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5日 23:16 0 aa

克雷西 梦瑶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能养宠、会带娃,现在的AI硬件,真的有亿点点不一样。

除了功能越来越新奇,载体的藩篱也开始被打破,从家庭场景到学习、办公与出行,AI不再被“困”在某一台设备,而是开启了自由流转。

在刚刚结束的AI终端生态大会上,荣耀携手生态合作者一起,展示了AI在家庭、出行、教育、陪伴等场景中的新用法,把自进化的AI真正带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以手机为中心,一张“全生态”的大网在打破设备边界,更是在构建一个“人、设备、场景 、伙伴”的协同网络。

正是这张越织越密的AI生态网,让AI从“能用”走向“好用”,同时也让AI硬件的人文价值进一步升华,从“工具”变成“伙伴”。

不仅硬件与硬件的连接开始被重塑,硬件与人的关系,也正在被重新定义。

联合生态伙伴,让AI更懂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去一年,大模型全面下场。

从GPT、Claude、Gemini这样的云端超级模型,到各大终端厂商自研的轻量版模型,再到能装进手机、耳机、手表里的端侧AI……这场技术迁徙正在改变我们与AI的关系。

腾讯研究院刚刚发布的《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中提到:当前AI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工具”角色逐步演变为每个人的共生伙伴

而端到端Agent模型的崛起,更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助手的深刻变化,在多个场景下能为用户提供更具深度的智能支持。

技术的进步,让AI终将走向日常和普及,这也是荣耀坚定选择的道路。

此前,落地深圳湾的阿尔法旗舰店正是这些AI生态生活化落地的核心线下触点——在这里,用户能亲手体验智能终端无缝联动的便捷,也能实操AI办公的跨终端流转,让原本停留在概念里的智能场景,变成可触摸、可感受的日常。

在这次的AI终端生态大会上,荣耀正式发布八大AI场景化生态解决方案,覆盖家居、车联、陪伴、宠物、运动健康、教育、音频、办公等高频场景。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这正是当下AI产业的重要拐点——技术从模型与算力的比拼,走向生态与体验的共建。

AI陪伴:分龄打造,让每一代人都能被关怀

过去,AI更多被定义为一个效率工具,能识图、能聊天,但其实很难能真正理解人的需求。

随着这两年多模态交互等AI技术的突破,AI陪伴也开始成为智能产业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用户对AI的期待也在发生转变:从“功能助手”走向“情感伙伴”。

尤其在儿童、老年等群体中,对情感支持和精神互动的需求愈发明显,尽管不同年龄层的具体需求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的是,他们其实都希望AI不只是回应信息,而是真正懂自己的情绪。

具体到AI陪伴硬件,就需要一套分龄定制的计划,嵌入到终端中,让AI照顾到每个年龄段的需求。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于是,依托HONOR AI Connect这样的智慧化连接平台,AI能力得以向外开放,诸多入局AI生态的垂域品牌纷纷参与进来,共同打磨AI陪伴的智能体验。

比如在儿童与青少年陪伴方向上,接入AI智慧化服务的巴博智能推出了情感交互类玩偶Bao-ao AI公仔。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当AI能力与情感算法结合在一起,不仅能识别孩子的情绪,还能在两秒左右做出语音回应。

这种几乎贴近人类反应速度的对话,让机器真正具备了回应温度,更像一位真实存在的朋友。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而在另一条支线上,另一位生态伙伴爱小伴则带来了另一种尝试。

以孩子们熟悉的正版授权“奶龙”形象为载体,通过自研AI模型的核心能力,完美复刻了原汁原味的互动体验。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接入平台AI能力后,“爱小伴”的陪伴能力将突破单一设备限制,实现在居家、旅行、工作等多场景的无缝流转。无论是家庭学习还是户外活动,温暖陪伴始终在线。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这些AI玩伴背后,是生态伙伴的内容创造力与智慧化连接平台深度协同,让AI陪伴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设备功能。

AI宠物:把陪伴,延伸给“毛孩子”

除了予人的陪伴,也有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陪伴家中的毛孩子

据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显示,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11500亿元,“情感消费”正成为驱动市场扩张的核心动力。

也正因为这样,像智能喂养、远程陪伴、健康监测这些功能,正在变成越来越多宠物家庭的刚需,智能设备和AI陪伴产品的空间也被彻底打开了。

但随着宠物家庭越来越多,许多铲屎官在日常饲养中遇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例如,宠物和主人之间的陪伴往往还是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尤其对于长期加班、出差的上班族来说,“想陪又顾不上”的矛盾几乎成了日常。

针对这些现实困境,荣耀联合皮克方等合作伙伴打造的AI宠物解决方案,不止是远程监控或简单陪玩,而是围绕健康、看护、互动、情绪等多个场景,构建了一套更智能的养宠方案

AI问诊方面,当前的解决方案已经可以同步宠物症状描述和健康记录,智能生成初步诊断建议,有效降低诊疗门槛与成本,比传统“等异常才送医院”的路径更主动,也更日常。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面对“上班族铲屎官”们最常见的难题,比如无法实时掌握宠物状态,在AI能力的加持下也涌现了新的解决思路:

通过AI行为识别系统,设备能够精准感知宠物的进食、饮水、睡眠等日常行为,辅助用户随时掌握健康动态。

此外,用户还能远程陪伴、投喂、语音互动,不在家也能照看得上。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在AI宠物场景中,行业内同样选择以共创的方式,让AI更好地融入日常养宠生活。

