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排行榜 2025年09月22日 19:03 0 aa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金秋九月的南京江北新区,长江之滨激荡着青春科创的热潮,2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海内外院士领衔,超百位全球青年科学家携前沿成果,与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知名企业代表共聚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分享全球顶尖技术最新动态、发布产业科技首创成果。论坛启动了“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南京,发布促进青年优先发展20条人才政策,以更友好的青年成长生态,让青年在江苏更有为。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这场世界级的科创盛会,是一次思想碰撞的高峰对话,是江苏向全球青年发出的一份深情邀约,更是江苏以开放之姿、产业之基、政策之力,与青年群体的“双向奔赴”。

01 为何是江苏? 科创大省与产业高地的“引力密码”

“今天是我第二次跟太太一起来南京,我们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心壮志。有机会参加这场重要的‘科学盛会’,跟大家交流,我也觉得很有意义。”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在论坛现场分享了他参加此次活动的真切感受,言语间满是对南京科创氛围的认可与对论坛交流价值的肯定。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除了维特里希,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等3位诺奖得主,携手17位海内外权威院士专家及百余位顶尖青年科学家,共同汇聚论坛现场。嘉宾们围绕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展开深度探讨,议题从生命健康的前沿突破延伸至集成电路的技术攻坚,从材料工程的创新应用拓展到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更涵盖人工智能的未来探索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路径。他们不仅带来了各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分享,更聚焦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就如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问题,贡献了富有洞察力的深度思考,为现场参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价值的科技盛宴。

“最强大脑”缘何汇聚于此?答案写在数据里,更藏在生态中。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科教大省、产业强省,这里早已为青年人才搭建起“能干事、干成事”的黄金舞台。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翻开江苏的科创成绩单,每一组数据都透着吸引力:2024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连续9年保持全国省区首位;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4家、居全国省区首位;3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上市创新药约占全国1/4……

科创成绩的背后是江苏雄厚的科研人才储备:全省坐拥175所高校、272万在校大学生,317个学科进入ESI前1%,数量居全国首位;120万研发人员、超1720万人才总量,汇聚了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级重点人才。

产业方面,目前江苏有18家国家高新区,经济规模、出口规模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中占比约1/7、1/5;获批19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9家进入全国50强;1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近1/5、长三角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万家,221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跑全国。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此次论坛的举办地南京江北新区,更是这方热土上的“创新尖兵”。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聚焦“自主创新先导区”定位,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目前,江北新区拥有江苏省产研院、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600家,独角兽及培育独角兽达7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竞争力十足的产业集群。世界青年科学家看到的不仅是完整的产业链,更是个人成长的“上升曲线”。

02 成果落地有声! 产研融合的“江苏答卷”

“引力”之下,全球青年科学家的智慧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在江苏这片热土上迅速落地生根。论坛现场,2025年度区域产业科技十大首创成果的发布,让人们看到了青年智慧与产业需求碰撞的“火花”:全球首创大量熔点减半的原子级金属粉体制备方法,打破高端材料进口依赖;全球首款全人源BCMACAR-T细胞治疗1类新药,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国内首个智能化标准单元自动建库工具iCell,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降本增效;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三大国际认证的肿瘤NGS大Panel检测产品“世和一号”,已成为精准医疗的“利器”。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更令人振奋的是35个项目的签约落地:既有仿生人体生命支持及测控装置类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有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二期)高端科研平台,还有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等创新平台落地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项目。这些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含“金”量、含“新”量、含“青”量高的优质项目,超过半数来自青年科创团队成果,让江苏的科创森林更繁茂,未来将带动更多青年科研团队在此扎根。

成果落地后的“生长”故事,更能体现江苏产学研融合的活力。85后海归博士邵阳不会忘记,十年前带着几个人的团队在江北新区创业时的忐忑。如今,他创办的世和基因已成为行业巨轮,自主研发的“世和一号”肿瘤检测试剂盒,惠及百万患者,而他也作为“青科”“青创”代表,当选为江苏省青联副主席。1995年北大博士陈煜毕业即来新区创办星智云开,深耕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仅三四个月,就接到了国内前三药企的订单。“这里的产业生态太懂我们了,感觉离梦想特别近。”在江北新区,三位复旦物理系博士创办的费勉仪器科技公司,一套精密仪器能卖上千万元,其自研的全国首套8inch分子束外延设备,突破了大容量阀式裂解源、多温区衬底加热台等核心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化合物半导体分子束外延量产设备的空白。集萃药康的“小鼠公寓”里,最贵的单只小鼠售价数万元。这些科研人员精心培育的小鼠,用于药效、安全性评价等环节,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关键研发支撑。仅仅8年的时间,在江苏落地生根的集萃药康积累了超22000个基因编辑小鼠模型,涵盖肿瘤、代谢、免疫、神经等研究方向,还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模型。

