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号那天,快手搞了个技术沙龙,来了不少大佬。有他们家负责推荐、搜索、广告的四个人,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徐君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赵翔宇副教授。说白了,...
2025-11-01 0
10月25号那天,快手搞了个技术沙龙,来了不少大佬。
有他们家负责推荐、搜索、广告的四个人,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徐君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赵翔宇副教授。
说白了,就是聊生成式AI咋在这三块业务上用,还拿出了不少真真切切的案例。
以前总听人说生成式AI厉害,但具体到搜推广上咋落地,我还真没太搞懂,这次快手算把实底透了些。
本来想先聊大家吵的话题,但后来发现得先说说他们家那几个技术到底咋回事,不然听后面争论也摸不着头脑。
就说推荐系统吧,他们搞了个叫OneRec的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这么牛的,分了三回升级。
第一版的时候,就敢不用以前那种“先筛再排”的老办法,直接用一个模型生成要推荐的内容。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推荐跟拆零件似的,一步一步来,现在直接“一步到位”。
到第二版,又琢磨着算力分配不均的问题,搞了个新架构,还加了强化学习,算得更快了。
最新的版本更狠,把用户的行为记录当新数据,跟语言模型对齐,现在推荐系统居然能“思考”了不是说真能像人一样想,是能解释为啥给你推这个,比如你之前买过鞋,它能知道你可能还想要袜子,而不是瞎推。
现在这东西已经用在快手主站、极速版还有电商上了,用户停留时长确实往上提了点,7日留存也涨了些,这数据总不能造假吧?
聊完推荐,咱再说说搜索。
快手电商搞了个OneSearch,也是用生成式AI,把以前“召回-粗排-精排”那一套给换了。
以前在电商搜东西,总遇到标题堆一堆关键词,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好,现在它给商品弄了个“智能身份证”,能分清细微差别。
而且还能记着你短期搜了啥、长期买了啥,比如你今天搜“卫衣”,但以前总买运动款,它就不会给你推通勤款。
这么一改,订单涨了些,花钱还少了很多,冷启动的商品也能更快被看到,这对小商家来说其实挺友好的。
广告这块也没落下,以前出价跟蒙题似的,现在用了生成式强化学习,分了三回升级。
从最早的反馈调节,到后来的预测,再到现在的多步优化。
有两个方法挺有意思,一个叫GAVE,不用那么多高质量数据也能弄;另一个叫CBD,能对齐优化目标。
现在广告转化好了些,算得还快,延迟就毫秒级,不耽误投放。
广告要是能精准点,用户不烦,商家也省钱,这是双赢的事。
其实不管是推荐、搜索还是广告,快手这次都没玩虚的,全是落地能用的东西。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它没把生成式AI当噱头,而是真的解决了以前的麻烦比如推荐瞎推、搜索找不着、广告浪费钱。
以前总听互联网公司说“技术驱动”,但好多时候都是说说,这次快手拿出来的案例,倒真有点那意思。
就拿短视频推荐来说,他们弄了个端到端多目标排序框架,不用人手动写公式,让模型自己优化。
在极速版落地后,停留时长和留存都涨了,这说明用户是买账的,不是技术人员自嗨。
不过技术一出来,争议肯定少不了。
这次沙龙上就有人问,生成式AI是不是“伪范式”?说白了就是是不是假的技术,没啥用。
本来想觉得这问题有点抬杠,但后来听专家们聊,才发现这里面有门道。
中国人民大学的徐君教授直接说了,这说法不对。
因为快手已经在真实场景里验证了,比如电商订单涨了,推荐更准了,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效果。
香港城市大学的赵翔宇老师也补了一句,说以前搜推广都是猜用户行为,现在能懂用户到底要啥,这是根本上的改变。
大模型本身就懂不少东西,还能学用户的行为序列,这基础比以前牢多了。
我觉得这话在理,就像以前你跟人说话,人家只听你说的词,现在能懂你话里的意思,能一样吗?
