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2日 00:22 0 aa

很多人都曾设想过,未来上班无需挤地铁、堵在公路上,而是直接 “打飞的” 出行。这一设想正逐步靠近现实,近期 “空中出租车” 市场动态频繁,一场全新的出行变革已现雏形。

10 月 13 日,低空经济领域龙头企业亿航智能发布新款飞行器 VT35。

该飞行器定位为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售价 650 万元,最大起飞重量 950 千克,可搭载两名乘客及日常行李,满载设计航程突破 200 公里,能够覆盖跨城、跨海、跨山等中长途交通出行场景,为 “空中出租车” 从景区观光向城市通勤跨越提供可能。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亿航智能总部位于广州,凭借国内唯一通过完整适航认证的载人 eVTOL 机型 EH216-S,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前 EH216-S 受技术路线限制,续航仅 30 公里,主要用于短途观光;而 VT35 通过复合翼技术路线,将续航提升至 200 公里,续航能力较前者提升 7 倍,进一步拓宽 “空中出租车” 的应用边界。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目前安徽合肥骆岗公园等景区,已启用 “空中出租车” 提供低空观光服务,当前处于内部运营阶段,后续将面向大众开放售票。

贵州、太原等多地景区也已采购售价 216 万元的 EH216-S,推动 “空中出租车” 在景区批量落地。以贵州安顺为例,今年 6 月亿航智能与安顺市达成合作,计划在当地建设辐射西南地区的生产试飞总基地,贵旅集团同步订购 50 架 EH216-S。

安顺拥有 88 家航空产业链规上企业,航空工业基础扎实,且当地高山峡谷地貌能为航空器测试提供多样极限场景,为 “空中出租车” 在低空文旅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从景区观光到城市通勤,“空中出租车” 落地仍需突破多重关卡,安全方面,载人飞行器对安全标准要求极高,每一款、每一架飞行器均需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方可推向市场。

2025 年 3 月,民航局已受理亿航智能 VT35 的适航审定申请,目前各项内部测试与试验飞行正有序推进,整个审定过程预计耗时两年。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基础设施与监管体系建设同样关键。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表示,“空中出租车” 要在城市通勤、应急医疗等场景落地,需配套低空基础设施、完善监管体系,同时加强低空经济相关人才培养与科普工作。

VT35 采用串列翼双座布局,搭载 8 个分布式升力螺旋桨实现垂直起降,通过尾推桨和固定翼完成巡航飞行,可适配公园、写字楼顶、露天停车场等多数城市场地,但这些场地的规划与建设仍需统一协调。

此外飞行涉及空域分配、航线审批等复杂流程,需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保障运行秩序。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从市场推广路径来看,业内普遍认为 “空中出租车” 大规模铺开将遵循 “先 to G、to B,后 to C” 的模式,即先由政府、企业批量采购运营,待技术与模式成熟后,再面向有需求的个人提供服务。

以合肥为例,2025 年 9 月当地发布《合肥市低空经济场景发展白皮书》,明确低空经济发展目标、场景与路径,为 VT35 等航空器研发测试与场景应用提供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目前合肥已以 eVTOL 整机制造为核心,聚集近 200 家低空产业核心环节企业,2024 年新签约 21 个相关项目,合肥市政府平台公司不仅采购亿航 VT35,此前还购入不少于 100 架 EH216 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除亿航智能外,其他企业也在 “空中出租车” 领域积极布局。10 月 12 日,小鹏汇天在阿联酋迪拜举办发布会,完成海外首次有人驾驶公开飞行演示,并与中东地区多家集团签订首批 600 台飞行汽车订购协议,创下飞行汽车海外最大订购规模,进一步展现 “空中出租车” 市场的全球化潜力。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从市场前景来看,波士顿咨询在《中国载人 eVTOL 行业白皮书》中预测,未来中国载人 eVTOL 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并将分化为两大细分方向:

一是聚焦飞行体验、飞行培训等短途、轻量化场景的个人飞行 eVTOL;二是以 “空中的士”“商务包机” 形式,适配城市间长距离点对点飞行需求的出行类 eVTOL。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到 2030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 2.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增至 3.5 万亿元。

打飞的上班要来了?650万一台续航暴增7倍,政府疯狂抢购内幕曝光

尽管 “打飞的” 上下班仍需时间,但 “空中出租车” 已在低空文旅等领域实现突破,技术研发、政策支持、市场布局均在稳步推进。

随着安全体系完善、基础设施落地、监管机制成熟,未来 “空中出租车” 有望像网约车一样普及,为大众出行带来全新选择。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