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这项工程为何如此重要?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把南方的水调入北方 成为一...
2025-11-05 1
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
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
这项工程为何如此重要?
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
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把南方的水调入北方 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
1952年 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从1952年南水北调构想提出
到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并动工实施
这期间是长达半个世纪的前期论证
2002年12月27日,推土机、挖土机在位于江苏扬州宝应县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潼河工地上投入施工。 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50年的前期论证中
仅中央级别的会议就不下20次
历届中央领导集体
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
反复论证比选,谨慎决策 在技术层面上
各方面专家提出了
百余个南水北调工程
技术设想与方案
相关主管部门先后举办
多次专家座谈会、咨询会 和审查会
参与论证的专家学者
涉及水利、农业、地质、环保、 生态、工业、工程、经济等
多学科专业
经过反复分析比较
南水北调工程逐步形成了
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 和上游调水的 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
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联系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2年12月27日
东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12月30日
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
也注定了工程建设
要面临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
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
南水北调的一大特点就是
“水往高处流”
在南水北调东线
长江水需要一路“爬台阶”北上
位于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
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源头
这里设有4座泵站
总装机容量达到49800千瓦
滚滚长江水从这里出发
利用京杭大运河
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
逐级向北提水
先后经过13个梯级抽水泵站
进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最后流入东平湖
之后变为自流输水
整个调水主干线全长达1467公里
而在南水北调中线全程
基本靠自流形式
丹江口大坝是中线的控制性工程
南水要想自流北上
必须将丹江口大坝加高
最终,坝顶高程由162米
加高到176.6米
加高后的水位与终点
形成南北98.8米的高差
基本实现了南水自流北上
滔滔南水一路向北
行至河南郑州附近的邙山脚下
却遇到了一道天然屏障——黄河天堑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
穿黄工程由此诞生
工程在黄河河床之下
修建了两条“地下河”
即穿黄隧洞
这是国内穿越大江大河
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
单洞长4250米
南北两岸渠道长分别为
4.63千米和9.97千米
中线工程“水龙头”——陶岔渠首
穿黄工程开创了我国数个“第一”
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
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
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进行隧洞施工
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等
实现了北上的长江水
与东流的黄河水
历史性“握手”
沙河渡槽
“河上河”渡槽工程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特殊景观
中线1277公里的输水干渠中
设计有多段渡槽 共同组成了
世界规模最大的渡槽群
沙河渡槽工程第一标段
是该工程段线路最长
技术含量最高
施工最复杂
挑战最大的标段
单槽重达1200吨
是国内最重的预制渡槽
槽身为U形结构
最大高度达9.6米
远大于一般高铁桥梁的箱梁高度
工程“槽上运槽”的方法
填补了世界水利工程施工的空白
生态补水后生机勃勃的白洋淀
一泓清水
南北情长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
全面通水以来
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
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
1.95亿人提供了稳定优质水源
有效改善了
南水北调受水区缺水局面
不仅如此
南水北调工程还全面增强
水资源总体调配和供水保障能力
南北输排水通道调水能力
达到819亿立方米
东西输排水通道调水能力
达到734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相关文章
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这项工程为何如此重要?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把南方的水调入北方 成为一...
2025-11-05 1
《流浪地球》同款的无人卡车Q-Truck开到了进博会现场,不仅没有驾驶室,还能5分钟完成换电;啤酒浓缩黑科技,能去除啤酒中80%的水分,大大降低运输成...
2025-11-05 2
说起中国这几十年的大工程,南水北调绝对算得上顶流。咱们能用20年时间,把一条“人工长江”硬生生修到北方,给1.7亿人带来干净水源,这事儿要搁电影里都嫌...
2025-11-05 4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5日,郑州市科技局公示2025年度郑州市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受理名单,郑州市兔尔康牧业有限公司、郑州豫嵩耐火科技有限公司等614...
2025-11-05 3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馆展示中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众多科技成果尤为引人...
2025-11-05 2
文|七月编辑|七月听说过钢铁、木头船,还是第一次见水泥船。船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轻盈地漂在海上;而一说水泥,能联想到的就是高楼和马路,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
2025-11-05 2
保定日报讯(记者苏兰生)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鸣笛启航,长城汽车坦克300柴油版整车搭乘“雪龙2”号出...
2025-11-05 3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多段缓冲减震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908...
2025-11-05 1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