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排行榜 2025年10月21日 12:13 0 aa

前言

10月16日,奥比中光的业绩预告炸了锅!

前三季度狂赚1.08亿,同比直接扭亏为盈,营收更是翻倍增长到7.14亿。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要知道,这家被称作“3D视觉第一股”的公司,从2013年成立到2024年,累计亏损超15亿,2022年上市时还在倒贴钱研发。

一边是多年亏损后的首次盈利,一边是研发投入占比从108%暴跌到20%,更要命的是,它押宝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还没真正爆发。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这波逆袭到底是苦尽甘来,还是暴风雨前的假象?

谁给的“翻身钱”?

奥比中光的盈利密码,说白了就是“下游终于长大了”。

在2024年之前,3D视觉就是个“叫好不叫座”的技术。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明明能解决二维视觉怕光、识别不准的问题,却只能用在苹果人脸识别、体感游戏这些小众场景里。

2024年成了转折点,机器人行业突然“开窍”了。

自动搬运的AMR机器人、工厂里的机械臂,还有会做家务的家用机器人,都需要3D视觉这双“眼睛”来认路、避障、抓东西。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奥比中光顺势抱紧了各大机器人厂商的大腿,服务机器人领域有普渡、擎朗,工业机器人领域有斯坦德、优傲UR,连优必选这样的人形机器人巨头都在和它合作测试。

更关键的是,规模上去了,成本就下来了。

公司毛利率一直稳定在40%以上,以前赚的钱全砸进了研发,现在营收翻倍,研发花的钱占比自然降了,净利率也就跟着转正了。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是“节流”还是“自断后路”?

不过,这波盈利里始终藏着隐患,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的108%,一路跌到2025年上半年的20.94%。

这事儿在科技圈掀起了大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吵得不可开交。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支持方觉得这是“明智之举”。

3D视觉行业早期就是“烧钱黑洞”,从零部件到算法都要自己从零造,奥比中光前几年砸的钱已经建起了技术壁垒,现在产业链成熟了,没必要再维持超高研发强度。

财信证券就说,它的前期投入阶段结束了,该进入赚钱期了。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但反对者更担心“后劲不足”。

这个行业里全是狠角色,全球有苹果、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巨头,国内华为也在虎视眈眈。

更要命的是,技术更新比翻书还快,客户对精度、抗干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英特尔都成了它的合作伙伴,要是研发跟不上,说不定哪天就被反超了。

200亿美元蛋糕能吃到嘴吗?

奥比中光自己显然信心十足,已经把“机器人视觉”当成了第二增长曲线,甚至喊出要做视觉领域的“台积电”。

东吴证券给画了个大饼,要是家庭、仓储、制造业的机器人替代率达标,全球3D视觉模组市场能有200亿美元,而且人形机器人根本离不开这玩意儿,没有替代品。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上海交大的专家说了,现在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一年也就交付几百上千台,大多用来做演示,离大规模量产远得很。

头豹研究院更直接,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才50多亿,要到2027年垂类场景才可能赚钱,通用机器人更是没谱。

更尴尬的是,资本市场好像也没那么买账。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业绩预告发布第二天,奥比中光股价只跌了0.09%,看似平稳,实则反映出大家对“增长持续性”的疑虑。

毕竟现在赚的钱,还得靠三维扫描、支付核验这些成熟业务撑着。

结语

奥比中光的扭亏为盈,与其说是自身有多牛,不如说是踩中了机器人产业的风口。

它用12年的亏损换来了技术积累,终于等到了下游爆发的这一天,这份坚持值得肯定。

12年亏15亿,3D龙头刚翻身就腰斩研发费用,苹果华为要趁机赶超?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

研发降速后,能不能顶住苹果、华为的压力?

押宝的人形机器人市场,会不会像之前的体感游戏一样“昙花一现”?

200亿美元的蛋糕,要等到2027年甚至更久才能吃到,这期间能不能熬住?

科技公司的成长从来不是直线上升的,奥比中光这步“先盈利再蓄力”的棋走得对不对,或许再过两年,我们才能给出答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