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OpenAI要做硬件了!为何非中国制造不可?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4日 05:50 2 aa
OpenAI要做硬件了!为何非中国制造不可?

“未来的脑洞写在硅谷,但未来的现实,造在中国。”

当这句话出现在新闻评论区时,背景是这样一件事:全球AI霸主 OpenAI,决定要做一款“AI 原生硬件”,第一个敲门的制造伙伴,不是硅谷新创,也不是印度工厂,而是来自中国东莞的立讯精密。

如果只看名字,你可能觉得陌生。但如果告诉你,它背后的女人叫王来春,你会心头一震。她是一个从富士康流水线上走出来的打工妹,白手起家,把立讯做成了市值近5000亿的制造巨头。今天,苹果最难的产品Vision Pro靠她,AirPods靠她,iPhone靠她。现在,连 OpenAI 的第一款硬件,也要靠她。

这不是一单生意,而是中国制造底牌的再次亮相。


01 王来春的逆袭史

王来春的故事,要从一条富士康的流水线说起。

1990年代的深圳,是打工潮最汹涌的地方。王来春背着行李,从农村走进富士康的工厂大门,成了上千名女工中的一个。那时她的工作,就是在流水线上做最基础的组装和焊接,日复一日,几乎看不到头。

可她和别人不一样。别人下班就想休息,她却盯着工艺流程,琢磨怎么能更快、更稳。机器坏了,她抢着学维修;工序卡住了,她提出小改进。渐渐地,她的能力被上面看到,晋升成组长,再到主管。郭台铭还亲自点名,说她是“打工皇后”。

但她没打算一辈子都在富士康。2004年,王来春带着哥哥王来胜,还有几个骨干,出来创业,成立了立讯精密。刚开始,他们只做最不起眼的连接器,靠接别人不想接的急单、脏单活下来。那几年,她经常要自己背着样品,跑遍客户公司,吃了无数闭门羹。

OpenAI要做硬件了!为何非中国制造不可?

转折点出现在苹果。苹果当时在找中国供应商,王来春一口咬住,硬是靠着价格和质量,拿下了小订单。她最擅长的就是“死磕”:别人嫌难的工艺,她敢接,别人怕砸手的急单,她敢硬上。结果,苹果逐渐把更多产品交到立讯手里。

2016年,AirPods 横空出世。别的代工厂嫌工艺复杂,不愿意接单。立讯咬牙接下,动员了数万名工人,疯狂调试产线。最后,AirPods 一夜爆红,立讯也一跃成名。那一年,王来春正式成了“苹果御用代工女王”。

之后的故事更精彩。立讯不仅做AirPods,还接下了 iPhone 的部分组装,后来甚至拿下了Vision Pro的独家代工。要知道,Vision Pro 是苹果史上最复杂的设备,工序上千,模组多到恐怖,良率一度被认为不可控。可立讯做到了,把它量产出来。

今天,王来春的立讯精密,已经成了中国制造业的明星公司之一。而她本人,也从打工妹逆袭成了中国最富有的女企业家之一。一个车间里走出来的女人,硬生生把自己做成了OpenAI未来的合作伙伴。

OpenAI要做硬件了!为何非中国制造不可?

02 为什么OpenAI选择立讯?

OpenAI最怕的不是“没人买”,而是“做不出来”。硅谷的实验室里可以跑出demo,能惊艳全场,但要在18个月内做出几百万台稳定的硬件,几乎是天堑。

立讯最擅长的就是这一环。Vision Pro 是最好的例子:连苹果自己都觉得难产,最后交给了立讯。AirPods 也是,当初其他工厂都嫌麻烦,立讯硬着头皮啃下来,结果大获全胜。

所以,OpenAI 的选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需要一个能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合作伙伴,而立讯精密就是那个答案。能啃下Vision Pro的工厂,才有资格啃AI硬件。


03 中国制造的朋友圈

立讯只是代表,背后其实是一整个“中国朋友圈”在支撑。

比如歌尔股份。你可能没听过它,但Meta Quest、索尼PS VR、AirPods 的声学模组和光学模组,大多来自它。歌尔就是那种“幕后大佬”,把声音和视觉做到极致,撑起了半个VR/AR世界。

再比如蓝思科技。乔布斯当年拍板iPhone要用玻璃屏幕,全球没人能在几个月内把玻璃量产。蓝思接下了,把几万名女工组织起来,日夜抛光,硬是把iPhone推上了历史舞台。今天的蓝思,依然是全球玻璃盖板的王者。

还有比亚迪电子。大家知道比亚迪造车,但它的电子事业部,其实早就是华为、三星、苹果的重要供应商。从整机组装到零部件,比亚迪电子的能力,支撑了无数新品的首发。

这些名字,平时很少出现在头条,但它们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朋友圈。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旦有新品,硅谷写了剧本,最后都要靠中国车间来演出。剧本再美,没有舞台,只能躺在PPT里;舞台搭起来,全世界观众才能看到表演。

OpenAI要做硬件了!为何非中国制造不可?


04 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有人说,这是因为便宜。错了。

真正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产业链密度。在深圳—东莞—惠州这条走廊,几公里范围内能找到几百家配套厂。今天AI算法团队改了逻辑,明天工厂就能调声学腔体、换散热模组、改测试治具。这种“地缘级效率”,印度、越南根本复制不了。

第二是良率爬坡能力。新品最难的是从能做出来到能稳定做出来。中国工厂能在几个月内,把良率从30%拉到95%,背后是几十年磨出来的工艺和工人文化。别的国家,至少要几年。OpenAI等不起。

第三是软硬协同。AI硬件和传统电子不一样,软件天天更新,算法一改,硬件就得跟着改。只有经历过苹果那种“周更固件、月更产线”的中国工厂,才能跟得上。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无可替代: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快、因为稳、因为只有中国能把“不确定”变小。


05 从“世界工厂”到“新品孵化器”

过去,人们说中国是“世界工厂”。意思是能干活、能拼人力、能量产。可今天,当苹果、特斯拉、Meta、OpenAI纷纷把最复杂、最前沿的产品放到中国生产时,身份已经变了:中国制造不只是工厂,而是全球新品的孵化器。

新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谱,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每天都可能推倒重来。愿意接这种单子的地方,必须要有体系。立讯、歌尔、蓝思、比亚迪电子,它们就是体系的代表。工人、工程师、配套厂、物流链,像一张网,把新品托起来。

所以,OpenAI选择立讯,不是偶然,而是规律。苹果是这样,特斯拉是这样,Meta是这样,现在连AI霸主也走上了这条路。

OpenAI要做硬件了!为何非中国制造不可?

王来春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制造的故事。从车间走出来的打工妹,把自己做到OpenAI背后,这是传奇。但更大的传奇,是这片土地的工厂群落:歌尔、蓝思、比亚迪、京东方、舜宇光学……它们织成一张网,把未来从实验室托到市场。

所以别再说“中国制造只是世界工厂”。今天的身份,是全球新品的加速器

未来的脑洞写在硅谷,但未来的现实,造在中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