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7日 07:20 0 admin

美国为了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永远卡住中国脖子,是无所不用其极。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一次访谈中公开说——“美国不希望中国自主研发尖端芯片”。这已经是直白得近乎赤裸的表态。然而美国的科技锁不住中国,中国也不想永远被人卡脖子。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中国芯片产业起步晚,这是事实。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电子制造业快速崛起,但关键零部件——尤其是高端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当时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心脏机件”。这种依赖,让别人有了随时“关闸”的可能。

2010年代,美国开始收紧芯片出口。到了2018年,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多家中国企业发布禁令,直接切断高端芯片和关键设备的供应链。这一刀下去,中国企业立刻感到压力——没有核心器件,很多产品无法生产。

然而,这场“卡脖子”危机,也成了中国芯片产业自立自强的催化剂。国家层面加大研发投入,企业转向自主设计和制造,科研人员昼夜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虽然过程艰难,但一些突破性进展已在2010年代末陆续出现。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从光刻机到EDA设计软件,从高端GPU到AI芯片,美国几乎动用了所有能用的限制手段。尤其是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更新出口管制指南,不仅禁止本土企业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还要求全球供应商遵守这一禁令,否则就会被视为挑战美国规则。

这一步,把“芯片战”推向了新高度——它不只是中美之间的竞争,而是美国试图绑架整个全球供应链,围堵中国的科技发展。更极端的是,美国还联手荷兰、日本等国,限制光刻机等生产设备的出口,意图从源头阻断中国高端芯片制造的可能性。

但芯片产业链的现实是全球化分工,美国的极端封锁也在伤害自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失去中国客户,让很多国际芯片巨头订单锐减,营收下滑,研发资金紧张。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骆家辉,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2011年至2014年任职。任期内,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称中美关系进入“最好阶段”,强调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当时,美国还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金来缓解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压力。

然而,到了科技领域,尤其是涉及战略竞争的芯片产业,美国的态度180度转弯。2024年,骆家辉在节目中明确说,美国不希望中国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这会冲击美国的领先地位。这句话,没有外交辞令的修饰,直接把美国的真实想法摊开在桌面上——不管你有没有能力,反正我不希望你成功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这不仅是个人观点,而是美国整体战略的缩影:维持技术垄断,防止对手赶超。

美国的担忧,本质上是对科技领先地位的守护。芯片是AI、5G、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核心领域的基础,没有高端芯片,很多产业根本无法运转。美国清楚,一旦中国在尖端芯片上实现自主化,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对中国高科技发展的“生杀予夺权”。

这种心态,和上世纪冷战时期的科技封锁如出一辙。从核技术到航天器,再到超级计算机,美国都曾试图用封锁来延缓中国的发展。但历史证明,封锁从来不是“终点”,反而是“起点”——它逼得中国人自己动手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有人会问,既然可以买,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研发?问题在于,买不一定能一直买。只要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就随时可能被卡脖子。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这几年,美国一次次升级制裁,让中国更清楚——依赖进口,风险太大。自主研发不仅是经济利益的保障,更是国家安全的底线。就像航母、核电、卫星导航系统一样,芯片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北斗导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年GPS信号在军事冲突中被人为干扰,让中国痛下决心搞自己的导航系统。如今,北斗已全面商用,覆盖全球。同样的逻辑,正在芯片产业中重演。

美国以为切断供应就能拖住中国的脚步,但现实是,封锁反而让中国加速前进。禁令一出,中国企业立刻加大研发投入,本土供应链快速壮大,甚至吸引了一批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参与项目。

与此同时,美国芯片巨头却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苦不堪言。要知道,中国占全球半导体消费市场的三分之一,没有中国订单,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减少研发预算,反而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这就是封锁的“反噬效应”——不仅没能彻底打压中国,还伤了自己。

芯片产业链不是一国就能完全独立完成的,它涉及上千个环节,从原材料到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每一环都有不同国家和企业参与。美国试图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划出一道“封锁线”,实际上很难做到绝对有效。

一些国家企业虽然口头上响应美国的号召,但在商业利益面前,依然会想办法与中国保持合作。因为放弃中国市场,意味着放弃巨大的利润空间,这对任何一家全球化企业来说,都是沉重的代价。

美国从2018年打压华为中兴,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光刻机开始,中国就在发力,集中人力物力研发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超过1万亿人民币,这就是成果,日前,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州出炉,现在已经进入应用测试阶段,足以媲美国际主流设备。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事实证明,美国的封锁打压,并不能让中国原地踏步,中国还是实现了突破,而且将会全领域实现突破。

骆家辉的那句话,本质上是害怕中国崛起撼动美国的霸主地位。但科技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封锁和围堵,只能延缓进程,无法彻底阻止。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中国的科技史,就是一部“被封锁、被逼迫、再突破”的历史。从原子弹、氢弹,到卫星、航母,再到如今的高端芯片,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芯片之路,也一定会如此。美国可以不希望,但却无法阻止中国崛起的脚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