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6日 18:51 2 admin

说起国产CPU的那些事儿,总绕不开龙芯中科的胡伟武。这位老哥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钻研计算硬件,到现在领着团队搞八核3B6600,性能直奔英特尔12到13代酷睿的中高端去。

这一步步走来,靠的就是实打实的积累和对自主技术的死磕。眼下2025年11月,3B6600的代码已经冻结,物理设计也启动了,离真正量产没多远。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从计算所起步到产业化转型:胡伟武的低调硬核之路

1963年胡伟武生在北京,家里条件一般,但从小对电子玩意儿感兴趣。1980年他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那时候高考刚恢复没几年,竞争激烈,他靠扎实的数理底子挤进去。四年后本科毕业,直接进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继续深造。

研究所的环境严谨,他在那儿接触到粒子加速器和大型计算系统,很快就意识到计算硬件是瓶颈。1991年博士毕业,他转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另一个博士,同时留下来工作。这一步关键,因为计算所当时正琢磨高性能处理器的事儿。

在计算所的日子,胡伟武从助理研究员干起,逐步升到总工程师。90年代中后期,他参与过多项计算项目,积累了从架构设计到芯片验证的全链条经验。2001年,国家启动“龙芯”课题,他被推到总设计师的位置。

那年龙芯一号启动,团队就十几个人,资金有限,全靠国家863计划撑腰。他领头设计MIPS兼容架构,2002年就流片成功,结束了国内无通用CPU的尴尬局面。说实话,这玩意儿当时性能只有几百MHz,跑个Linux勉强,但意义大,证明中国人能自己搞定核心部件。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接下来的几年,胡伟武带着团队迭代二号、三号。2003年龙芯二号出来,支持浮点运算,频率上到1GHz。2006年三号系列问世,四核配置,瞄准服务器市场。

到2010年,龙芯已经攒下十年技术底子,他决定转型。计算所课题组解散,成立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起步在北京,初期员工上百,专注从设计到生态的全栈。2014年,公司进入快车道,营收开始翻番。

2022年6月,龙芯中科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资几十亿,用来扩产和研发。胡伟武持股不少,是实际控制人。公司上市后,他没放松,2023年推出3A6000,性能对标英特尔十代酷睿,成本低一半。2024年,他又在公开场合透露下一代计划,强调成熟工艺也能拼性能。

这一路,他见证了从进口依赖到本土替代的转变,团队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产品从军工专用到商用服务器。胡伟武的路子稳,注重生态兼容,比如支持LoongArch指令集,不再绑MIPS,避免授权麻烦。眼下他60出头,还在一线把关,算得上国产芯的定海神针。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龙芯二十年爬坡:从技术积累到市场破局的实战账本

龙芯的来头不小,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立项,那会儿国际上AMD和Intel垄断市场,中国只能买现成的。胡伟武接手后,第一步就是建团队,招物理和计算机背景的年轻人。

2002年龙芯一号流片,150MHz主频,整数运算为主,成本控制在几万美元内。虽说跑分低,但它是中国第一款自主通用处理器,军方很快就用上,做了核高基项目。

2003到2006年,二号和三号迭代加速。龙芯二号用65nm工艺,频率1GHz,支持多线程,进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2006年三号四核版,SPEC分数追上Pentium 4,团队开始搞桥片,兼容x86软件。

2010年公司化后,龙芯中科拿下产业化大单,营收从几百万爬到亿级。2014年是拐点,3A系列商用,进了政府采购目录,服务器市场份额超10%。胡伟武强调“点面结合”,点是高端军工,面是民用生态。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2015到2020年,龙芯营收翻十倍,性能也涨十倍。3A4000在2017年出,28nm工艺,频率2GHz,成本优势明显。2020年3A5000上市,四核对标Intel第三代,进了工控机和边缘设备。疫情那年,供应链乱,但龙芯靠本土化稳住,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

2022年上市后,资金充裕,2023年3A6000八核版,LA664架构,频率2.5GHz,SPECint超2000,跑Windows需兼容层,但Linux原生流畅。2024年,公司澄清跟华为不是对手,龙芯专注通用CPU,华为偏移动和AI。

到2025年上半年,龙芯生态初具规模,合作伙伴上百家,软件栈覆盖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营收同比增长11%,标志是“三剑客”芯片成功,市场竞争力上来。胡伟武常说,龙芯不是昙花,得建生态链,从芯片到板卡到系统。

事实证明,这路子对头,2025年8月公司报告显示,新一代CPU决定性进展,开放市场份额在涨。龙芯的账本亮眼,从实验室到上市,二十年烧掉几十亿,但换来自主率100%,这笔投资值。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3B6600的实战升级:成熟工艺下追平国际中高端的底气

3B6600是龙芯当前重头戏,胡伟武在2024年8月首提,八核桌面CPU,性能瞄准英特尔12到13代中高端,比如i5-12600K或i7-13700水平。

别小看这目标,英特尔那会儿用7nm或5nm,龙芯还卡在28nm成熟工艺,但靠架构优化挤出空间。2025年2月,公司确认上半年流片计划,LA864新核,同频性能比3A6000的LA664涨30%,主频2.8GHz,睿频可到3GHz。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为什么能追上?一是架构迭代,LA864优化分支预测和缓存,延迟降20%。二是集成AI单元,GPU部分自研,媒体解码H.265/4K。成本低,三分之一Intel同级,适合批量采购。

2025年10月底,代码冻结,物理设计启动,预计12月流片。团队上百人,烧钱上亿,但回报可期。跟前代比,功耗控制在65W,散热简单。胡伟武强调,这不是堆核,而是平衡单多核,桌面场景下,游戏和办公不卡。

国际对比,12代酷睿 Alder Lake混核设计,13代Raptor Lake微调,龙芯学了精华,但避开专利坑。性能对标不等于碾压,龙芯弱在生态软件,但强在安全可控。

2025年6月发布会,重磅推新一代处理器,3B系列扩展到服务器3C6600。进展顺利,下半年试用,开放市场反馈好。3B6600不是终点,而是龙芯冲刺的跳板。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龙芯不光拼性能,还得拼生态,3B6600出来后,配套板卡和系统跟上,开发者大会拉伙伴,SDK开源。2025年,生态链上百家,覆盖安防、汽车电子,营收中开放市场占比超半。

跟华为比,龙芯通用,华为偏终端;跟飞腾比,龙芯MIPS转LoongArch,更灵活。胡伟武说,芯片得服务产业,不是孤岛。现实里,封锁加剧,龙芯受益,军工订单稳,民用在涨。

胡伟武:正研发八核CPU ,性能将是英特尔酷睿12~13代水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