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亚太国际航空市场2025年客运量或创新高

排行榜 2025年09月17日 22:32 0 aa
亚太国际航空市场2025年客运量或创新高

亚太航空公司协会在今年7月底发布信息称,亚太地区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国际航线座位投入比去年上半年增长8.5%;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超过1.9亿人次,同比增长12%;航班平均客座率达到81.7%;客公里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随着今年夏季旅游旺季的到来,亚太地区国际旅客运输量在6月达到3120万人次,同比增长7.1%。2024年亚太地区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到3.65亿人次,接近但仍未突破2019年3.75亿人次的历史纪录,2025年能否创历史新高呢?

商旅市场喜中有忧

目前,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市场依然面临影响复苏和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如旅游签证政策、货币汇率波动、新开国际航线推广和文旅资源协同开发等。根据全球商务旅游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亚太地区航空商务旅游消费支出达6126亿美元,占全球航空商务旅游消费支出的41.3%。在亚太航空商务旅游市场上,贡献最大的依次是韩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这些国家同时进入了全球商务旅游排名前15位。

商务旅游消费支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数据显示,韩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2024年商务旅游消费支出比2023年分别增长27%、22%、15%、12%、9%。根据全球商务旅游协会的预测分析,2025年~2027年,亚太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商旅市场将有实质性增长。

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商务会议、商业交流、过境中转和外商投资等诸多因素。就亚太地区航空商旅出行而言,2024年有30%的旅客出行选择了商务舱,11%的旅客选择了高端经济舱,59%的旅客选择了经济舱。2025年,亚太地区商旅市场在稳定发展中依然面临区域贸易争端、通货膨胀、地缘局势紧张、自然灾害等不利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国际航线运营情况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映射了商旅市场的发展前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全球最繁忙的10条国际和地区航线中,有7条位于亚太地区,包括香港—台北、首尔仁川—东京成田、吉隆坡—新加坡、首尔仁川—大阪、曼谷—香港、雅加达—新加坡和曼谷—新加坡航线。由此可见,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商旅市场的发展对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

2017年~2019年,亚太地区航空公司的客座率为80%~81%,2024年1月达到80.2%,2025年1月达到83.7%,呈现稳定提高态势。但是,全球商务旅游协会在2025年4月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全球商务旅游市场的热度出现了下滑。在2024年11月的调查中,有67%的人对2025年的商旅市场有信心。但2025年4月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人表示不再有信心,超过1/3的人认为商旅市场总量将减少,近27%的人预计消费支出将减少20%。就亚太地区来说,23%的购买者预计消费支出将减少20%。

目前,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市场同样面临动荡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来自地缘政治的压力。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国际旅客运输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一些航空公司不得不开拓新的市场或者寻找其他替代航线。

政策刺激旅游市场

亚太地区航空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政府对旅游签证的管制措施。宽松的签证管制措施一定会刺激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和人员往来,这对地区内航空市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旅游网站数据表明,2025年上半年,亚洲多数国家的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增速远超疫情发生前水平。其中,韩国、中国、日本、印度和新加坡成为国际航空市场复苏的领头羊。2025年上半年,韩国国际航线客运量创历史新高,出入境旅客超460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6%,并刷新了2019年上半年4550万人次的历史纪录。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中国的游客人数达到781万人次,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24.3%。

今年6月,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增至47国,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25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国际客运航线净增123条,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

南亚一些国家通过提供便捷签证手续、增加通航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加快数字支付发展等手段,持续有效地推进南亚旅游业的恢复。亚太旅游协会(PATA)的数据表明,南亚旅游业预计2025年将完全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并达到2019年水平的108%。东北亚地区游客人数占亚太地区游客总人数的42%,是亚太地区航空旅游发展极为重要的引擎。但是东北亚旅游业在2025年依然面临一些发展瓶颈,2025年游客人数预计将达到3亿人次,尤其是中国在旅游签证方面出台的利好政策将吸引大量入境游客。

由于受到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以及来自东南亚航企包括低成本航企在内的激烈竞争,东北亚旅游业预计要到2026年才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并达到2019年水平的105%。东南亚航空公司不断提升区内航班连通性,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通过放宽签证政策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手段吸引游客,预计2025年底入境游客人数将超过2019年水平。

在宽松的签证利好政策影响下,亚太地区一些枢纽机场的出入境人数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新加坡樟宜机场2025年第一季度旅客吞吐量达到172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4.3%。该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创纪录的6840万人次,已超过疫情发生前水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泰国等重点市场的强劲需求。另外,得益于小型城市航线网络的拓展和日元贬值带来的旅行成本下降,仅今年5月,赴日本的国际游客人数便创下370万人次的历史新高,比2024年5月激增21.5%。

亚太航企顺势而为

航空公司持续开辟新航线、优化现有网络布局,以满足休闲旅客和商务人士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亚太国际航空市场运力也因此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亚太航空公司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国际航线离港座位数超过5.616亿个,比去年同期增长3.5%,甚至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4.6%。

今年第二季度,新加坡航空迎来了航空旅游市场的旺盛需求,旅客运输量达到1030万人次,与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增幅达6.9%;实现运输收入48亿新加坡元,比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5%。随着非燃油成本通胀加剧,以及新加坡航空今年初在其持股的印度维斯塔拉航空与印度航空集团合并后收购新公司25.1%股权造成的支出,新加坡航空今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为4.05亿新加坡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8%。

受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和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影响,亚太地区同样面临动荡的市场经营环境。新加坡航空方面在今年7月底对外表示,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有条件批准新加坡航空与马来西亚航空的联营,双方将在销售、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密切合作,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代码共享航班的合作范围。新加坡航空还将增加到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和菲律宾等区域内航线运力。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滞缓阶段,亚太地区航空运输业虽然正逐步走出疫情的影响,航空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航空运输市场面临运营成本增加和更激烈的竞争。即使对低成本航空公司来说,也面临通货膨胀、票价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澳航集团出于降低成本和优化航线网络的考虑,决定从今年7月31日起全面停止捷星亚洲航空的运营,并计划将资源集中投放到核心市场上,以创造更多利润。

长期以来,往来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航线一直是两国商务和休闲旅游最重要的客源市场。除了在新冠疫情暴发前两年中国一跃成为澳大利亚最大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新西兰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商务和旅游市场来源国。因此,深度开拓新西兰市场并依托新西兰主要机场连接澳大利亚的中转网络,成为捷星航空拓展市场的一个战略目标。

从今年7月开始,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公民,在购买日本航空“国际+国内”联程机票时,日本航空将为继续前往日本境内札幌、福冈、冲绳等64个机场的旅客提供国内航段免费机票。同时,日本航空允许经济舱和高端经济舱旅客托运2件免费行李,每件重量为23公斤;头等舱和公务舱旅客可托运3件免费行李,每件重量为32公斤。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入境游市场的发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