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色板块和AI板块联袂上涨,因为有色金属已经不再仅仅是基础工业生产资料,而是迅速成为高科技行业的生命源泉。国内的产品生态已经从过去的初加工到...
2025-10-07 0
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一套革命性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精确预测哪些酶可以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这一突破有望彻底改变药物开发和绿色化学合成的格局。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运用机器学习技术连接化学分子世界与蛋白质功能领域,为生物催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
传统的酶催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尽管自然界中存在数以亿计的酶,但超过99.7%的酶功能至今仍是未知的。化学家们在寻找合适的生物催化剂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随机筛选实验,这种"大海捞针"式的方法既耗时又昂贵,严重限制了生物催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研究团队通过构建名为CATNIP的预测模型,成功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科学界的难题。该系统能够分析化学分子的结构特征和蛋白质的序列信息,然后预测它们之间发生催化反应的可能性。在实验验证中,CATNIP的预测准确率比随机选择高出7倍以上,显著提高了发现新催化反应的效率。
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新模式
这项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建立了一个"实验-数据-AI"的闭环系统。研究人员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314种不同酶的多样性酶库,这些酶大部分此前从未被详细研究过。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他们测试了这些酶与111种不同化合物的反应能力,最终发现了215个全新的生物催化反应。
这种大规模的实验筛选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了高质量的训练数据。CATNIP系统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能够识别化学分子结构与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复杂关联模式。更重要的是,该系统具备双向预测能力:既能根据分子结构推荐最适合的催化酶,也能根据酶的序列预测其可能的底物偏好。
研究团队选择α-酮戊二酸依赖性非血红素铁酶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选择极具战略意义。这类酶能够催化多种高价值的化学反应,包括碳-氢键羟基化、去饱和反应、卤化反应以及复杂的分子骨架重排反应。与需要复杂辅助因子的其他酶系相比,这类酶的反应条件更加温和统一,更适合工业化应用。
突破性验证实验展现实用价值
CATNIP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一系列严格的验证实验得到了充分证明。在针对鹰爪豆碱的催化反应预测中,CATNIP推荐的10个候选酶中有7个成功催化了该反应,最佳酶的产物分离收率达到35%。这一结果表明,AI预测能够显著缩小实验筛选的范围,将化学家从盲目搜索中解放出来。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ATNIP还成功预测了一些此前未知的催化反应类型。在苦参碱的催化实验中,系统不仅找到了活性酶,产物收率更是高达50%。在类固醇衍生物的实验中,CATNIP甚至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氧化性烯烃裂解反应,展现了AI在发现新化学反应方面的巨大潜力。
系统的泛化能力通过"编外"酶的测试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使用一个完全不在训练数据集中的酶TqaL进行测试,CATNIP预测的前12个候选底物中有4个被成功验证,其中排名第二的底物转化率达到42%。这一结果证明CATNIP掌握的不仅仅是训练数据的表面规律,而是化学空间与蛋白质序列空间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
重塑绿色化学的未来图景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超技术本身的突破,它为整个化学合成领域带来了范式转变。传统的酶工程往往采用"局部探索"策略,即在已知酶-底物对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改进。而CATNIP开启了"全局探索"的新时代,能够在vast的化学空间和蛋白质序列空间中建立此前不可能发现的连接。
生物催化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绿色化学的关键路径。与传统化学催化相比,酶催化反应通常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产生的副产品更少,环境友好性更强。然而,寻找合适催化酶的困难一直是制约这一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CATNIP的成功开发为这一瓶颈的突破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商业角度看,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在药物开发领域,精准的酶催化反应能够帮助制药公司更高效地合成复杂的活性分子,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在精细化工领域,生物催化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洁的生产工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当前的研究虽然聚焦于单一酶家族,但其背后的方法论具有普遍适用性。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策略可以快速推广到其他重要的酶家族,每一个新家族的"地图"都将为化学合成解锁新的可能性。随着更多高质量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未来的AI系统有望覆盖更广泛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学家们提供更加强大的预测工具。
这项研究代表了数据科学与实验科学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通过建立"大规模实验筛选-机器学习建模-精准预测验证"的闭环系统,科学家们不仅发现了大量新的催化反应,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现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必将推动生物催化乃至整个化学领域进入一个由数据和智能驱动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
2025年有色板块和AI板块联袂上涨,因为有色金属已经不再仅仅是基础工业生产资料,而是迅速成为高科技行业的生命源泉。国内的产品生态已经从过去的初加工到...
2025-10-07 0
#全民科普在行动#中国在高温超导领域接连传来重磅突破,全球科技界为之瞩目。镍氧化物——这一曾被视为“潜力股”的新型材料,正迅速崛起为未来能源技术的“新...
2025-10-07 0
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一套革命性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精确预测哪些酶可以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这一突破有望彻底改变药物开发和绿色化学合成的格局。这项发表在《自...
2025-10-07 0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AI数据中心(AIDC)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但随之而来的能耗难题正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痛点。绿色低碳转型与高效运...
2025-10-07 0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 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
2025-10-07 0
信息来源:https://www.myscience.org/en/news/wire/cracking_a_long_standing_weakne...
2025-10-07 0
——鸿蒙神话下的冷静审视 2025年6月,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5.1系统,官方称之为“纯血鸿蒙”的里程碑之作,是真正摆脱AOSP(Andro...
2025-10-07 0
肯定选择联想拯救者Y9000P/R9000P,至少比华硕天选6 Pro高两三个段位。拯救者Y7000P/R7000P都可以全面吊打华硕天选6 Pro了...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