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煮的是猪头,熬的是人生

排行榜 2025年09月30日 20:12 1 aa
煮的是猪头,熬的是人生煮的是猪头,熬的是人生

最近刘强东在“京东品酒会直播间”里推荐宿迁特色美食“黄狗猪头肉”,并当场烹饪的短视频小小地火了一把。视频中,刘强东还兴致勃勃地讲述了乾隆皇帝给这道菜赐名的故事。这个视频,我至少在朋友圈里刷到了五次。我猜,大家都乐于看到这样的画面:灯光璀璨的直播间里,西装革履的“刘总”一手扶锅、一手持铲,神情专注地给大家煮猪头肉。

煮的是猪头,熬的是人生

图来自网络

网络直播间与“黄狗”,各色名酒与“下里巴人”的猪头肉,霸道总裁与76个鸡蛋的乡愁,这些原本不搭的名词在这里共存,却没有人觉得违和,相反,评论区里赞声不断,或赞刘强东真情谊,或赞黄狗猪头肉真好吃,没人觉得把总裁和猪头肉放在一起不合适。这固然源于人们对刘强东成就的赞叹,我猜,也因为猪头肉的确是许多人——尤其是苏北人的心头好。

苏北人普遍爱吃猪头肉,一位射阳朋友说:“苏北的猪头肉普遍比苏南的好吃。”一位阜宁朋友告诉我说这是“酒席必备”。二十多年前,一位滨海人就在诉苦的时候说,家里女主人去做居家保姆,他们不得不自己做饭,“只能每天买点猪头肉和白菜炒炒”。你看,无论是日常的餐桌,还是热闹的喜宴,抑或困境下的救场,猪头肉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可是,真正的“主角”们,譬如风尘仆仆的梁山好汉,是让店家“温一壶好酒、切两斤牛肉”,又譬如狂放不羁的诗仙李白,与朋友“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主角们没有嚼着猪头肉的。倒是《金瓶梅》中提到的李瓶儿几人在家无聊,便下棋赌了二钱银子,买了个猪头,配上三钱银子的金华酒来消闲作乐,这是市井生活的标准画面。其他的“主角”们,无论是在严肃的还是雄阔的场合中,都很少有提到猪头肉。

所以猪头肉的地位到底如何?首先,猪的“地位”肯定不低,古代天子祭祀用的“太牢”,猪都跻身其中。普通百姓没有条件,祭祀时会用猪头代表整猪,和鸡、鱼一起做供品,称之为“三牲”。无论哪个层级的祭祀,猪头都是用来向神灵或先祖表达诚意的。条件实在更不合适,才会更退而求其次,用一块猪肉替代。但到了“吃”上就相反了,猪头肉成了猪身上最便宜的肉,批发价常年只有五花肉的六成;而除了专门的特色店家,在大城市高档酒楼的菜单上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长期以来,猪头肉总是被看作“地摊卤味”,难登大雅之堂。

但神采飞扬的刘总为家乡代言,土里土气的猪头肉成了直播间里万众瞩目的C位。我也是那一刻被勾起了馋虫,找到店家的联系方式在线订购,托顺丰小哥的福,第二天就端上了餐桌。正如评论区里所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酥烂,入口即化,连猪耳朵里的软骨都软弹味美。猪头肉中本就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所以肉汤黏稠,每一块肉都像用水淀粉勾过芡那样口感醇厚。

猪头本是下脚料,价廉而易得,经精心卤煮,却变得酥烂浓香,华丽转身为席上珍。许多的地方美食也是一样,之所以成为特色,不是因为食材的特有,而是依赖于烹饪方式的特别。尤其是一些原本被世俗认为的鄙陋和无用之物,在苦心钻研、匠心独运、精心熬煮后,所化腐朽为神奇的产物,更是让食客两眼生辉。

譬如比猪头肉更廉价的老母猪肉。老母猪多次产仔后,体膘耗尽,皮厚肉硬,腥膻粗糙,难以下咽,通常只能丢掉,如果哪家不当心买到这样的肉,厉害的主妇是要跑去跟摊贩理论的。然而物质贫乏的时候,人们吃饱尚且不易,更何谈吃好?一百多年前,在宜兴的高塍,一位姓陈的农人就心有不甘,他反复琢磨,终于将众人眼中的“废料”烧制成一锅曼妙绝伦的美味,这便是如今成了市级“非遗”的“高塍猪婆肉”。出锅后的猪婆肉色艳、味鲜,尤其是那原本被嫌弃万分的厚厚的肉皮,烹饪后,放凉了吃满口脆爽,回温后嚼便沙沙作响,竟成了当地人年节团圆、佐酒下饭的至味。从无奈弃物到“非遗”美食,猪婆肉的成功靠的是人们对美味的执着,对物用的珍惜,于是将腐朽化为神奇。

又譬如,苏州人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都要吃上一块“撑腰糕”。这糕点的由来,也出于对欲弃之物的再利用——将正月里吃剩变硬的年糕,切片油煎,就避免了浪费。后来还衍生出一个神奇的传说:全城人都做了个梦,梦中合力拉住了虎丘塔,第二天醒来,众人都腰酸背痛,吃了煎糕的人却顿觉舒坦,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有了吃“撑腰糕”的习俗。从吃剩的糕点到节俗的承载,撑腰糕的命运“升格”之路,恰是中国人勤俭节约,化寻常为珍贵的产物。

黄狗猪头肉和高塍猪婆肉都进入了“非遗”名录,撑腰糕也成了苏州人应时的必备之物。刘强东在直播间里讲述猪头肉赐名故事的时候,神采飞扬;在外打拼的宜兴人,对唯有在故乡才能吃到的那一口猪婆肉念念不忘;苏州人如今购买的撑腰糕固然都是新鲜现做,但故事里全城人合力拉住虎丘塔的梦境,依旧照进了当下团结奋进的现实。那些曾经弃之可惜的食材,经巧手烹制,竟能蜕变为令人惊叹的美味,并在时光流转中,承载起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与人间温情。

饮食之道,便是转化之道。不只是烹饪技艺的升华,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所谓“化腐朽为神奇”,不过是把不被看好的部分,用努力和智慧转化为宝藏,在匮乏中创造丰盈,于平凡中发掘意义。细品猪头肉的滋味,居然依稀与刘强东的人生之路遥相呼应。世间并无绝对无用之物,只有尚未被发现的价值;人生亦无绝人之路,只要心存巧思与坚持,总能于困局中开辟新局。

原标题:《煮的是猪头,熬的是人生》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来源:作者:余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