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3.99万,2.99万,9980元…人形机器人价格战已经开打?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8日 16:20 0 aa

最近两日,人形机器人领域因一款售价仅9980元的产品而备受瞩目。

10月22日,松延动力重磅推出“全球首款定价在万元以内的消费级高性能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该产品以远低于行业常规的价格刷新了大众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在机器业界引发了广泛讨论。

3.99万,2.99万,9980元…人形机器人价格战已经开打?

曾经,人形机器人往往给人“高不可攀”的印象,其高昂的价格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如今,这款价格不及一部高端手机的人形机器人横空出世,着实令人不可思议。这一行动,激起业界关于国产机器人产业链逐步成熟、规模化生产摊薄单台成本等问题的深入讨论。

那么,这款价格亲民的机器人究竟表现如何呢?

一、低价≠低性能,松延动力要以高性能定义新标准

松延动力官微介绍,这款名为“Bumi小布米”的人形机器人,定价9980元,定位为“具身智能新伙伴”。

它采用轻量化设计,身高94cm,重量仅12kg,拥有21个自由度,整体身形类似一个特定年龄段的小朋友,设计上兼具亲和力与便携性。

其主要目标用户群体为科技爱好者、青少年编程学习者以及家庭用户,同时也为教育机构与创客空间提供套件与课程解决方案。通过开放的运动控制接口与图形化编程平台,该机器人将硬件与内容生态深度融合,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具创造力的学习与互动体验。

从京东详情页信息可知,其使用场景主要为“娱乐陪伴智能学习”,具备“学习工具、亲子互动”等功能。全身21个自由度使其能够实现跑、跳、灵活舞蹈等动作。

此外,Bumi小布米还有EDU版,售价2.49万元,续航时间1~2小时,标准移动速度0.5m/s。

3.99万,2.99万,9980元…人形机器人价格战已经开打?

该版本已经接入京东JoyInside,具备高情商对话能力,拥有海量知识库支持,可实现长期记忆和快速精准响应,能多元场景适配,无论是娱乐教育场景,还是工业制造、个人需求、企业应用等场景都能全方位覆盖;还支持角色定制,涵盖人设塑造和声音风格个性化,能让用户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AI伙伴;并且其言行高度一致,可准确理解对话过程中的动作意图,并精准执行相应动作。

二、人形机器人价格内卷?市场褒贬不一

Bumi小布米首发3小时销售200台,这一销售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这款低价人形机器人的认可。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市场不同的声音和担忧。

3.99万,2.99万,9980元…人形机器人价格战已经开打?

一部分人对这款机器人的量产能力持怀疑态度,他们质疑“这款机器人能够实现量产吗?”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对该机器人市场定位的质疑声,有人评价“一万元买了个会动的玩偶而已”“就是个大号玩具”。

他们认为,除了直播平台和教育机构可能会因特定需求而大量采购外,这款机器人难以真正定位为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级产品。甚至有人将其与当年的宝骏EV相提并论,认为虽然这种以低价打开消费市场的思路有一定借鉴意义,但进入C端消费市场不能仅仅依靠低价,还需要有明确的垂直定位,例如具备导盲、育儿、托运等实用功能,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事实上,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尚未完全突破技术壁垒,在运动控制、智能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仍有待提升。从商业应用角度而言,目前行业皆在小步试探,尚未找到适配的、能够大规模落地的商业化应用场景。但即便面临这些挑战,价格战却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针对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不少业内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9月,在回答《晚点》记者关于“我们看有些公司的机器人已经卖到 5 位数以内”时,智平方CEO郭彦东明确表示:我借着晚点的平台呼吁一下,现在机器人还没到卷价格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客户觉得好用,而不是便宜。如果大家只关注便宜不关注性能,对研发的伤害很大,就没有人造了不起的机器人了。

此外,今年7月推出3.99万堪称“机器人价格屠夫”第三代人形机器人R1的宇树科技,也给出了他的看法。

3.99万,2.99万,9980元…人形机器人价格战已经开打?

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董事长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小一点的机器人往往更加便宜,大的机器人价格会贵一些。我们还希望(以)更好的价格,(让)更多人愿意采购,然后有更多人使用机器人。”

在王兴兴看来,人形机器人首先要实现广泛的应用,只有出货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基于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丰富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的多样性,从而促进整个机器人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关于机器人价格战是否有意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需要给市场一些时间来检验。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警惕低价的恶性竞争。因为从长远来看,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负的关键因素,还是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生态价值的重构,价格便宜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依靠低价来赢得市场和持续发展。

针对松延动力9980的价格,在RoboX采访中,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表示:价格下探肯定是趋势,如果一个产业的产品价格一直维持高毛利,那就是不健康的状态。大家逐渐把价格降下来,对人形机器人的普及、提高大众认知都有助益。未来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价格都会往下走,最终收敛到合理利润率。价格下探会加快产业普及,带动上游供应链降本,带来全行业普惠。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4日,在加速进化生态大会上,加速进化也发布了一款价格突破想象的人形机器人产品——booster k1,价格为 2.99 万元。

加速进化方面表示,2.99万元体现了最大的诚意,其目标是让具身时代加速到来。该产品依托定位为具身开发入门级平台的计算机,致力于为下一代创造者提供一个功能丰富的工具箱。它在硬件方面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同时在软件方面预留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可能。

结语

从宇树R1的3.99万,到加速进化的2.99万,再到松延动力的9980元,人形机器人价格正在不断下探。这背后,既是产业链逐渐成熟、成本持续优化的体现,也是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培育用户群体的战略选择。

然而,价格下探只是行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在热闹的背后,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如何在降低价格门槛的同时,确保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不被打折;如何在推动普及的同时,找到真正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研发的定力与投入。

价格战或许能为行业带来短暂的关注度,但人形机器人的长远发展,终究要回归到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与生态建设。当价格泡沫退去,唯有那些在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上持续深耕的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市场,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玩具走向工具,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

这条路或许漫长,但价格的持续下探无疑让“人人拥有机器人”的梦想更近了一步。未来,让我们期待行业在性能、体验和生态上带来更多惊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