这样的良性科创生态,让创新不再是孤勇者的跋涉,而是群峰之间的呼应,让更多的年轻人倾心于此。“这次来参加论坛,想在南京找到更多合作甚至落地的可能。”中青科协会员、来自中科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青年科学家邓文浩专注于以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利用技术低成本解决碳排放问题。“这两天的论坛交流和参访让我感到这里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地方,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都充满了对青年的关怀,很期待未来能在南京落地。”与邓文浩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博士后研究员任雨青,“这次的论坛以江北新区为载体,为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两天和其他学者的交流更让我对这里充满信心,十分期待自己能带着6G基带芯片科研成果,回到曾读书七年的南京开花结果!”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03 政策“托举”! 从“安身安心”到“成长加速”

“一来就有青年驿站可住,江北新区团工委让我吃下了‘定心丸’,最终我的项目成功获得江北新区和省产研院超千万的拨投结合投资。”从德国波恩大学回来的孙博士是江苏共青团“苏青驿站”的受益者,2024年12月,他来到江北新区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在江苏,一批批由青年科学家主导的科研成果落地扎根的背后,少不了“把青年放在心上”的政策温度。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论坛上,南京江北新区发布“青春发展 才聚新区”20条政策,围绕青年科创人才成长全周期形成多维度托举合力,从科创支持到生活保障,每一项都精准戳中人才“痛点”。此次出台的政策基本覆盖了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类人才、高校类人才、国际化人才等不同类别人才,从人才资金支持、企业引才激励、校地联合培养、职称绿色通道、创业空间提供、子女教育补助等方面多维赋能,全方位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让青年才俊放手打拼、勇敢追梦。这样的温度,在江苏各地随处可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赵昕2021年回苏创办芯宿科技,4年团队扩至60人,完成三款芯片流片并商业化,还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清华大学博士后李兵2017年在盐城创办企业,创业初期获亭湖区300万元资金支持及全方面保障,其项目更获2024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直言当地“全生命周期”生态给了探索底气,所以选择与江苏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江苏对青年的吸引力,不仅源于硬实力,更在于软环境。正如此次论坛发布的“青春发展 才聚新区”20条政策,既拿出“真金白银”,也不简单停留于“给优惠”,而是全生态托举青年人才发展。这种“托举”不是单向给予,更是“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双向奔赴。江苏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省市县三级共制定出台青年发展利好政策766项,564项惠青项目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清单,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拓开了广阔空间。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报告中,南京、苏州、无锡三座城市进入榜单前十,越来越多青年选择江苏成为安放青春和梦想的“栖息地”。

此次论坛中,出现了一批江苏青年科技人才“U35培育”对象的身影。“能参加如此高规格的论坛,与行业大咖交流,收获真的十分大。”首批“U35培育”对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任贺贺说,“之前在江苏团省委举办的‘U35青年科技人才沙龙’交流中,和同是‘U35培育’对象的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公司创始人周全‘牵手’,将超大尺寸风力发电电机的空气动力学方面技术,应用在他们公司旋转型裸眼3D全息显示设备上。这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各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的交流机会,也给我带来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启发‘火花’,相信可以为未来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U35培育”是江苏省委人才办指导支持,由江苏团省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共同为35岁以下科创新锐量身打造的“成长加速器”。首批184名“U35培育”对象平均年龄33.4岁,100%手握核心技术成果,68人已创办科技企业,融资总额突破26亿元,成果优、潜力足。“U35培育”构建了“全周期、多维度”的服务体系:前期做需求调研,通过“U35青创学院”培养、高层次导师结对帮助提升科创能力;中期搭资源对接平台,摸清企业技术痛点和青年成果方向,通过“U35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精准对接,已促成23名“U35科创新锐”与23家企业达成意向性合作;后期配套政策支持,125亿元专项基金矩阵为成果转化“输血”,衔接省市人才工程、人才攻关联合体向上托举。经过多方协同发力赋能,“U35培育”正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焕新引擎。

对青年科技人才而言,此次参加论坛便是“U35培育”全方位培养的延伸赋能。特别是组织参加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共青团江苏省委、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青年科学家百城行”,将这种赋能从“思想碰撞”推向“实践对接”。

论坛期间,青年人才走进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感受国家级新区“七分蓝绿三分城”的生态基底与“产业科技新高地”的发展蓝图;走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了解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实践;走进南京钢铁集团、新材料科技园智慧管控中心,见证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江苏路径”。尤其在低空经济这一前沿领域,组织青年人才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南京长空科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开展产学研对接。一系列的参访和洽接,为青年人才对接新兴产业搭建了“从理论到产业”的桥梁。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江苏对青年科学家的“磁吸力”,本质上源于青年“对江苏发展更有信心”。留在江苏大地上的,不仅是签约的项目、发布的成果,更是科创热土与青春力量的“双向奔赴”。在这里,青年科学家能找到成果转化的“沃土”,能获得政策“托举”的温度,能感受产业创新的活力;在这里,城市因青年的到来更有朝气,产业因青年的创新更具竞争力,未来因青年的奋斗更值得期待。在彼此成就中,江苏的科创图景正生长出不可估量的未来动能!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微信表情包上新啦!

推荐 阅读

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江苏沃土诚挚邀约全球青年科创新锐

来源:共青团江苏省委

编辑:刘笑

审核:韩颖、薛姣

复审:沈娜

终审:孙洪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