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美韩科技大比拼!英伟达放百亿订单,三星美光齐争抢,谁会胜一筹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1日 19:15 0 aa

AI芯片的数据高速公路要提速了!

2026年,被称为Blackwell继任者的英伟达VeraRubin平台将登场,而它的核心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下一代高带宽内存(HBM4)的速度干到10Gb/s。

这个数字直接打破了JEDEC组织定下的8Gb/s行业标准,背后藏着英伟达和AMD的生死博弈,更把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内存巨头拖入了速度生死战。

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谁能抢走英伟达的百亿订单,更将卡住未来AI硬件的咽喉,毕竟对大模型来说,内存传得越快,算得就越灵,赢了速度就赢了半程比赛。

美韩科技大比拼!英伟达放百亿订单,三星美光齐争抢,谁会胜一筹

HBM之于AI芯片,就像高速公路之于物流,2024年的HBM3E还在跑8车道,2026年的HBM4就得扩到10车道,而第一个喊着提速的就是英伟达。

按JEDEC的8Gb/s标准,HBM4单堆栈配2048位接口,传输速率能到近2TB/s,可英伟达非要逼到10Gb/s,一下子就把速率拉到2.56TB/s。

要是一块GPU装6个堆栈,带宽直接冲破15TB/s,整个NVL144机架更是能飙到1.7PB/s,这意味着处理AI推理时,数据能零延迟喂给芯片,效率翻着跟头涨。

英伟达这么急,全是被AMD逼的,AMD的下一代MI450Helios系统早放话称,每块GPU塞432GBHBM4显存,打算用大容量跟英伟达的高速度硬碰硬。

AI推理场景里,速度快和装得多各有优势,英伟达必须在带宽上拉开差距,才能守住王座。

但超速从来都是双刃剑,10Gb/s的速度会让内存功耗飙升,散热压不住就会发烧宕机,芯片的时序控制也得卡到毫厘之间。

英伟达也留了退路,实在不行就搞差异化供货,高端RubinCPX用10Gb/s的快车,普通版本就用8Gb/s的慢车,还特意错开供应商的认证时间,延长测试周期,就怕良率跟不上掉链子。

美韩科技大比拼!英伟达放百亿订单,三星美光齐争抢,谁会胜一筹

需求端把靶子立好了,供给端的三家巨头立刻拉开了架势,谁能先拿出10Gb/s的HBM4,谁就能绑定英伟达这个大金主,而最想翻身的就是三星。

2024年下半年,三星终于拿到了英伟达的入场券,通过12层HBM3E的认证。

这张证来得太不容易,前前后后折腾18个月,好几次因为热性能不达标被打回,直到芯片负责人全永铉亲自拍板重设DRAM核心才解决问题。

对三星来说,这笔订单赚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挣回面子,毕竟HBM3E时代,SK海力士早把它甩成了背景板。

真正的赌注在HBM4上,为了赢,三星直接用上了4nmFinFET工艺做基础芯片!

这可是手机SoC级别的高端工艺,比SK海力士和美光用的12nm逻辑工艺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既能扛住更高速度,还能省点电。

最近三星已经演示出11Gb/s的速度,不仅超过英伟达10Gb/s的要求,还压过了SK海力士的10Gb/s。

现在三星正加急赶工,计划本月就给英伟达送大批HBM4样品,争取早点通过认证,2026年上半年就能量产。

它还拉上台积电合作开发,摆明了要靠HBM4把失去的市场份额抢回来。

美韩科技大比拼!英伟达放百亿订单,三星美光齐争抢,谁会胜一筹

SK海力士一点都不急,作为英伟达现在的头号供应商,它早就官宣完成HBM4开发,准备量产,还含糊提了句性能超10Gb/s。

虽然没像三星那样秀出11Gb/s的肌肉,但SK海力士的底气在量产能力。

多年给英伟达供货的交情不是白攒的,稳定的产能和品控让它牢牢占据HBM市场的半壁江山。

就算三星速度快,可从样品到量产还有两年,4nm工艺的成本和稳定性都是未知数,而SK海力士的生产线早就磨合成熟,只要英伟达要货,就能立刻跟上。

对英伟达这种大客户来说,靠谱有时比更快更重要。

美光则暂时藏起了锋芒,它已经拿出了HBM4样品,2048位接口,带宽超2TB/s,可到底能不能跑到10Gb/s,始终没松口。

在这场速度竞赛里,美光显然不想先站队,而是先把HBM3E的份额稳住,等三星和SK海力士的战局明朗了再发力。

美韩科技大比拼!英伟达放百亿订单,三星美光齐争抢,谁会胜一筹

别看各家喊得热闹,HBM4的量产之路全是坑,对供应商来说,是技术和成本的博弈;对英伟达来说,是押宝后的连锁风险。

三星的4nm工艺就是把双刃剑,速度上去了,可工艺越先进,良率越难保证,成本也会居高不下,要是量产时良率只有50%,就算能跑11Gb/s,也赚不到钱,反而可能砸了招牌。

SK海力士虽然稳,但要是跟不上10Gb/s的速度,高端订单迟早被三星抢走,英伟达的风险更大,它越依赖10Gb/s的HBM4,就越被供应商卡脖子。

要是三星的4nm工艺出岔子,SK海力士的速度跟不上,VeraRubin平台就可能延期,可要是退而求其次用8Gb/s,又怕被AMD的432GB大容量抢了风头。

AMD也有自己的麻烦,就算容量堆上去了,要是HBM4供应跟不上,再好的架构也白搭。

还有最实际的散热和功耗问题,10Gb/s的HBM4一工作就像个小火炉,数据中心得花大价钱升级散热系统,这会直接推高AI算力的成本。

要是客户觉得不划算,就算英伟达的芯片再快,也可能卖不动。

美韩科技大比拼!英伟达放百亿订单,三星美光齐争抢,谁会胜一筹

从8Gb/s到10Gb/s,看似只是数字的跳跃,实则是AI产业的军备竞赛,2026年HBM4量产那天,就是新格局的开始。

对内存厂商来说,赢了就能拿到英伟达、AMD的核心订单,在几百亿美元的HBM市场里分走最大的蛋糕。三

星要是能稳住11Gb/s的速度并量产,就能从SK海力士手里夺回一哥位置,SK海力士要是能守住量产优势,就能靠稳继续领跑;美光则需要尽快亮出速度底牌,不然迟早被甩开。

对AI芯片厂商来说,HBM4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上限,英伟达赢了速度,就能继续垄断高端AI推理市场,AMD赢了容量,就能在大模型训练等场景撕开缺口。

而最终受益的是整个AI产业,更快、更大的内存,能让大模型跑得更灵,成本降得更低。

三星拿到HBM3E的认证,不过是这场大戏的前序预告片,真正的决战,要等到2026年那些跑满10Gb/s的HBM4正式出厂。

到时候,是三星逆袭、SK守擂,还是英伟达和AMD改写规则,答案,就藏在每一根发烫的内存针脚里,毕竟在AI时代,快就是硬道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