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3日 21:20 0 aa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功夫鱼

前 言

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提视造境”展览里,观众迎来了形形色色的AI艺术作品:有扑腾挣扎的机器狗,有会“健身”的冷酷装置,也有虚构的老照片和怪异的六指舞蹈,听起来像是一场奇怪的“人机综艺秀”,可仔细一想它们其实都在逼问同一个问题AI和人类,到底该怎么相处?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当AI走进美术馆

藤堂高行的《栓狗的动能》是全场最炸裂的作品,一只巨大的机器人狗被链条拴住,不断挣扎、跌倒,直到力竭倒下,小观众的反应很典型有人害怕它要扑过来,有人则觉得它很可怜。

这就是艺术家想要的让人们第一次对着一堆金属和电机,冒出“同情”或“恐惧”的情绪,它没有嘴巴却能让人心慌,它被拴住却让人想到辛顿那句比喻:养AI,就像养头老虎,链子必须拴牢。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陈子健的《美丽身体》看似幽默,其实是对当下社会节奏的反讽,他让健身器材自己动起来,再把动态影像输入AI生成“健身者”,结果那个身影不仅不“完美”,反而带着强烈的违和感。

问题就来了如今健身是健康选择,还是社会裹挟,当朋友和同事都在打卡时,你还能“自由选择”吗,这件作品在提醒我们在AI和社交压力的双重驱动下,连“锻炼”也可能变成一场被动的自我规训。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人机协作

钟愫君则走了一条更“东方”的路,她把“经络”概念融入AI影像,作品既像气脉流动,也像地球经纬,她的思考是机器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它可以是身体的延伸,是我们“另一种形态”。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乌克兰艺术家伊琳娜·安格尔斯,她把AI的“bug”比如生成人物手指总数对不上,直接用来创作舞蹈,六指、四指的人手在舞台上跳舞,既荒谬,又令人产生怪异的美感,这里的重点在于机器的缺陷,未必只是缺陷,它也可能是创意的起点。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德国艺术家鲍里斯·埃尔德格森用AI生成了一系列“虚假回忆”,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看起来如此真实,以至于连摄影大奖的评委都没察觉它们是假的。

这件作品的震撼在于我们不仅在被AI生产的图像感动,还可能在为一段“从未发生”的历史流泪。
同样地中国香港的温辰旻用AI复刻了18世纪华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没有留下影像的历史,被AI补上了“可能的场景”,这再次提醒我们AI既能虚构过去,也能重建过去,而我们要学会区分这是真实,还是另一种幻想?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当AI开始“评价”人类

展览中还有一件互动装置《自在温柔之河》,让观众直接感受到角色的反转,两个AI大语言模型对着你,讨论“什么是人,什么是AI”,平时我们习惯于提问AI,但在这个空间里,AI才是观察者,人类反而成了“素材”。

这种设定看似荒诞,却透露出一个未来场景AI或许不会只做我们的工具,它可能会有自己的“眼光”和“话语权”,到时候被凝视、被评价的,就换成我们自己了。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策展人姚大钧说得很直白:AI的出现不是单纯“帮我们干活”,而是正在改写“创造力”的定义,它让艺术家与观众直面一个问题当创意和思辨都能“外包”给机器,人类该如何定义自己的独特性?

换句话说AI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顺手的螺丝刀”,而是在悄悄变成我们创作的“合伙人”,它能带来灵感,也能夺走灵感,它让人害怕,也让人期待。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结尾

“提视造境”的作品们,从挣扎的机器狗到虚假的老照片,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提醒我们AI不只是技术,它更像一面镜子,把人类自己的焦虑、欲望和想象反射回来。

它既能吓到你,也能感动你;既能制造幻觉,也能补全历史,最终它逼我们承认:在AI时代,人和机器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主人与工具”,而是更复杂的“共生与博弈”。

AI能吓人也能骗奖!还能复刻历史?人类还能守住底线吗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