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国庆节即将来临,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对着大众点评先“打起来”了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30日 21:47 1 admin

国庆节即将来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波旅游高峰中分一杯羹。今年,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大众点评,试图在美食旅游攻略领域展开竞争。

国庆节即将来临,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对着大众点评先“打起来”了

尽管距离国庆节假期还有2天时间,但节日的气氛已经开始在各地显现,一些热门景区里现在就已人头攒动,密密麻麻。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国庆节假期庞大的人流量和经济效益,让互联网巨头们坐不住了,每次国庆节期间,互联网巨头们都会想办法拉一波流量。

今年,巨头们将目光对准了美食旅游攻略平台“大众点评”。

早在9月10日,阿里巴巴即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高德扫街榜”,剑指大众点评。不同于互联网公司以往的“高拿轻放”策略,高德地图力推“高德扫街榜”显然不是轻度试水。一方面,高德对入驻“高德扫街榜”所有餐饮商家免一年入驻年费;另一方面,高德地图还拿出数亿元补贴,用户做任务还会有现金补贴。如此从上到下的一套完整战略,从商家和用户两端出发,很难让人对它小觑。

高德地图前脚高调在全网宣布做“高德扫街榜”,百度地图后脚赶紧跟上了。

不同于高德地图又是开发布会,又是全网做广告的玩法,百度地图是悄悄地在App上直接做版本更新。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发现,9月21日,百度地图App推出了21.7.0版本更新,其更新日志中即提到,“AI去榜中榜,用脚评出来的榜单”。

临近国庆节前夕,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对着大众点评“打起来”了。

1.为什么是大众点评?

国内互联网行业可以PK的对象那么多,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为什么要针对大众点评?为什么它们会选择大众点评作为PK对象?

首先,互联网行业看似机会多多,但哪怕是腾讯、阿里巴巴、抖音等巨头,现在也很难有心气去“大干一场”,可供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中,已经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新鲜的App面孔。

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机会,要么已经被巨头们给牢牢占据,比如,社交、搜索引擎、网络文学、短视频、数字音乐、在线办公等,都有地位非常稳固的巨头,针对这类市场不仅难度大,且成本高。要么,就是无人问津,赚不到钱的区域。

在最火热且看起来最有机会的社交、社区领域,巨头们其实也有尝试过,可惜都失败了。

其次,总有需求未被满足。对于不少热爱旅行的用户来说,大众点评是出行必不可少的App,它能为用户在不熟悉的地区提供指导,并且这些信息还是通过UGC的形式产生的,这就更不可或缺。

然而,大众点评也有它自己的问题,比如,有时候榜单不准,有的商家信息没有等。

市场的机会在于:

第一,一个更准的点评产品;

第二,覆盖度更广、更全的产品。

在大众点评之外,仍有着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这里既是多年来大众点评产品不足所导致的,也有着市场本身缺失的因素,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瞄准的是这两点。

实际上美团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美团在2015年年初即推出了一款名为“鸭觅”的产品,其slogan为“发现本地宝藏餐厅”,看起来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大众点评。

还有就是,大众点评看起来比较容易竞争。现在再也没有一个巨头敢于高调宣布自己要做成下一个微信、支付宝、抖音,想要成为一个超级App的难度太高。大众点评不是超级App,从2015年与美团合并后,大众点评就没遇到过像样的对手,阿里的口碑没做起来,携程虽然也推出过“口碑榜”,但明显跟大众点评不在同一个维度竞争,腾讯、抖音等巨头也没想过要和大众点评竞争,大众点评就这么平稳地度过了10来年。

大众点评的背后是美团,相对来说,也没腾讯、抖音那么恐怖。

再有,淘宝闪购和美团之间打得火热,“高德扫街榜”也能加强阿里与美团之间的竞争力。

得益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庞大的用户基础,它们做点评类功能,并非从零开始,它们自身的用户基数就是跟大众点评竞争的底气。

国庆节即将来临,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对着大众点评先“打起来”了

2.到底在考验谁?

