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关税还不够?美国又盯上中国卖家“钱包”,跨境卖家还能活吗!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1日 19:14 0 admin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前言

假如你是一个跨境电商卖家,每天睁开眼睛要盯汇率,关税政策一变动,利润就被吞掉一大块,好不容易算清楚成本,却突然又冒出一个更大的隐忧——美国国税局(IRS)盯上了你。

是不是以后所有来自美国的收入,都要严格缴纳联邦所得税?是不是FBA、第三方海外仓、自营仓这些模式,都可能被认定为“在美国从事贸易”?

这不是危言耸听,监管正在变严,“合规”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门。

关税还不够?美国又盯上中国卖家“钱包”,跨境卖家还能活吗!

税务这根“紧箍咒”,早就戴上了

其实美国的法律并没有突然变,只要构成“有效关联收入(ECI)”,理论上就该纳税。

只是过去监管松、查得少,很多人觉得“不交也没事”,可现在不同了,IRS动用了AI、大数据,甚至支付平台的交易流水,都能直接比对,曾经的“模糊地带”,正一点点被照亮。

卖家们最担心的是:是不是只要用了FBA,就一定要交税?答案并不简单,因为有《美中所得税协定》这张“护身符”,只要没有形成“常设机构”(PE),大部分FBA卖家仍能豁免缴税。

可一旦你在美国租仓库、雇销售,触发了PE,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关税还不够?美国又盯上中国卖家“钱包”,跨境卖家还能活吗!

美国“迫不及待”,卖家更要冷静

为什么美国现在盯得更紧?算一笔账就明白了,2024年,中国卖家在亚马逊美国站销售额约2300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2500亿。

按10%净利润、21%税率算,税收规模可能高达52.5亿美元,这么大一块蛋糕,美国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更现实的是,美国本土卖家早已抱怨不公平,指责中国卖家享受“免税优势”,呼吁政府干预。于是废除小额免税、收紧责任保险、要求平台显示卖家国籍……一条条新规正在落地。,RS的动作,不只是为了钱,也是回应国内卖家的诉求。

换句话说,这场“收紧”,早就写进了大趋势里。

关税还不够?美国又盯上中国卖家“钱包”,跨境卖家还能活吗!

合规,不再是“避风港”的选择

过去不少卖家把美国市场当成利润洼地,把合规当成“成本”能省则省,可现在情况变了:合规不是增加的负担,而是能否继续活下去的门槛。

洛杉矶/长滩港口的新规、海关查验的严格、平台对资质的审核……每一条规定都在告诉卖家:模糊操作的时代结束了。

错误的编码、虚假的环保声明、模棱两可的产地信息,都可能让你的货物被扣、账号被封、资金被冻结。

有人说这样的环境太苛刻了,但换个角度想,这正是行业洗牌的过程,那些能够接受规则、学会合规、敢于在品牌和产品上下功夫的卖家,会留下来。

那些只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机者,会被淘汰掉。

关税还不够?美国又盯上中国卖家“钱包”,跨境卖家还能活吗!

结语

作为跨境卖家,你可能每天都在焦虑:又要交税?又要合规?利润还能剩下多少?

可冷静想想,真正能让人活下去的,从来不是“侥幸逃避”,而是“面对规则”。

合规是紧箍咒,也是保护伞,它会淘汰掉弱者,却也会留下真正的强者,它会让今天的跨境电商更难做,却也会让明天的行业更干净、更长久。

跨境电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拼的,不是谁走捷径,而是谁更耐得住压力、守得住规则、熬得过风暴。

关税还不够?美国又盯上中国卖家“钱包”,跨境卖家还能活吗!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