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9日 23:22 0 aa

与尼康Z 28-70mm f/2.8类似,Nikkor Z 17-28mm f/2.8被认为是尼康基于腾龙镜头(此处指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打造的“换标款”产品。作为一款超广角变焦镜头,它无疑是视频拍摄的理想选择。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一、总体印象

这款镜头设计简约,却具备大光圈与快速对焦优势,能出色抑制超广角镜头常见的光学缺陷,且售价十分亲民。

1. 优势

- 成像质量出色

- 结合光圈规格,体积与重量控制优秀

- 最小对焦距离近,近摄能力佳

2. 不足

- 无额外操控组件(如自定义按键、独立控制环)

- 广角端视野不及尼康其他超广角变焦镜头

- 无内置防抖,依赖相机机身稳定系统

3. 核心参数速览

- 镜头类型:全画幅超广角变焦镜头(尼康Z卡口)

- 光圈规格:F2.8恒定光圈(F2.8-F22)

- 焦段范围:17-28mm(APS-C画幅等效26-42mm)

- 光学结构:11组13片(含2片ED镜片、1片Super-ED镜片、1片非球面镜片)

- 尺寸重量:重量450g

- 对焦性能:支持内对焦/内变焦,最小对焦距离近

- 防护性能:具备防风雨密封(金属卡口带橡胶密封圈)

二、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核心特性

尼康旨在打造一款“相对紧凑轻便”的F2.8恒定光圈超广角变焦镜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Z 17-28mm f/2.8的广角端未达到尼康其他全画幅超广角变焦镜头,或其他品牌16-35mm镜头的视野广度。

镜头采用11组13片的光学结构,包含2片超低色散(ED)镜片、1片超级超低色散(Super-ED)镜片与1片非球面镜片。这些特殊镜片在控制镜头体积的同时,确保全画幅范围内的高成像质量。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F2.8大光圈对弱光拍摄或“近摄主体与背景分离”场景尤为实用,这意味着Z 17-28mm f/2.8既能吸引天文摄影爱好者,也能满足风光摄影师的需求。

对于使用全画幅尼康Z系列相机的用户,无需担心镜头无防抖——相机的传感器位移式机身防抖(IBIS)可提供稳定支持;但对于使用无防抖功能的尼康APS-C画幅Z系列相机的用户,需格外注意避免相机抖动导致画面模糊。

值得一提的是,该镜头在APS-C相机上的等效焦段为26-42mm,这一范围的实用性本就有限,若开启视频裁切模式,视野会进一步收窄,适用性会更低。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三、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做工与操控体验

尽管不属于尼康顶级的“S-Line”(S系列)镜头,Z 17-28mm F2.8仍具备防风雨密封性能,金属卡口周围设有橡胶密封圈,可阻挡灰尘与水分进入。不过,镜筒上未设置AF/MF(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切换开关,也无用于快速调用常用功能的自定义L-Fn按键。

与尼康部分高端镜头不同,该镜头无独立控制环,但在相机开启自动对焦系统时,纤细的对焦环可被设置为调节光圈、曝光补偿、对焦或感光度(ISO)——笔者通常将其设为曝光补偿调节,因为操作镜头环比组合使用相机按键+拨盘更快捷。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由于采用电子对焦(线控对焦),对焦环旋转顺滑且无物理终点限位;镜筒上未标注距离刻度,但在手动对焦模式下旋转对焦环时,取景器或屏幕会显示对焦距离。

变焦环位于对焦环前方,且宽度明显更宽,拍摄时极易定位;环上标注17mm、20mm、24mm、28mm四个焦段刻度,从17mm变焦至28mm仅需不到1/4圈。变焦操作顺滑稳定,不过笔者个人更希望阻尼能略紧一些,以提升精细调节的稳定性。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镜头的对焦与变焦均采用内驱设计,意味着对焦或变焦过程中镜筒长度不变,且前镜片不旋转——这对使用渐变灰镜、偏振镜的用户十分友好,无需反复调整滤镜角度。

