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4日 01:37 0 aa

手机市场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但是,每个星期的销量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各家厂商是喜是忧。

原因也非常简单,新手机卖得好不好,不光是看销量,更是看一个品牌的策略、产品实力和用户口碑到底行不行。

而最近有博主曝光了2025年第43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数据,整个市场比去年增长了16%,但内部的排名其实变化挺大。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根据曝光的数据,2025年第43周(10月20日至10月26日)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具体排名如下。

苹果:27.6%,位居第一

小米:16.1%,升至第二

vivo:15.6%(含iQOO 5.6%),跌至第三

OPPO:12.7%(含一加1.3%),排名第四

荣耀:11.1%,位列第五

华为:10.8%,排名第六

realme:1.3%,居第七

其他品牌:合计4.61%

乍一看榜单,苹果还是那个遥遥领先的王者,但仔细一瞧,安卓阵营这边简直全员开挂!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笔者发现,整体市场同比增长16%,反映出在5G普及、换机周期加速背景下,消费需求持续回暖。

然而,份额的分布却不再是“一家独大”的旧剧本,小米、OPPO、荣耀等国产厂商的份额提升,说明本土品牌正通过机海战术、技术迭代和渠道深耕,不断蚕食巨头的地盘。

同时需关注的是,子品牌已成为重要变量:vivo旗下iQOO占比达5.6%,OPPO旗下一加及realme分别占比1.3%。

看来子系列品牌正通过差异化定位策略,有效助力主品牌拓展市场份额,没有子品牌的厂商,则会稍弱一些。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其实如果将第43周数据与第42周对比,变化更为戏剧化。

苹果从28.3%降至27.6%,仅微降0.9%,但“王者地位”未受动摇;小米则从15.6%增至16.1%,提升0.6%,反超vivo跻身第二。

vivo份额减少1.6%,主要因主品牌下滑,但iQOO逆势增长1.1%,从3.5%升至5.6%;OPPO从11%暴涨至12.7%,增幅达1.7%,成为本周“增长之王”。

荣耀从10.4%升至11.1%,增加0.7%;realme也从1.1%微增至1.3%。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逆袭”并非偶然,一方面是新机供货量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友商发布完新机之后,消费者进行了对比,然后做出了选择。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但是,OPPO的“猛增”则更值得玩味,1.7%的增幅是榜单最高,背后是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OPPO自身聚焦影像和创新设计(如Find X9系列);另一方面,一加坚守高性能赛道,旗下的一加15、一加Ace6也具备相当强悍的竞争价值。

这种“多品牌矩阵”打法,让OPPO覆盖了从高端到入门级的全价位段。

此外,W43期间OPPO加大了线下渠道的促销力度,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以体验店活动拉动销量,这也是提升销量的关键。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另外,vivo的“失地”与iQOO的“得势”,则揭示了主副品牌的博弈。

vivo主品牌份额下滑还是有点难以理解,按理来说,vivo X300系列的市场冲击力还是非常猛烈的。

但iQOO凭借电竞特性和价格优势,在中高端市场斩获颇丰,这也提醒厂商:在存量竞争时代,单靠主品牌已难以通吃,子品牌需承担起“探路者”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受制裁后份额一度萎缩,但W43仍守10.8%,靠的是鸿蒙生态和旗舰机型的口碑;荣耀从华为独立后,快速重启渠道和研发,份额增至11.1%,证明其“轻资产模式”的成功。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总之,对消费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选择多元、价格亲民;对厂商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笔者觉得,未来,谁能以用户为中心,用创新打破边界,谁就能在红海中开辟蓝海!大家觉得呢?一起来说说看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