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让城市从机械大脑进阶智慧生命体,联想做对了什么?

AI科技 2025年11月04日 01:16 2 admin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超700个,然而多数项目仍停留在智慧城市3.0阶段:数据实现了可视化呈现,却未转化为决策能力;人工智能具备基础交互功能,却无法深度融入业务流程、解决实际问题。

近期,笔者参与了多场智慧城市领域论坛,一个深刻感受逐渐清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逐步摆脱技术炫技的桎梏,迈向务实的价值创造新阶段。

让城市从机械大脑进阶智慧生命体,联想做对了什么?

行业对价值创造的迫切追求,正在呼唤真正的智慧城市标杆案例。近日,联想发布的城市超级智能体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其将仅能读取数据的城市大脑,升级为具备感知、思考与行动能力的智慧生命体。

这一突破背后,折射出中国智慧城市从技术展示向价值创造转型的趋势。

让城市从机械大脑进阶智慧生命体,联想做对了什么?

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场困局:有大脑却无手脚

当前,城市大脑成为不少地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志性表述,但多数城市大脑仍处于被动待命状态,例如城市大脑仅能统计上月闯红灯数量,而针对如何提前预防闯红灯行为、联动交警与社区开展整改等主动治理需求,仍需依赖人工完成。

这种现象本质上是智慧城市3.0阶段的共性问题:仅完成硬件堆砌+数据可视化的基础建设,未形成主动决策+业务闭环的核心能力。

具体而言,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三大困局:

其一,数据孤岛难题持续存在。尽管多数城市已实现跨部门数据归集,但数据融合应用能力不足,导致数据价值难以释放;其二,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存在壁垒。当前多数城市引入的人工智能技术,但未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无法产生实际价值;其三,成本与效能失衡问题突出。不少城市的智慧城市项目陷入重投入、轻产出的困境,未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当前城市治理已从被动响应问题转向主动预判风险,例如提前排查消防隐患、动态调节停车位供给等。此类需求超出了传统城市大脑的能力范畴,构建具备感知(识别问题)、思考(制定方案)、行动(调配资源)能力的智慧生命体,成为智慧城市突破瓶颈的关键方向。

联想超级智能体:赋予城市行动能力,激活治理效能

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需求,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提出一套兼具系统性与落地性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架构为1+N模式,可理解为1个全局中枢+N个领域专项智能体的协同体系。

其中,1即城市超级中枢,承担全局统筹职能——实时整合交通、能源、政务等跨领域数据,分析研判城市运行状态,制定协同治理策略;N则是针对不同领域的专项智能体,如文旅智能体、教育智能体、应急智能体等,聚焦特定场景解决具体问题。

让城市从机械大脑进阶智慧生命体,联想做对了什么?

在文旅领域,联想与福建武夷山的合作颇具代表性。作为全球首个城市超级智能体驱动的人工智能城市落地项目,联想为武夷山打造的伴游智能体可基于游客年龄、兴趣偏好提供全周期服务。该智能体打通了游客、涉旅企业与景区三方数据,既能为不同类型游客推荐个性化行程,如为老年游客规划平缓步道,为亲子游客增加茶文化体验项目,又能在游览过程中实时推送人流预警与餐厅预约服务,游览结束后还可生成照片直播回放。

在教育领域,联想围绕教、学、评、管、测全流程开发了数十类专项智能体,实现AI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例如,面向教师的备课智能体可结合教材与学生学情自动生成个性化课件,面向学生的错题智能体能精准分析知识点漏洞并推送针对性练习,面向管理者的学情智能体则可通过超级中枢实现数据联动,让教学调整更具针对性。

此外,针对城市在AI应用中的核心顾虑——数据安全与个性化需求,联想提出混合式AI优势集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公共智能+私域智能的融合平衡安全性与实用性:对于企业生产数据等敏感信息,提供私域模型工厂确保数据在安全底座内完成AI训练;对于天气查询、政策解读等通用需求,则接入公共智能资源降低应用成本,充分契合城市差异化需求。

从自用到赋能,联想的内生实践为何可信?

当前市场上布局智慧城市业务的企业不在少数,我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方案源于内生实践,而非理论构想,具备扎实的落地基础。

今年4月,联想发布了乐享超级智能体,该智能体主要服务于联想自身上亿C端用户与B端企业客户。在C端场景中,乐享智能体可通过询问使用场景与预算范围精准推荐适配产品,并同步预约线下体验店与上门安装服务;在B端场景中,智能体可实时监控企业设备运行状态,当服务器出现故障预警时,自动调度工程师上门维修,避免设备宕机造成损失。

我们认为,这种先自用、再输出的路径,使联想在推进城市超级智能体落地时,能够精准规避实际运营中的数据流转瓶颈、AI模型适配难题等痛点,确保方案的实用性。

从行业对比来看,多数企业或聚焦AI模型研发,或专注硬件设备生产,难以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链条需求。而联想具备端-边-云-网-智的一体化能力,从个人端的AI PC、企业端的智算中心,到模型工厂与场景落地服务,形成完整的技术与服务闭环。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全链条的整合能力,而非零散技术的拼接,联想的一体化优势恰好契合这一需求。目前,联想已位居中国IT服务市场首位,在混合式AI领域沉淀形成五大能力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从技术底座到落地服务的全周期支撑。

联想模式的可复制性:为智慧城市4.0提供实践参考

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的建设模式,为智慧城市4.0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这些经验已在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内蒙呼和浩特等地实践中得到验证,截至目前,联想已与深圳光明区、北投信创集团等伙伴达成合作,标志该模式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

一方面,降低智慧城市建设门槛。以往智慧城市项目往往需要数亿元投入,而联想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城市根据自身需求按需采购——先建设城市超级中枢,再逐步部署领域智能体,有效控制初期投入成本。这种小步快跑模式,为预算有限的中小城市提供了可行路径。

另一方面,树立智慧城市的中国方案标杆。此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多借鉴新加坡智慧国、迪拜智慧城市等国际经验,而联想的城市超级智能体已获得国际认可。

在2025世界数字城市大会上,联想斩获十大品牌奖项,同时与中国-东盟信息港达成合作,推动技术向东南亚市场输出。可以看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跟跑转向领跑,联想的模式为全球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用的框架。

笔者观察:智慧城市4.0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温度

智慧城市4.0的终极目标,并非堆砌更先进的技术,而是让技术隐于无形、融于日常,成为城市会思考、能行动的脉搏。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的探索,正以感知—思考—行动的闭环能力,将传统城市大脑升级为有机协同的智慧生命体。

从武夷山伴游智能体的个性化服务,到教育场景中精准纠偏的错题分析,再到跨域调度的应急响应,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的价值已超越工具范畴,成为重构城市治理逻辑的催化剂。

未来,智慧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硬件投入的比拼,而是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运营——能否让市民少一次排队等待、多一分出行便利,让企业少一重审批负担、多一级效率跃升。

联想以内生实践和全链能力构建的超级智能体模式,为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当技术最终服务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智慧城市才能真正从概念蓝图,成长为一座有温度、会呼吸的生命共同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