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让数据成为真正的生产力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1日 08:08 0 aa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全球,对国家产业布局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被称为数字时代“新石油”的数据,显著影响着变革进程。

数据是近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高频词。业内认为,高水平人工智能离不开高质量数据集:它是训练智能模型的“食粮”,是优化算法模型的“磨刀石”,更是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动机”。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数字应用场景多样,持续沉淀的海量数据,奠定了发展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但相较潜力能级,从推动数据资源数量级扩面增容,到促进数据横向碰撞产生“化学效应”,目前仍然有显著提升空间。

究其根本,有多重因素在源头上限制了数据价值的释放与发展优势的转化。比如,数据标注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系统性数据偏见,有关标准化建设滞后于现实需要;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数据壁垒仍然存在,数据的资源属性、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导致数据流通受阻、陷于碎片化等。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需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让数据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塑造数据要素,需要从数据需求梳理,到数据采集、处理、标注、合成,再到数据应用验证、质量评估,全方位提升数据集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时效性等,加快形成覆盖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关键领域的高质量公共数据集。

构建数据市场,应加快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可信空间、确权登记等,促进数据要素的合法有序流动;探索数据要素的产权保护和价值分配机制,平衡数据开发利用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关系,让数据提供者、加工者、使用者都能分享数据创造的价值,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深化数据挖掘,则需加强组织协同,有力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向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有序开放,降低门槛、提升质效,加快完善数据生态。与此同时,及时推动数据挖掘成果应用,引导各主体错位竞争、形成合力,协同推动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迈进。

(本报评论员方问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