快手的王诗瑶也说了,不能用老眼光看新模型。
她还举了特斯拉的例子,说特斯拉用端到端模型替代了好多代码,这就是趋势。
我以前也想过,会不会以后推荐能跟人聊天似的,你说“想要件保暖又不贵的外套”,它能直接给你挑,而不是让你自己翻半天,现在看,这步子可能真在往这走。
王诗瑶还说,要是以后遇到用户多轮说需求,还可能矛盾,传统系统靠拼规则根本不行,生成式模型才是出路。
我琢磨着,这跟咱们平时买东西一样,你跟店员说半天需求,人家得理解透了才好推荐,机器要是能做到这点,确实方便。
除了是不是伪技术,还有人问,搞这技术花钱多,值不值?王诗瑶说“不能用昨天的尺子量今天的模型”,意思就是现在算力越来越便宜,而技术带来的收益是涨得很快的,关键不是花不花得起,是技术能不能配得上算力。
我以前也担心过,小公司会不会玩不起这技术,但听快手的人说,其实账能算明白。
蔡庆芃说,基础建设是一次性花钱,后面收益是一直有的,只要不赔钱,就值得弄。
杨一帆还补了句实在的,说别总想着省钱,得想怎么用技术拉来新收益,机器成本会降,算法收益会涨,长期看肯定划算。
我觉得这话对好多公司都有用,现在不少公司怕花钱,不敢试新技术,但有时候你不试,就被别人超了。

就像快手现在这么搞,电商订单涨了,用户也更愿意用,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且他们还能用模型蒸馏,把大模型弄小,既不影响效果,又能省点钱,这操作也挺聪明的,不是一味地砸钱。
聊完这些争议,专家们还说了说未来一两年的事。
徐君说以后搜索、推荐、广告可能不分家了,变成“个人信息助手”,你不用再分别搜和刷,它直接给你想要的。
蔡庆芃还说,以后广告可能全自动化,从做素材到投钱,都不用人怎么管。
王诗瑶更敢想,说以后视频可能是实时生成的,你想看啥样的,就给你生成啥样的。
这些畅想听着挺玄乎,但想想几年前咱们也没想到推荐能这么准,说不定真能实现。
至于人才,赵翔宇说现在学生得又懂老技术,比如协同过滤、强化学习,又会玩大模型,比如微调、prompt设计,不能只会一点。
徐君还说基础得牢,数学逻辑得好,要么搞理论,要么解决实际问题,别光为了发论文。
杨一帆从企业角度说,得能把业务问题变成模型问题,还得愿意学,毕竟技术变得快。
现在找工作难,要是能有这些本事,找个好工作肯定容易些,而且跟着技术趋势走,也不容易被淘汰。
总的来说,快手这次的技术沙龙没白开,把生成式AI在搜推广上的用法、争议、未来都说透了。
以前总觉得生成式AI离我们挺远,现在才发现,它已经在帮我们更好地刷视频、买东西、看广告了。
虽然还有些问题没解决,比如生成效率啥的,但方向肯定是对的。
以后搜推广会变成啥样,快手这些先行者的动作,值得多看看。
毕竟能真正解决问题、带来好处的技术,才会走得远。
相关文章
10月25号那天,快手搞了个技术沙龙,来了不少大佬。有他们家负责推荐、搜索、广告的四个人,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徐君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赵翔宇副教授。说白了,...
2025-11-01 0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
2025-11-01 0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6年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二号、神舟二十三号、梦舟一号等四次飞行任务,基本情况如下。一、天舟十号飞行任务发射地点:文昌航天...
2025-11-01 0
2025年10月,LG电子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了“Hyper Radiant RGB”商标申请。钉科技注意到,这已是LG电子今年在RGB领域的第四次商...
2025-11-01 0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1.亲,实际上微乐湖北麻将万能开挂器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
2025-11-01 8
中美经贸磋商成果公布后,双方博弈的烈度明显下降,最近几天,局势出现了缓和迹象。综合多家美媒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白宫计划正式宣布一个重要消息:荷...
2025-11-01 0
“我们一直希望重返中国市场。”10月31日,韩国庆州市APEC会议现场,英伟达CEO黄仁勋对记者们坦言。尽管目前没有任何具体计划,这位全球AI芯片巨头...
2025-11-0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