比如,荣耀就和生态伙伴宠智灵一起,解决了养宠过程中的不少老大难问题。

双方依托各自在大模型和智能硬件上的技术积累,为宠物主人和宠物医院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宠物AI领域的领先企业, “宠智灵” 自研的 “宠生万象” AI大模型已整合进HONOR AI Connect平台,为宠物健康管理、行为识别与数据分析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哪怕不在家,也能像在身边一样守护“毛孩子”的每一天。

AI生活:智能生态全景图,正在逐步展开

智能家电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实距离真正普及仍有不小的距离。

最大的问题在于,设备太多却彼此不通,不同品牌互不兼容,APP越装越多,操作反而更复杂。

此外在家居、教育、出行等垂直领域,大家对AI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它不仅要能听懂指令,更要能理解场景,主动提供帮助。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生态伙伴开始从底层打通能力,让AI真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荣耀与三方生态九学王正是AI学习场景的典型落地案例。

通过接入HONOR AI Connect平台, “九学王” 的教育能力与AI终端生态进一步融合,无论是学习计划的智能化推荐,还是多终端协同的自习体验,都让AI真正进入了教学与学习的日常场景。

目前, “九学王” 已为超1000家教育机构和合作伙伴提供了AI赋能,持续拓展智能教育的边界。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除了AI学习,出行、家居等生活场景也在AI技术能力的赋能下,为用户消解了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让AI用得上,也帮得上。

例如,在车联网方面,比亚迪可支持通过HONOR AI Connect实现车与手机的无感连接。

用户可利用手机完成车门解锁、车况查询、远程空调启动等操作,并在上车后无缝切换至YOYO助手继续任务执行。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美的旗下多款空调、热水器、风扇等设备已支持接入该平台。通过手机识别回家场景即可自动联动启动预设模式,实现多设备的跨品牌协同。

从AI陪伴到智能家居,每一次合作落地,都是AI生态边界向前延伸的一步。

生态协同,打破载体界限

为什么“AI手机”越来越难做出特色?答案或许就在题面上——

因为人们的思路,被限制在了“手机”这个小方盒子当中。

过去,我们习惯把AI和设备绑定在一起,手机识图、手表测心率、音箱能聊天,让每台设备专注于自己的“专长”,却忽视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有机协作

而AI手机的下一步,就是打破手机形状的桎梏,让AI能力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自由、无缝地流转,让手机扮演的角色,从AI的完全体,变成一个入口:

从手机延伸到智慧屏,从手表传到摄像头,让AI得以穿梭于多种终端之间,推动设备间的协同联动起来。

这种联动之下,不同终端不再彼此割裂,而更像是一个能互相协作的合伙人体系。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前面提到的AI宠物照护、AI陪伴等新式玩法,都不是手机一个设备单打独斗,而是以手机为中心,将各种智能设备接入这个体系的成果。

在这个体系当中,手机厂商负责整合能力、开放平台,为AI提供统一的系统框架与接口;其他生态伙伴则在具体场景中落地这些能力,把AI变成真正能用好用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一个让AI流动、理解的底座,一个让AI有形、有温度的载体,双方共同构建了一个更贴近用户、更有情感价值的智能生态,让AI从技术层,走进日常生活。

正是基于这种构想,荣耀提出了1×3×N的AI生态战略,意图构建开放、智能、可扩展的终端生态系统。

能懂孩子、懂爸妈、还懂宠物,这届AI硬件太会了

同时,荣耀原有的“HONOR Connect”连接平台也升级为了全新的“HONOR AI Connect”平台。

随着更多第三方设备的接入,AI能力正在从单一终端扩展至家庭、出行、教育等多元场景,并通过平台实现跨设备流动与协同。

对这些合作伙伴而言,这是一种新型的“共建关系”——技术不再是竞争的边界,而是携手进化的接口。

总之,荣耀的AI野望,已经不再满足于做好一部手机了。

但除了让AI的载体更加丰富,想要做好AI手机,还有一个必须思考的本质问题——究竟该如何定义人与AI手机的关系。

AI手机与人,需要一种怎样的关系?

当AI成为智能手机的基本能力,各大安卓厂商的新OS与旗舰产品无一例外都把AI作为重点功能展现。

此时更值得关注的,是AI手机应当如何与人建立关系——

也就是借助手机这个最贴近人的终端,如何让AI真正理解人、陪伴人,从而融入到生活本身。

情绪消费、单身经济、宠物陪伴、老人关怀……这些真实的社会需求,正在为AI手机指出新的方向。

复旦发展研究院在《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中指出,青年消费者对“治愈感”“陪伴感”类商品与服务的接受度大幅上升,情绪价值正成为购买决策的重要考量。

情感需求攀升的背景之下,一种新的人机关系形态也呼之欲出——人们需要一个始终在线、贴近生活、拥有温度的智能伙伴。

也许受制于载体限制,手机无法单独实现这一目标,但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中枢,在周围设备的配合之下成为这样的一个伙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设备之间的生态协同,是一条必经之路。

说到底,技术层面的生态协同和价值层面的人文关怀,本就是一体两面。

当生态的建设逐渐深入,技术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接口,而是成为人人可用、触手可及的能力,技术背后的人文价值,也就水到渠成。

把琐事交给AI,把精力留给热爱,这或许就是科技真正该做的事。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