Z 17-28mm f/2.8重量仅450g,比光圈小1档(F4)但焦段更广的Z 14-30mm f/4 S轻35g,比Z 14-24mm f/2.8 S轻250g。对于追求轻量化(及低成本)的用户,或视频创作者而言,这一优势极具吸引力。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四、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自动对焦性能

笔者将Z 17-28mm f/2.8搭载于4570万像素的尼康Z 7II相机上测试,除手动对焦功能测试外,全程无需脱离自动对焦模式:对焦速度快且几乎无噪音。仅当被摄体接近最小对焦距离时,偶尔会出现对焦迟疑的情况——这是同类镜头的常见现象,并非无法解决。

多数情况下,笔者会先让对焦系统锁定“目标区域附近的高对比度物体”,再重新构图将焦点移至预期主体;一旦对焦区域正确,镜头通常能快速完成精准对焦。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样片参数:尼康Z 7II相机,28mm焦段,1/4000s,F2.8,ISO 200)

若计划频繁拍摄“接近最小对焦距离”的题材,建议在相机菜单中将手动对焦环设置为“M/A”模式(全时手动对焦)——这样在自动对焦模式下,也可通过旋转对焦环快速微调焦点。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样片参数:尼康Z 7II相机,28mm焦段,1/1250s,F2.8,ISO 200)

需注意的是,将对焦从一个极端切换至另一个极端时,可能会观察到画面构图的轻微变化——变化幅度不大,通常不会造成问题,但视频录制时仍需留意这一细节。

五、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成像质量

尽管并非尼康旗舰镜头,Z 17-28mm f/2.8仍能在全焦段、全画幅范围内捕捉丰富细节。与常规镜头一致,画面中心锐度略高于角落,但衰减幅度温和,无需担忧;全光圈范围内的锐度表现也十分稳定,笔者对F2.8-F22的所有光圈档位均满意,若追求极致画质,建议优先选择F5.6-F11的最佳光圈区间。

以往使用17-28mm变焦镜头拍摄时,笔者常会遇到“直线如香蕉般弯曲”的畸变问题,但如今这一问题可通过机内校正或后期处理解决——当然,你也可在任一环节关闭校正配置文件,但这通常不是明智选择。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样片参数:尼康Z 7II相机,18mm焦段,1/6400s,F2.8,ISO 200)

若关闭Z 17-28mm f/2.8的校正配置文件,17mm焦段拍摄的画面会出现桶形畸变,24-28mm焦段则会出现枕形畸变——两种畸变的程度均不严重,但若你反感校正配置文件,仍能察觉其存在;而开启校正后,所有直线均可恢复笔直。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样片参数:尼康Z 7II相机,17mm焦段,1/25s,F9,ISO 200)

即便开启校正配置文件,F2.8全开光圈时画面仍会出现轻微暗角,但在多数实际拍摄场景中难以察觉;将光圈收缩至F4后,角落暗角可基本消除。

如今测试镜头时,笔者常需“刻意制造极端场景”才能拍出眩光或色差——Z 17-28mm f/2.8便是典型例子:仔细检查样片后发现,即便关闭校正配置文件,也未出现任何色差。

同样,镜头的抗眩光性能极为出色——即便不安装遮光罩、让阳光直射前镜片(对超广角镜头而言属极端场景),眩光仍能被有效控制。当然,若直接将镜头对准太阳,仍会出现少量眩光,但对比度不会大幅下降,仅产生少量光斑,影响可控。

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 镜头评测

(样片参数:尼康Z 7II相机,28mm焦段,1/250s,F14,ISO 100)

六、尼康Nikkor Z 17-28mm f/2.8——评测总结

Z 17-28mm f/2.8发布时的市场价与Z 14-30mm f/4 S相近,但关键优势在于“多1档光圈”——前提是你能接受其焦段范围更窄。这意味着尼康Z系列的摄影师与视频创作者,在选择全画幅超广角变焦镜头时,面临的决策难度进一步增加。选择Z 17-28mm f/2.8的用户会发现,这是一款能力出众的镜头——它能出色抑制超广角镜头的常见缺陷:直线不弯曲、眩光无困扰、全画幅锐度均衡,是一款实用性极强的超广角装备。

#万能生活指南##头条活动市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