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5微博V影响力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以“微博的成长和进化”为主题展开分享,从平台数据、产品布局、创作者赋能...
2025-10-20 2
日前,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资金申报工作,“真金白银”推进今年我市出台的《厦门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落地见效。目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可于本月内申报。
《若干措施》分别从坚持创新引领、鼓励应用落地、推动生态集聚、夯实发展基础4个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政策措施。
新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平台最高补助3000万元
在创新引领方面,《若干措施》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环节,支持开展揭榜挂帅等技术攻关项目,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分支机构,推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针对这方面,资金申报明确,项目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且于2025年入选这些领域的项目: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优胜单位、工信部和国家药监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优胜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工智能+应用攻关工程项目且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按照项目研发投入总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新建国家级“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平台,2025年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国家专项资金下达后,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万元。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分支机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或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2025年新设立的,符合兑现条件的按照分支机构2025年1月1日后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的5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建设省市级创新平台,2025年新获批建设,且以人工智能研发创新为主要业务的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不同标准补助。对省级项目按照2025年1月1日后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的3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市级按照2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建设模型公共服务平台 最高补助2000万元
《若干措施》鼓励应用落地,以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和终端产品为突破口,支持研发首版次软件、打造示范场景应用、研制“爆款”终端,加快软硬件创新产品研发。支持建设大模型服务平台,提供算法、数据、模型服务,打通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快行业模型和智能体研发推广。
支持打造示范场景应用,兑现条件为,场景项目2025年获得工信部、福建省工信厅组织评选的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或示范案例。按照审定后的项目建设主体实际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支持建设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平台,按照审定后的2025年建设和运营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补助,每家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强化金融赋能 升级“算力券”设立“模型券”
《若干措施》着力推动生态集聚,以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为关键举措,设立“零租”孵化器、“算力券”、“模型券”,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降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成本。
在“模型券”方面,在资金对象上,按照企业2025年购买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同时,升级“算力券”,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智能算力服务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分档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金额达1000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金融赋能,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按照规定纳入技术创新基金白名单,享受研发投入融资支持。
加强高层次和骨干人才保障
为夯实发展基础,《若干措施》聚焦产业长远发展,从人才、算力、场景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加强高层次和骨干人才保障。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在“双百计划”中单列名额支持人工智能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鼓励运营商、企业等根据市场需求适度超前建设智算中心,对新建、改造或扩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和能耗标准的智算中心项目,按照服务器采购金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
(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相关文章
10月18日,2025微博V影响力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以“微博的成长和进化”为主题展开分享,从平台数据、产品布局、创作者赋能...
2025-10-20 2
日前,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资金申报工作,“真金白银”推进今年我市出台的《厦门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
2025-10-20 1
10月14日,新海航“飞飞乐”周二幸运夜第二季第14期抽奖直播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举行。本期直播联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围绕“经首都,游中国,看...
2025-10-20 1
证券之星消息,伊之密(300415 10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提问:公司 K 2025 展斩获近千万订单,其中面向人形...
2025-10-20 1
谷歌靠广告一年赚409亿美元,却花重金研发“医疗自然语言API”;苹果不做数据变现,却靠手表监测心电图——《人工智能与计算生物的未来》揭露,科技巨头正...
2025-10-20 1
最好用的 AI,是让你感受不到它。文丨管艺雯半年前,一位中国原生 AI 应用负责人对我们说,如果以过亿 DAU(日活跃用户)为标准,面向 C 端用户的...
2025-10-20 1
eSIM手机,来了!近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官宣,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这种直接集成在手机内部的eSIM会给...
2025-10-20 1
2021年圣诞节那天,全球数亿人齐聚屏幕前,见证了NASA耗资100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升空。发射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这台被誉为人类最强...
2025-10-2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