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AI打卡照“撞车”引争论:社交为何要靠虚假包装?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1日 01:32 0 admin
AI打卡照“撞车”引争论:社交为何要靠虚假包装?

□张书祯(太原师范学院)

“这张打卡照我上周在AI模板区见过!”当有人在朋友圈评论区点破真相,原本热闹的互动瞬间降温——发照者急着辩解“是博主盗我图”,甚至翻出无关的车票、聊天记录“自证清白”,可明眼人都看得出,照片里的背景细节、动作姿势,和某平台的热门AI素材如出一辙。这种因AI换脸照“撞车”引发的争论,在校园社交圈里并不少见,这争论看似是“真假照片”的较劲,实则是虚假人设被戳穿后的慌乱与不甘。

有人执着于为AI合成照辩护,并非看不清破绽,而是放不下精心营造的“完美形象”。在滤镜社交盛行的当下,AI换脸成了低成本的“形象优化工具”:不用花时间旅行,就能拥有网红打卡照;不用投入精力努力,就能摆出“积极生活”的姿态。

这种“轻量级造假”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边界,让不少人陷入“自欺式社交”——只要没人发现,“AI塑造的我”就是“真实的我”。可当“撞车”戳破这层伪装,争论便成了最后的“遮羞布”:承认照片是AI合成的,仿佛就承认自己的生活不够“精彩”,承认想展示给他人看的“我”是精心编织的谎言。

更可惜的是,这些争论正在消解社交的本质价值。朋友圈本是分享真实生活、维系情感连接的空间:可能是食堂难以下咽的饭菜;可能是考试前的焦虑吐槽;可能是和朋友闲聊时的傻乐瞬间。这些不完美的真实片段,才是人与人之间彼此靠近、彼此理解的基础。可当AI换脸照成了社交“硬通货”,当大家为了维护虚假人设争得面红耳赤,社交就变成了一场“人设竞赛”——我们不再关心对方最近真的过得怎么样,只纠结“他这张照片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再为真实的生活片段点赞,只为AI生成的“完美画面”喝彩。久而久之,真诚的连接越来越少,社交里的“信任感”也在一次次争论中被消耗。

其实,没人会真的因为“没发过网红打卡照”就否定一个人。相反,那些敢于分享真实日常的人,往往更能收获真诚的认可:一张原相机拍的宿舍阳台日落、一段吐槽赶论文的碎碎念,反而比千篇一律的AI美照更有感染力。

朋友圈不该是AI模板的“重灾区”,更不该是人设争论的“战场”。比起用虚假照片装点社交页面,不如试着接纳并展示真实的自己——那个会偷懒、会犯错、会为小事开心的你,远比AI塑造的完美形象更可爱,也更值得被喜欢。毕竟,社交的意义从来不是展示“完美”,而是遇见“同频的真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