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1日 22:48 0 admin

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我终于等来一辆网约车,上车时司机师傅正在抱怨:"这单平台抽成太高了。"

可当我到家付款时,却发现账单比预估少了20元,原来平台自动发放了雨天补贴,这戏剧性的一幕,不正是当下网约车行业最真实的写照吗?

最近多家平台宣布抽成上限不超过27%,欢呼声中夹杂着质疑:"27%的利润也太高了",可当我们撕开数字的表象,会发现这个行业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27%背后的真相​

27%这个数字像块石头投进舆论的湖面,可真相是,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的平均抽成其实只有14%,这近一倍的差距,怎能混为一谈?​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对5417名司机的调研更说明问题:抽成中位数是18.8%,超过25%的司机仅占0.25%,还有0.059%的司机抽成是负数,也就是说,平台倒贴钱让乘客出行。

还记得去年冬天暴雪封路时,是平台的负抽成补贴让司机愿意冒险出车,还记得深夜加班后,是顺路单的动态调节让你能打到回家的车,这些时候谁又会想起那个冷冰冰的"27%"?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成刚教授说得透彻:抽成是调节供需的杠杆,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高峰时的加价里藏着对司机的激励,淡季时的补贴里含着平台的担当。

如果只盯着上限数字骂声不断,那岂不是对暴雨中送你回家的司机、深夜里等你下单的平台,都太不公平?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二、不为人知的账本:谁在为出行安全买单?​

你以为平台靠抽成躺赚?看看这份血泪账本吧:滴滴十年间累计亏损超千亿,2024年净利润率仅0.6%。

曹操出行2025年上半年还在亏损3.3亿,如祺出行同期亏损1.2亿。这哪里是暴利,分明是薄利如纸。​

每笔订单的抽成,更像平台的"预付款":要花在实时定位的技术维护上,要花在全程录音的安全保障上,要花在24小时待命的客服团队上,还要花在司机的保险理赔、安全培训上。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一线城市司机月均收入11557元的背后,是平台用抽成建立的补贴池在托底,司机满意度在蓝领职业中排名第一的成绩,是无数细碎投入换来的温暖。​

这哪是什么"中间商赚差价"?当极端天气来临时,是平台掏出真金白银鼓励司机出车,当司机遇到纠纷时,是平台的客服团队连夜协调。

把抽成等同于利润,就像把超市的营业额当成纯利润,却忘了算上房租、人工和损耗。​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三、方向盘上的生计:订单比抽成更重要​

"平台抽成再低,没单也白搭”,一位广州司机的感叹道出了关键。

2023年9月到2024年5月,广州网约车从9.74万辆增至12.12万辆,可日均订单却从14.21单降到12.22单,车越来越多,单越来越少,这才是司机收入的真正痛点。

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7623元,在蓝领职业中排名第二,收入满意度更是最高。

但这份收入的背后,是日均8小时以上的辛劳,是高峰期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的奔波,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越来越多人选择方向盘谋生时,网约车默默成了就业蓄水池。​

我们该关注的,不是那个被误读的抽成数字,而是如何让每辆网约车都能接到足够的订单,不是指责平台"吸血",而是理解这个行业连接着千万家庭的生计。

75.7%的司机愿意继续从事这份职业,这份坚守背后,需要更理性的看待和更温暖的支持。​

网约车内幕曝光!公司3年亏90亿,司机哭喊不挣钱,钱进了谁口袋

结语

从暴雨中的订单到深夜里的归途,网约车早已成了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

当我们下次打开打车软件时,不妨多一份理解:那个跳动的价格背后,有算法的精密,有司机的汗水,更有平台在微利中维持运转的不易。​

数字会说谎,但生活不会,让我们看清27%背后的真相,给这个承载着千万人生计的行业,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苛责。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