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苏交科助力杭千高速打造“无人机+AI”高速运维技术新范式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0日 03:21 0 admin

近日,杭千高速智慧养护升级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由其与苏交科旗下子公司——江苏科运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科运智慧”)联合打造的“苏交科空域智巡平台”全面启用。该系统以“无人机+AI”技术为核心,构建起 “算法-数据-硬件” 协同联动的技术闭环,不仅实现了高速公路道路病害与交通事件的全覆盖智能识别,更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等方面释放显著社会价值,为我国公路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算法仓破解难题

40余个专项模型精准识别

苏交科助力杭千高速打造“无人机+AI”高速运维技术新范式

为精准应对高速公路运维中的多元需求,该系统聚焦路面、护栏、边坡、桥梁四大病害场景及各类交通事件场景,针对性研发40余个专项检测模型,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复杂环境下的识别瓶颈。

在模型优化方面,系统创新性引入生成对抗网络(GAN)技术,可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天气条件、车流密度下的目标形态特征,大幅扩充训练样本的多样性与代表性,从技术根源保障了复杂环境下识别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同时,系统采用 “区域定位+目标检测” 的分层识别逻辑,有效规避自然植被、地形起伏、车辆遮挡等因素造成的误判问题,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在道路病害识别方面,系统可精准定位路面裂缝、桥梁漏筋、护栏形变、边坡落石等隐患,明确标注隐患尺寸与具体位置。其中,路面裂缝识别阈值达100×100像素,可捕捉宽度小于2mm的细微裂缝,桥梁漏筋识别阈值为600×600像素,护栏形变识别阈值为300像素(长/宽),边坡落石识别阈值为200×200像素,实现 “小隐患不遗漏、大问题早发现”;在交通事件识别方面,系统覆盖行人闯入、两轮车违规进入、应急车道占用、导流线占用、道路施工、车辆拥堵、大车占道、机动车实线变道、低速缓行等场景,快速锁定事件发生区域,同步标注涉事目标(如违规车辆、施工区域范围),为应急处置提供精准靶点。


多模态数据融合

打通 “采集-分析-决策” 全链路

苏交科助力杭千高速打造“无人机+AI”高速运维技术新范式

为打破传统运维中 “数据孤岛” 现象,该系统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高速运维 “采集-分析-决策” 全流程自动化,有效解决行业内 “识别易、定位难、决策慢” 的痛点问题。

在数据传输与定位环节,系统支持高清影像实时传输,传输延迟控制在100ms以内,确保养护人员可实时掌握道路动态;融合GNSS定位技术(定位误差小于1米)与激光点云数据,构建高速公路3D数字孪生模型,将AI识别的病害位置与实际道路里程桩号、桥梁墩柱编号精准关联,彻底解决了 “识别结果与实际位置脱节” 的行业难题;在决策支撑层面,系统内置标准化报告生成模板,可自动整合病害类型、隐患尺寸、环境数据(含巡检时间、当日天气等),生成包含针对性处置建议的巡检报告,无需人工二次整理,大幅缩短养护决策周期,加速养护方案落地实施,推动高速运维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预防” 转变。


多维度价值凸显

引领行业升级,守护公众安全

苏交科空域智巡平台的全面启用,深度契合《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要求,成功打造 “低空经济+AI+交通养护”的深度融合样板。其中,20个AI专项模型具备全国高速路网复用能力,可进一步完善智慧交通产业链,为全国公路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同时,系统通过无人机替代人工巡检模式,重点覆盖桥梁底部、山区边坡等高危区域,从源头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为公众出行安全筑起 “智慧防护屏障”。未来,杭千高速与江苏科运智慧将持续优化“无人机+AI”运维技术体系,探索更多智慧养护应用场景,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