百度指数显示,9月11日,“高德扫街榜”关键词的搜索指数为6253,从这里就能看出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的战斗力,先开发布会,再接着线上的开屏广告、Feed流广告、广告联盟,线下的电梯等公共场所广告等,铺天盖地的宣传下,“高德扫街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下子打开了。

国庆节即将来临,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对着大众点评先“打起来”了

但商业竞争并没有如此简单,特别是高德地图面对的还是一款拥有22年历史、数亿用户的产品,哪有那么快定胜负。高德地图的“高德扫街榜”和百度地图的“爱(AI)去榜中榜”是以攻的姿态来面对大众点评,可对于商家和用户来说,真的是在考验大众点评吗?到底谁攻谁守?

知名产品经理俞军曾提到过一个公式:用户价值 = (新体验-旧体验) – 替换成本。

就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来说,它们需要证明几个问题:

第一,它们的产品比大众点评更好用、更靠谱。

第二,大众点评现有的用户体验不好。

第三,用户的替换成本低。

第四,商家通过高德地图能赚钱。

毫无疑问,国庆节假期是一波拉流量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它也是考验高德地图的“高德扫街榜”和百度地图的“爱(AI)去榜中榜”的时刻。对于知道“高德扫街榜”和“爱(AI)去榜中榜”的用户来说,国庆节期间,它们能否证明自己比大众点评好用、靠谱?对于不知道高德扫街榜”和“爱(AI)去榜中榜”的用户,如何让它们换掉大众点评,用它们的产品?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与大众点评PK的悖论在于,首先,大众点评是免费产品,用户只是将它作为吃饭、逛景区、订酒店的参考工具,用户可以用大众点评,同时还可以用小红书、微博等在这款免费的工具面前,用户并没有太多的不满。

用户对于大众点评的感官在于,可能会有用户认为大众点评推荐的餐厅不准确,考虑到它是免费使用,用户对它的苛责并不会有太多。

其次,用户对推荐工具的不满,究竟有多大群体?如果只是少数几个人对推荐不满,那么,由少数人的需求扩大到数亿用户,这里面涉及到的替换成本可就太高了。

另外,大众点评多年来积攒了大量的内容库,这对于全新的“高德扫街榜”和“爱(AI)去榜中榜”来说,怎样重新搞出一套与之对等的内容库?大众点评上有许多“无酬的动机”用户,他们是纯粹的“自来水”,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如何打造一套系统来吸引跟大众点评一样的“自来水”用户?

看起来都是机会,做起来都是问题。

大众点评这类产品还涉及到的一点就是大大小小的实体商家,而面对这一环节,就必然涉及到线下地推,这又是一场硬仗,多少互联网巨头在面对线下实体的时候折戟了。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百度地图并未采用比较重的线下模式,它的榜单展示虽然也有评分,但是也结合了一些地图产品的特色,比如,“XXX人驾车到访”、“XX人步行前往”、“XXX人搜索”,这里面就很明显降低了对UGC评论的依赖,但有多少人去某个地方,与这家餐厅究竟是不是好吃并不是必然关系,去的人多可能只是代表它很火、很热闹,但好不好吃是靠用户吃完以后评价出来的。

其实要证明一款免费的互联网工具不好用是很难的,除非它有特别大的硬伤,比如,像网盘产品的非会员限速,视频网站的超长片头广告,而点评类产品,最多的BUG也就是“不准”而已,而这其实是个非常个人主观的东西,很多时候,大众点评也是很准的。

对于餐饮商家来说,也有个问题,没错,第一年是免费入驻,后面呢?如果都是要花钱,那跟哪一家平台合作都差不多。

免费的地图产品背后承载了超级多的功能,高德地图光是“服务”类目,就有26个频道,“出行”类目有21个频道,“其他”类目有36个频道。百度地图同样如此,各种大大小小的功能有78个。

地图导航的功能太多、太复杂,反而会让用户无所适从,毕竟,用户使用最多的就是地图导航功能。

最有意思的还是百度地图,这边“爱(AI)去榜中榜”看着像跟大众点评“打起来”的样子,那边,百度地图的开屏广告还是美团外卖的,竞争,也不耽误赚钱。

作为用户,要求其实没那么高,工具准不准是一方面,能提供实打实的优惠也是一方面。这次国庆节8天假,吃啥、喝啥、玩啥?以及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大众点评,你用哪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