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8日 09:27 0 admin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2025年,中荷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彻底掀开了全球供应链博弈的新篇章。

这起事件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是中西方围绕高科技产业链展开的精准较量。

荷兰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表面上是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但背后却有美国的深度介入和操控。

而中国的反制则堪称“点到七寸”,牢牢抓住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命脉。

这场博弈,是荷兰的“强抢”,还是中国的“精准反击”?一切,得从9月30日的那场“突然袭击”说起。

打着“国家安全”旗号的硬抢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9月30日,荷兰突然援引一部冷战时期的老法——1952年的《商品供应法》,宣布接管中国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这家企业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它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可不得了: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器件供应商,车规级功率芯片全球市占率高达30%

特别是二极管、晶体管这些基础芯片,安世在业内几乎“一家独大”。

而闻泰科技是这家巨头的控股母公司,2019年以近260亿元人民币收购安世的全部股权,控股比例高达99%。

换句话说,安世半导体已经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了。但荷兰的“接管”,直接把闻泰的控股权撕了个粉碎

具体动作包括冻结安世的全球资产,将闻泰持有的99%股权转交给第三方“托管”。

暂停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换上外籍高管接管核心决策权。限制董事会调整权,对企业关键技术人员的流动实施严格限制。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理由呢?还是那套“国家安全”的老说辞——荷兰声称安世的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威胁到荷兰的技术安全。

可事实上,大家都看得明白,这不过是美国“科技战”的延续。

就在荷兰宣布接管安世的前一天(9月29日),美国刚刚出台了所谓“50%穿透规则”:凡是中资控股超过50%的企业,都将被列入制裁名单。

这一规则对中资企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荷兰的行动显然是与美国协调后的“配合表演”。

这场“接管”,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博弈,用“法律”和“安全”为幌子,行“掠夺”之实。

中国反制,抓住全球供应链的“七寸”

面对荷兰的强硬,中国迅速展开反击。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出台了精准的反制措施: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及分包商向外出口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这波反制,直接打到了安世半导体的“命根子”。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掌握了安世命脉:东莞工厂封测占比超70%

安世半导体虽然是一家“荷兰企业”,但它的核心封测产能却高度依赖中国。

数据显示,安世全球70%-8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集中在中国东莞,而封测是芯片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没有封测,晶圆只是“半成品”,无法变成真正的芯片。

换句话说,荷兰虽然接管了安世的“法律所有权”,但没有中国的封测产能,安世就成了“空壳”。

反制精准,直接冲击欧洲车企

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业务之一,就是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这些芯片是电动车和传统汽车的“心脏部件”,没有它们,汽车就无法运转。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目前,欧洲车企(如大众、宝马、戴姆勒等)高度依赖安世的芯片供应。中国的反制,直接导致安世在欧洲的供货链条断裂,欧洲车企一片哀嚎。

不留死角,中国“留有一手”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反制并不是“一刀切”,而是留足了谈判的空间。

商务部明确表示,符合条件的出口可以申请豁免,但优先保障汽车供应链,且必须以人民币结算。

这等于告诉荷兰:我们可以放一马,但条件得由我来定,且你们必须承担后果。

对抗升级

10月26日,荷兰安世又出了一招,单方面宣布停止向中国东莞工厂供应晶圆,试图彻底“卡死”中方的封测产能。然而,这一招并没有奏效。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面对荷兰的“断供”威胁,中方早已做好了预案。安世中国在这之前已经建立了充足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短期内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

中国正在积极验证新的晶圆供货渠道,确保封测产能不受制于荷方。同时,商务部也释放了强硬信号:荷方必须为当前的供应链危机承担全部责任。

安世半导体为何成为这场博弈的焦点?安世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器件IDM企业,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芯片全球第二。

它每年生产1000亿颗芯片,服务全球2.5万家客户,覆盖汽车、工业、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虽然安世的设计和晶圆制造主要集中在欧洲,但其封测产能70%以上依赖中国东莞。

换句话说,安世的供应链命脉掌握在中国手里。

中荷妥协初现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经过一个多月的对抗,荷兰很快发现,接管安世并不能带来实际收益,反而让欧洲车企陷入了“缺芯危机”。

荷方困境:坐拥“空壳”,却失去实际控制

虽然荷兰名义上接管了安世,但没有中国的封测产能,安世的全球供应链几乎瘫痪。欧洲车企因为芯片短缺损失惨重,开始向荷兰政府施压。

中荷达成初步妥协。11月3日,中荷双方终于坐上谈判桌,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中欧稀土与半导体供应链临时协调纪要》:荷兰同意在11月7日前恢复张学政的职务,并在11月13日前解冻安世的核心资产。

中国则同意“分阶段解冻产能”,优先保障全球汽车供应链的稳定。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这场中荷博弈以中国的阶段性胜利告一段落,但其背后的启示深刻而长远。供应链控制权比股权更重要,荷兰抢走了安世的“法律所有权”,却无力控制实际产能。

而中国通过掌控供应链的“心脏”,稳稳占据了主动权。

中国反制精准有效。通过抓住全球供应链的痛点,中国以“点穴式”反制打击荷方,既捍卫了企业权益,又维护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国际规则不能成为强权工具,荷兰滥用冷战时期的法律,最终自食恶果。国际规则必须公平,而不是为某些国家服务的“工具箱”。

结语:打到完全胜利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要打到完全胜利!

正如金灿荣所言,这场博弈不是简单的企业纠纷,而是中西方围绕高科技产业展开的“精准较量”。

中国用智慧和实力捍卫了自身权益,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未来,全球供应链的博弈将更加激烈,而中国正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迎接每一次挑战。

参考信源:《安世半导体危机升级:荷兰断供晶圆,安世中国被“掐脖子”?》和讯网

《中美达成共识后,荷兰尴尬了》北晚在线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