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云崩了,云厂商不赔的,才是你最该防的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1日 12:35 1 aa

你有没有想过——你公司网站突然打不开,可能不是你的锅,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一朵“云”塌了?

云崩了,云厂商不赔的,才是你最该防的

上周(10月20日),AWS大规模宕机,至少有上千家公司的系统瞬间瘫痪:一时间,连改签机票、打车、玩游戏甚至理发付钱都成了奢望。企业对云的依赖有多深、多脆弱,立马就暴露无遗。很多人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把命脉,全押在了一家云服务商身上。

但更扎心的是什么?大多数企业都高估了自己云合同里的保障。AWS、Azure、谷歌云这些大厂虽然都有明确的SLA,但一旦出事,能赔给你的几乎都是“毛毛雨”,根本覆盖不了你的实际损失。

通常,SLA只会给你“服务抵扣券”——按受影响服务当月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比如你的网站挂了两小时,而SLA承诺“99.99% 可用性”,那你可能拿到一点未来账单的折扣。听起来聊胜于无,但如果你因此损失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点补偿连塞牙缝都不够。

而且,想拿这点补偿也不容易:你得主动申请,还得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证据,证明你的业务确实被影响了。更关键的是——云厂商绝不会赔你间接损失,比如丢掉的订单、对客户的违约赔偿、品牌受损这些,人家一概不赔。这些烂摊子,得你自己扛。

虽然听着扎心,但早点认清这点,总比事后傻眼强。

那能不能告他们?现实很骨感。云厂商的合同都是顶级律师团队写的,早就把责任压到最低。几乎所有服务条款都明确写着:不承担间接或后果性损失,就算赔,最多也就退你上个月付的钱。

除非你能证明对方是故意搞砸或者严重失职(这几乎不可能),否则法院基本都会支持合同条款。偶尔有些影响特别大的案例——比如某个金融平台宕机引发监管介入——可能会有例外。但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唯一靠谱的“维权”方式,就是走SLA补偿流程。

打官司不仅费钱费时间,最后能拿回的钱可能还不够付律师费。

那怎么办?接下来三个动作,现在就能做:

第一,别再“单腿走路”。老话说“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在云计算上同样适用。关键业务至少跨两个可用区,核心系统考虑多区域甚至多云部署。

第二,应急预案别锁在PPT里。定期拉团队搞“断网演习”,真出事时才知道谁该干什么、系统能不能自动切换。

第三,重新读一遍你的云合同。别被“99.99%可用性”忽悠了,重点看SLA怎么赔、怎么申请。如果你体量够大,完全可以谈定制条款。

说到底,云不是保险箱,而是工具。用得好能飞,用不好就摔。真正的韧性,从来不是靠供应商承诺,而是靠自己提前布防。

记住:下一次宕机,不会提前打招呼。但你可以,提前准备好答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