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AI精准识别大熊猫行为特征声音 成都都江堰:发布全国科普月活动新成果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30日 20:02 1 aa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在野外采集的大熊猫声音素材,对大熊猫野化当归研究,有重要作用。当引入AI助力,声音辨识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9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在2025年都江堰市全国科普月活动中了解到,这项新成果已经在成熟应用。

长达5小时的录音数据

AI只需7分钟就能自动识别

“在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工作中,我们首次通过AI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大熊猫行为声音特征的快速自动识别!”作为当天的活动重头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四川大学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与AI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成果。

AI精准识别大熊猫行为特征声音 成都都江堰:发布全国科普月活动新成果

活动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种新技术的效率比人工识别高几十倍,长达5小时的录音数据只需7分钟就能自动识别,准确率达92%,对保护大熊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深淘滩,低作堰,快告诉世界……”在现场表演《岷水安澜》中,“李冰”穿越至现代,惊叹于千年水利工程满满的科技感。来自农业、工业、教育及文旅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倡议全市科技工作者勇担时代责任,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攻坚克难,推动科技发展;致力科普服务,激发创新活力。都江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在致辞中表示,都江堰市将持续推动科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域全链条,加速构建分工清晰、资源融通、优势互补的协同推进机制,持续擦亮都江堰市“全国科普示范县”金字招牌,推动科普工作精准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

共享科技成果

开展四项全民科普活动

当天,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员张可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行业应用》的主题报告。他从近期热点新闻入手,提出了“社会各领域是否需要智能化?”等诸多问题。报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与会者打开了一扇应用AI技术的新窗口。通过此次讲座,与会者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加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会场外,多家科技企业和科普基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展示。

AI精准识别大熊猫行为特征声音 成都都江堰:发布全国科普月活动新成果

活动现场

成都东软学生赵卓越说:“今天参加科普月活动,看到了很多科技感十足的展品,例如机器人和机器狗,能根据人的指令回应不同的动作。我本身是一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活动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接下来举办的科技活动我也会积极参与其中。”据了解,2025年都江堰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活动以“科技赋能未来,创新引领发展——全国科普月共筑科学梦想”为主题,重点开展水利科学传承、生态自然科普、科技民生科普、全民科普文化4项行动。通过“小小工程师研学”“国宝守护我能行” “亲子共读科普绘本”等全民科普活动深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工作更好服务都江堰市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