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深圳启动国产软件人才专项计划 年输送2.5万数字人才

AI科技 2025年10月24日 23:24 0 aa
深圳启动国产软件人才专项计划  年输送2.5万数字人才

10月2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国产关键软件应用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并同步启幕全国首个“麒麟杯”国产操作系统应用技术挑战赛。

这一计划旨在破解国产关键软件应用技能人才短缺难题,通过体系化构建、生态化协同和成果化导向,打造人才培养全链条生态,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每年输送2.5万名高技能数字人才,筑牢深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根基。

锚定产业需求,聚焦行业发展痛点

立足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布局,该计划围绕国产关键软件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核心需求,精准划分三大培养领域。在国产基础软件领域,聚焦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三大核心环节,针对国产软件适配迁移、系统运维优化、安全加固防护等高频应用需求,重点开展麒麟、鸿蒙等主流操作系统应用操作,高斯、崖山数据库管理维护,以及国产软件兼容性测试验证等技能培养,夯实基础软件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工业数字软件领域紧扣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升级需求,围绕工业设计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核心应用场景,系统设置三维建模与仿真分析、工业数据采集与深度分析、生产流程数字化管控等技能培训模块,提升工业场景数字软件应用水平。

此外,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针对大模型场景化应用、机器视觉识别、智能算法落地实施等热点方向,开展大模型微调与多模态应用开发、机器视觉系统搭建、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等技能培训,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软件为千行百业赋能。

突出实战培育,构建闭环培养体系

该计划以“产教融合、学以致用”为核心导向,将企业真实项目需求和技术攻关场景转化为训练任务,构建从产业需求拆解到成果检验的全流程培育闭环。

在师资方面,邀请麒麟等国产软件头部企业技术总监、项目负责人担任首席导师,联合高校计算机领域教授及行业专家,组建“企业+高校+行业”三位一体师资矩阵,融入产业前沿技术与实战经验。

教学模式上,创新采用“产业案例解析+模拟项目实操”方式,搭建真实场景与模拟环境双轨实训平台,每门课程需完成至少6个企业真实项目模块训练。

考核体系则强化实操,建立过程实操测评、结业场景考核和企业权威认证的多维评价,分阶段开展软件部署、故障排查等核心技能测评,结业时模拟企业真实业务场景检验综合能力,并由头部企业出具认证,确保输出人才契合岗位需求。

深化资源共享,完善人才开发生态

该计划以整合资源、激活动能、构建生态为核心,打通国产关键软件人才培养全链条。

一方面,开放标准化培养资源包,面向全市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共享岗位能力标准、实战课程体系及专业指导团队,定期更新企业技术案例,填补实操培训空白,推动高效高质的数字技能人才供给。

另一方面,强化载体激励培育,引导用人单位或教培机构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集中优势资源开展课程开发、技能培训和评价,对符合条件的培养载体最高予以100万元奖补,鼓励大规模组织技能培训。

同时,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立软件人才终身培训制度,将从业人员培训、竞赛、继续教育等成果转化为可量化技能学分,计入“技能银行”个人电子档案,助推高质量稳定就业,并支持优秀人才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广泛举办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活动,搭建技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陈荣梅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