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8日 07:30 0 admin

昨天我们部门大群里,领导发了条“周末加班辛苦大家”,不到一分钟下面一排鲜花、点赞表情包,还有人复制粘贴“领导更辛苦”。

这种场景在职场群里简直家常便饭,我看着都觉得眼熟,这不就是翟学伟说的线上“逢场作戏”嘛。

作为一个30岁,每天泡在各种工作群、同学群、亲友群的互联网原住民,我对这种线上人情社交太有体会了。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翟学伟研究了一辈子中国人的人情、面子,他说传统社会里,我们都是在“彼此捆绑”的固定关系里过日子,为了面子得迎合别人,哪怕心里不乐意。

这话放以前我没太有感觉,直到现在线上线下社交来回切换,才发现这人情面子的逻辑,居然被互联网玩出了新花样。

小时候跟着爸妈走亲戚拜年,那才叫真・费劲儿。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挨家挨户敲门,进门就得说吉祥话,坐下来还要陪着聊半天不咸不淡的天。

现在倒好,春节直接在家族群里发一句“新年快乐”,再配个红包,齐活了。

翟学伟说这是人情社交的“减负”,我倒觉得,减负的同时,好像也把一些真情实感给减没了。

线上零成本“演戏”,人情面子变廉价了?

线上社交最妙的地方,就是“零成本维系面子”。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之前教师节,我们导师群里有人先带头发了一段长篇大论的祝福,还配了一堆鲜花、蜡烛表情包。

后面的人跟复制粘贴似的,全是一模一样的内容。

我本来想写点自己的心里话,结果看大家都这么发,怕自己显得另类,也跟着复制了一遍。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这事儿过后我琢磨了半天,这不就是翟学伟说的“既不失礼,也表现得合群”嘛。

线上做这些事儿太容易了,不用像线下那样琢磨半天该说什么,也不用特意跑一趟,手指一点就能完成“人情任务”。

逢年过节的群发祝福更是如此,有人专门做了带名字的祝福图片,群发一下,就算完成了对所有亲友的“问候”。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但问题也在这儿,这种零成本的人情,到底有多少真心在里面?我去年收到过一条群发祝福,里面把我的名字都打错了,一看就是没仔细编辑直接转发的。

当时我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觉得还不如不发。

翟学伟说这种做法“缺乏真情,却足以满足人情面子上的需要”,太精准了。

互联网让我们更容易维系关系,却也让人情面子变得越来越“形式化”。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我身边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平时经常见面的朋友,节日里反而不怎么发祝福;那些好几年没联系的同学、前同事,倒会准时发来一条群发消息。

这跟翟学伟说的“好久不联系的人会在节日凑热闹”完全对上了。

说白了,线上的人情更像是一种“免责声明”,发了就代表“我还记得你”,至于心里真不真惦记,就另说了。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拉黑退群不是终点,人情逻辑还在延续

有人觉得互联网让人情变淡薄了,拉黑、退群一键就能断了联系,比线下的“绝交”简单多了。

我之前有个高中同学群,就因为讨论某个话题大家价值观不合,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两个人直接退群,还互相拉黑了。

本来我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结果后来同学聚会,这俩人碰着了,居然还能客气地打个招呼。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翟学伟说线上吵架容易撕破脸,是因为文字表达太清晰,价值观不合没法含糊。

但线下见面,那些文字里的尖锐感没了,面子上还得过得去。

这事儿让我明白,拉黑退群只是线上的“了断”,线下的人情逻辑还在那儿摆着,而且互联网也没真的打破人情里的“层级”。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我们公司群里,领导发一条消息,下面能有几十条回复;但普通员工分享个工作成果,往往没人搭理。

这跟翟学伟说的“谁有资格得到面子,谁得不到”,简直一模一样。

线上线下都一样,职务高的、对自己有用的人,总能得到更多“面子”。

我还经历过“另建小群”的事儿,之前部门里有几个人跟领导不合,又不想直接在大群里对着干,就偷偷建了个小群,平时在里面吐槽、聊工作。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这其实就是翟学伟说的“线上计谋”,不想得罪人,又想找个能畅所欲言的地方。

这种做法看着挺“鸡贼”,但仔细想想,还是为了保全面子,不想把关系闹僵。

互联网还让一些人栽了跟头,我之前刷到过一个新闻,某个小有名气的博主,在线下挺谦和,到了网上就耀武扬威,说话特别冲,结果被网友扒出来各种黑料,最后只能道歉退网。

翟学伟说有些人不懂线上的活法,还把线下的身份摆出来,肯定要翻车。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这话太对了,线上匿名性让大家不用太顾及面子,说话更直接,你要是还端着架子,自然没人买账。

说到底,互联网没颠覆中国人的人情面子文化,只是给它换了个舞台。

线上的零成本社交让人情变得更便捷,却也更廉价;拉黑退群看似决绝,却没改变线下的人情逻辑;匿名性让我们敢说真话,却也没打破关系里的层级。

拉黑退群不算绝交?中国人情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

翟学伟说互联网不是在破坏熟人社会,而是在放大它的特征。

我觉得这话特别有道理,我们在线上做的那些事儿,点赞、群发、建小群,本质上还是在维系人情、顾及面子,只是方式变了而已。

或许未来,我们会找到更好的平衡,既享受线上社交的便捷,又能保留人情里的真情实感。

毕竟,不管时代怎么变,中国人骨子里重视关系、尊重他人的核心,应该不会变。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