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市、区民宗局干部、区政协民族宗教界别委员、各镇街道统战干部、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负责人、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员、区宗教团体副...
2025-09-17 0
文丨熊志
苹果iPhone 17如约亮相,还没上市,郑州已经忙“疯”了。
在当地的富士康科技园,这个全球最大的iPhone组装基地,再次上演了又壮观的一幕:
近20万名工人如潮水般涌入园区,他们实行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只为尽快将最新款的手机送到你的手里。
这片曾经因苹果而崛起的土地上,一种复杂的情绪正在弥漫。有媒体报道,这里的巅峰是近40万人的盛况。与此同时,消息称苹果计划首次将美版iPhone 17交由印度制造,以供应北美市场。
从40万到20万的人员规模变迁,再到印度制造的强势崛起,它和“别让富士康跑了”的声音形成呼应,这背后,是苹果、富士康与郑州这座城市之间,一段长达多年的捆绑关系的深刻演变。
01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苹果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开始了智能化的新纪元,也开启了对全球最高效、最庞大生产能力的极致渴求。
此时的中国,凭借着“世界工厂”的深厚积累,成为优先的选择。而在这场角逐中,“火车拉起来”的内陆城市郑州,在“果链”从珠三角在国内西进北上的内迁浪潮中,俘获了苹果、富士康的芳心。
为什么是河南,是郑州?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拥有取之不竭的劳动力资源,这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手机组装产业而言,是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更重要的是,郑州给的太多了,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招商诚意!
为了争取富士康这个巨头,郑州几乎倾其所有,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务还远远不够,还有高额的投资补贴,还修建了连接机场、市区和厂区的道路桥梁,甚至配套建设了大型发电厂,以保障生产用电。
为了提高通关效率,郑州甚至打造了新郑综合保税区,实行“境内关外”的运作,一部苹果手机在生产线上组装完毕后,直接进入保税区,报关、检验、出关,一秒钟都不耽搁,飞往全世界。
苹果需要工人,河南省就举全省之力,帮富士康招工,几十万年轻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
郑州得到的回报,同样是惊人的。自富士康落地以来,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省的经济版图被彻底改写。根据统计数据,富士康一度贡献了河南省外贸出口总额的60%以上,郑州市的出口额更是占到全省的八成。
一部小小的手机,帮助郑州这座内陆城市,一跃成为外贸的明星城市,直接和间接带动了超过百万人的就业。
02
郑州这座超级工厂,用全球最高的效率,喂饱了苹果的野心,把它送上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没有郑州,就没有苹果的全球神话。当然,没有苹果,郑州也成不了世界手机之都。
然而,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土地等综合成本持续上升,苹果需要寻找新的成本洼地,以维持其高利润率。
更让库克头疼的是,贸易摩擦以来,将供应链和产能集中于单一地区的风险日益凸显,关税的威胁,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苹果的头顶。2022年的郑州富士康事件,更是一度导致苹果iPhone 14 Pro断货,损失惨重。
库克彻底坐不住了,他发现,这个他亲手打造的,最高效的生产机器,也可能是最脆弱的。于是,供应链全球大转移,正式拉开序幕。
苹果开始疯狂“备胎”计划,它把订单分给了印度的塔塔集团,分给了越南的工厂……
以印度为例,从最初只能生产旧款机型,到与中国同步生产最新款iPhone,再到如今传出美版iPhone 17全系机型将由印度制造,印度在“果链”中的地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
与此同时,越南则成为了AirPods、iPad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中国国内,苹果也在积极扶持新的合作伙伴,如立讯精密,这家从零部件供应商起家的公司,如今已成长为能与富士康分庭抗礼的代工巨头。总之,鸡蛋正在被分散开来,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富士康的本土布局,同样在悄悄起变化。
近年来,关于富士康部分工厂关停或收缩的消息时有传出。例如其位于湖南衡阳的工业园,在2023年就曾因订单变化进行过大规模的员工调整,如今,已经走向了关停的命运。
这一切变化,都像潮水一样影响着郑州和河南,以至于网络上,“别让富士康跑了”的声音时常出现,这句略带调侃的话,道出了当地对这种深度捆绑关系的复杂心态——既享受着它带来的繁荣,也深深忧虑着它可能离去后的落寞。
03
问题来了,苹果是要抛弃郑州,走向印度、越南,走向东南亚了吗?
答案是:不会。
去年7月,富士康与河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投资10亿在郑州建设新总部和七大中心,河南官方人事更是直言:“希望富士康坚定投资河南的信心”,投资力度回流。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今天,郑州车间里忙碌赶工的那20万人,依然是苹果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郑州这样,在短时间内完成最高难度,最大批量机型的生产,兼顾效率和良品率。这里有最熟练的工人,最完善的产业链,短时间内无可替代。
但供应链转移的序幕开启后,双方的关系,多少开始变了。
面对“果链”外迁的阳谋,郑州没有坐以待毙,陷入挽留富士康的单一执念中,一场深刻的产业转型自救,早已在这座城市拉开大幕。
这两年,郑州开始押注新能源汽车,打造新的产业名片,最具代表性的,是引进了比亚迪。根据规划,比亚迪郑州工厂的总投资额巨大,目标是形成百万辆整车的年产能,并配套建设电池工厂。
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郑州也正在努力从价值链底端的组装环节,向附加值更高的研发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攀升。
这场供应链的大迁徙,在洗牌全球产业格局,也在重构地区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版图。
从40万人到20万人,郑州富士康的人员变迁,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一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史诗。它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捆绑,只有永远的进化。
对于郑州而言,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摆脱路径依赖的历史性机遇。转身或许艰难,但迈出这一步,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
9月16日下午,市、区民宗局干部、区政协民族宗教界别委员、各镇街道统战干部、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负责人、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员、区宗教团体副...
2025-09-17 0
文丨熊志苹果iPhone 17如约亮相,还没上市,郑州已经忙“疯”了。在当地的富士康科技园,这个全球最大的iPhone组装基地,再次上演了又壮观的一幕...
2025-09-17 0
一、前言:一年独领风骚,华为三折叠携PC级体验新品登场华为的三折叠发布一年了。2024年9月10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华为Mate XT 非...
2025-09-17 0
9月10日,尼康正式发布了备受关注的全画幅微单ZR,售价为人民币13,999元。作为尼康与RED Digital Cinema深度合作的成果,尼康ZR...
2025-09-17 0
人民财讯9月17日电,9月17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指导下,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和蚂蚁国际成为第一批参与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业务试点的机构。...
2025-09-17 0
乔思伯宣布,推出T9 ITX桌面级机箱,提供了黑色和银色外观可选。新产品采用了A4分仓结构,约11L体积让更多用户可以体验小机箱的实用性与乐趣。机箱引...
2025-09-17 0
9月15日,平陆运河新福镇过江通道桥拱肋顺利合龙。平陆运河新福镇过江通道桥拱肋顺利合龙。平陆运河集团供图新福镇过江通道桥是平陆运河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
2025-09-17 0
9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一行调研铁建重工,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建利等领导陪同。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右一)一行到...
2025-09-1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