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本文作者——王思远|媒体人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荷兰收场会很难。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要宣布一个消息: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
2025-11-01 0
2025年10月,一场由荷兰政府主导的半导体产业干预行动,意外演变为欧美技术封锁体系的“自我反噬”,在短短数月内演变为席卷欧洲的系统性产业危机。
这场始于美国施压、荷兰执行的“安世半导体接管事件”,本意在于配合西方对华技术遏制战略,却未曾料到局势迅速失控,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引发欧洲汽车、医疗与国防工业的连锁震荡。
而这不仅暴露了欧美技术霸权的脆弱性,更揭示出其试图收割中国科技红利的战略,最终成为困住自身的牢笼,让这场被称为“安世事件”的风波,已成为21世纪全球科技与经济秩序重构的关键转折点。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50%股权穿透制”临时规则,要求对持有被列入实体名单中国企业50%以上股权的实体实施同等管制。
这一规则被视为美国构建对华技术封锁链的最新举措,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盟友配合,切断中国获取高端芯片及制造设备的渠道。
仅隔一日,荷兰政府便以冷战时期《商品供应法》为依据,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并驱逐中国籍CEO张学政、冻结中国管理团队权限,并切断安世中国与总部之间的技术、财务与运营联系。
安世半导体虽总部设于荷兰,但其核心生产中心位于中国宁波,由中国的闻泰科技100%控股,承担着全球15%的汽车功率半导体供应任务,是中国在海外布局的重要半导体资产。
荷兰此举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对华技术战的“欧洲支点”,试图通过控制安世半导体,将中国排除在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之外。
荷兰与美国的联合行动,表面是出于“供应链安全”考量,但实则是意图通过控制安世的欧洲总部,削弱中国在高端半导体封装与功率器件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然而这一举动显然是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应变能力与全球产业链的真实依赖结构,而荷兰政府的行动也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向欧洲出口车规级芯片,直接切断了欧洲汽车工业的“芯片命脉”。
这一反制措施迅速显现威力,安世中国不仅恢复了全部生产运营,更绕过荷兰总部,直接与欧洲原有客户重新签署供货协议,明确要求以人民币结算,并优先保障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芯片供应。
此举不仅打破了西方对“中资企业依赖海外总部”的刻板认知,更展现出中国企业在极端外部压力下的组织韧性与市场主导力。
据行业数据显示,欧洲49%的汽车公司、86%的医疗设备企业及95%的机械工程行业均依赖安世中国供应的芯片,这些芯片虽被归类为“低端”,但通过车规级认证需经历2-3年的复杂流程,短期内无法被替代。
德国大众汽车成为首个受害者,其狼堡工厂因缺芯被迫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从3条缩减至2条,每日产量减少300辆。
美国福特在欧洲的工厂更因芯片断供停产3天,约5000辆汽车无法下线,日本丰田在波兰的工厂也因芯片短缺,将新款SUV上市时间推迟两个月。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芯片断供导致欧洲车企每日损失超2亿欧元,库存仅能维持15-30天。
面对产业界的强烈反弹,荷兰政府陷入两难,一方面,美国持续施压要求其扩大对华光刻机出口管制,荷兰外贸大臣施赖纳马赫尔曾公开表示“将光刻机问题置于欧盟框架下,只会让美国夺走技术”。
另一方面,欧洲车企逼迫荷兰政府解决芯片供应问题,否则将追究其违约责任,因车企均与安世荷兰总部签署供货合同,货款已支付,但芯片却因中国出口禁令无法交付。
安世中国在此期间宣布三项反制措施,要求欧洲客户直接签署供货合同并使用人民币支付,跳过荷兰总部建立直供渠道;对拒不执行的客户停止供货。
这一举措直接瓦解了荷兰试图通过技术控制维持供应链霸权的企图,德国总理在布鲁塞尔峰会上公开质问荷兰首相:“为何要让德国工业为你们的政治决策买单?”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欧美为维持技术优势设置的认证壁垒,反而成为自身产业转型的枷锁。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及车规级Power MOS在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第一、第一和第二,但其认证流程被欧美设计为长达2-3年的复杂体系,这种本用于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门槛,如今却成为欧美企业更换供应商的障碍。
以英国为例,其政府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安世半导体出售威尔士工厂,导致当地300余名员工失业,多家车企元件供应延迟2-3周。
2025年10月,英国又试图逼迫安世半导体低价出售曼彻斯特工厂,该厂拥有两条先进功率芯片生产线,年产能800万片,对英国提升本土芯片产能至关重要,这种“掠夺式”策略进一步暴露了欧美技术霸权的短视性。
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放实现了双重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5年版)》显示,中国已成功研发氟化氩光刻机,具备65纳米以下分辨率和8纳米以下套刻精度,可支持28纳米工艺芯片量产。
这一技术突破使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实现自给自足,并逐步削弱荷兰ASML公司的市场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外交策略也收获成效,2025年10月,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公开称赞中国代表团在经贸谈判中的专业性,并定于月底与中方就半导体供应链、汽车贸易等议题展开磋商。
德国、法国等车企大国更积极推动对华合作,德国大众CEO直言:“与中国对抗将损害德国工业的核心利益。”
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可追溯至中国对国际秩序的历史理解,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东南亚国家曾请求纳入中国“朝贡体系”,但明朝政府明确拒绝“册封为藩”,坚持平等交往原则。
这种“协和万邦”的理念,与当今中国推动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脉相承,反观欧美,其试图通过技术封锁维持霸权的策略,恰似历史上殖民者设置的贸易壁垒,最终因违背市场规律而崩塌。
2025年10月的安世半导体事件,为全球产业链的重构提供了生动注脚,当荷兰政府试图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时,中国以技术自主与市场开放为武器,将欧美的技术壁垒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跳板。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或许尚未揭晓,但一个清晰的趋势已浮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封锁收割他人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每日经济新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7550939657232281&wfr=spider&for=pc
《传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观察者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7491183804870283&wfr=spider&for=pc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本文作者——王思远|媒体人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荷兰收场会很难。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要宣布一个消息: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
2025-11-01 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耐科装备(68841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引脚内包式自动切筋输送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
2025-11-01 0
2025年10月,一场由荷兰政府主导的半导体产业干预行动,意外演变为欧美技术封锁体系的“自我反噬”,在短短数月内演变为席卷欧洲的系统性产业危机。这场始...
2025-11-01 0
智能轮椅平稳爬楼,脑机接口解码神经信号,AI理疗师听口令开始按摩……这一幕幕科技含量拉满的画面,正在广交会精彩上演。10月31日,第138届广交会第三...
2025-11-01 0
·导语烧水壶哪个牌子好?清晨的第一杯温水、午后冲调咖啡的滚烫热水、夜晚为孩子泡奶粉的适宜温度,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瞬间里,电热水壶早已成为家庭中不可或...
2025-11-01 0
最近OPPO手机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全新的ColorOS16了,从10月30号开始,第一批推送已经开始了,覆盖机型都是一些旗舰机型,比如OPPO Find...
2025-11-01 0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歌华有线成立于1999年9月29日,于2001年2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均在北京。它是中国广电旗下的...
2025-11-01 0
10月31日,由声网与 RTE 开发者社区联合主办的 Convo AI & RTE 2025 第十一届实时互联网大会在北京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
2025-11-0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