,多一些品质上的坚守,有时候比任何精心设计的技巧都更有力量,也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这个朴素的道理,显然不只适用于山姆,也不只是那些交了会员费的用户的需求。

原标题:《上观时评 | 山姆惹众怒,用户不满的不是APP改版》

栏目主编: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