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扰?想找个东西,它既要软得像棉花糖,又要硬得像石头。比如你想要一副既舒适又耐磨的手套,或者一把既有力量又能弯曲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
2025-10-17 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扰?想找个东西,它既要软得像棉花糖,又要硬得像石头。比如你想要一副既舒适又耐磨的手套,或者一把既有力量又能弯曲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鱼和熊掌”似乎总是难以兼得。
然而,最近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们,却成功地将这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他们研发出了一种颠覆认知的“超级材料”,新型人造肌肉。它既能像橡皮筋一样自由拉伸,又能像钢铁一样承载重压,性能甚至远超我们自身那身血肉之躯。
你可能好奇,这所谓的新型人造肌肉,究竟“神”在哪儿?
首先,它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力气”。你很难想象,一块仅有1.25克重,差不多就一个硬币那么大的微型人造肌肉,竟然能轻轻松松举起5公斤的重物!这相当于它自身重量的4000倍!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那我换个说法:这就好比一个鸡蛋大小的东西,却能扛起一头成年山羊,是不是瞬间感觉不可思议?这种“以小博大”的能力,简直超乎想象。
但它的“神”还不止于此。除了力大无穷,它的柔韧性也同样出类拔萃。当它“软化”时,能够拉伸到原始长度的12倍,想象一下,一根牙签大小的材料,能拉成一根筷子那么长,而且还能再长几倍!
这还没完,它的收缩能力更是惊人,收缩应变达到了86.4%。你知道我们人体的肌肉,收缩应变大概只有40%左右吗?也就是说,这种人造肌肉的收缩能力,比我们自己的肌肉还要强劲两倍多!
更让人震撼的是,它在能量输出方面也表现非凡。每单位体积,它能输出高达1150 kJ/m³的能量,这可是人体肌肉组织的整整30倍!这些数据,放在任何材料科学领域,都足以刷新纪录,改写教科书。可以说,这种新型人造肌肉,在力量、柔韧性和能量密度这三个关键维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项令人振奋的成果,并非偶然。它是由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的Hoon Eui Jeong教授带领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最终在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的。
这项研究最核心的突破,在于它成功攻克了软体机器人领域长期以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材料要么柔韧有余但缺乏力量,要么力量十足但僵硬无比。而这款人造肌肉,却能做到“刚柔并济”,其中的秘密,就藏在它精妙的分子结构设计里。
研究团队巧妙地设计了一种名为“双交联聚合物网络”的结构。听起来有点复杂,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材料搭了一个“双层骨架”。第一层骨架,是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这就像给房子打下了坚实的地基和主梁,确保材料拥有足够的强度和承重能力,让它在“硬”的时候能像钢筋一样结实。
而第二层骨架,则是通过“物理相互作用”连接的。这层连接就比较“聪明”了,它可以通过加热来控制。当材料受热时,这些物理连接会“松开”,让材料变得柔软。而当冷却时,这些连接又会“收紧”,让材料重新变得坚硬。
这样一来,材料就能根据需要,在“软”和“硬”之间自由切换,像变色龙一样灵活自如。这种精妙的“双层骨架”设计,正是它能够兼顾强度与柔韧性的关键所在。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研究人员还在材料中加入了经过特殊处理的磁性微粒。这就像给它装上了“遥控器”。有了这些微粒,我们就可以通过外部磁场,对人造肌肉的运动和变形进行远程、精准的控制。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已经成功演示了如何用磁场驱动这种人造肌肉举起重物。
这一突破,为这项技术的未来应用铺平了道路,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复杂的物理连接,就能实现对其形态和功能的控制。正如Jeong教授所言,传统人造肌肉要么只能拉伸但缺乏力量,要么结实却僵硬,而他们的复合材料完美结合了这两种优点,无疑将为软体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新机遇。
有了这样一款“能软能硬,能屈能伸”的超级材料,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让我们大胆畅想一下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是软体机器人领域。未来的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和灵活。想象一下,当机器人需要拾取精密脆弱的电子元件时,它的“手”会瞬间变得柔软,轻柔地拿起元件,避免任何损伤;而当它需要搬运沉重的箱子时,又能立即切换成坚硬模式,稳稳地扛起重物。这样一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大大拓宽,无论是工厂里精密的流水线操作,还是狭窄复杂的管道维修,甚至是救援任务中,它都能游刃有余。
二是医疗健康领域,这款人造肌肉更是能发挥巨大作用。现在的假肢,往往在灵活性和承重能力上难以兼顾。而如果采用这种新材料制造假肢,患者不仅能完成像用筷子夹菜、系鞋带这样精细的动作,同时也能获得足够的支撑力,方便行走,极大地提升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此外,用于辅助患者康复的医疗器械,也能变得更贴合人体,既舒适又能精准地提供支撑和发力,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三是可穿戴设备也将迎来颠覆性变革。未来的智能服装,平时穿在身上柔软透气,但当你进行跑步、登山等剧烈运动时,它能自动感应并变硬,为关节提供实时的支撑和保护。同样,外骨骼设备也将变得更加实用。老年人或者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人穿上后,在走路、搬运重物时能获得有效的助力,减轻负担;而当他们休息时,设备又能切换到柔软模式,丝毫没有束缚感,真正实现“智能穿戴”。
就连工业生产,也能从中受益匪浅。工厂里的机械臂,过去常常面临“两难”境地:抓精密零件怕捏碎,抓重东西又显得力不从心。现在有了这种材料,机械臂在抓取精密零件时能做到轻柔无比,而在搬运重物时又力量十足。这意味着一台机械臂就能胜任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当然,任何一项前沿技术要想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都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对于这款新型人造肌肉来说,目前也还有几道坎需要跨越。
首当其冲的是成本和量产问题。目前,这种材料主要在实验室环境下制造,不仅需要使用特殊的原材料,还需要精确控制复杂的制作条件。如果想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如何降低成本、简化制造流程,是摆在科学家和工程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还有耐用性。虽然在实验室里,它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比如在极端温度、湿度或强力摩擦等环境下,它是否会老化、变形,性能能否保持稳定?这些都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测试和验证。
最后是控制系统。虽然外部磁场控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要实现对人造肌肉的精确变软变硬、以及复杂动作的控制,还需要配合精密的传感器、控制电路和复杂的算法。这会增加设备的复杂度和整体成本,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同时,简化控制系统,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尽管如此,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算法的不断进步,这些挑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团队和企业对这项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研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5到10年内,基于这种新型人造肌肉的产品将陆续上市,并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章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扰?想找个东西,它既要软得像棉花糖,又要硬得像石头。比如你想要一副既舒适又耐磨的手套,或者一把既有力量又能弯曲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
2025-10-17 0
今天(10月17日)上午9时左右,知乎发生大规模服务崩溃,引发全网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据了解,网页端和移动端均无法正常访问,用户点击问题后持续...
2025-10-17 0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十铨科技旗下电竞品牌 T-FORCE 今日发布了全球首批采用群联第二代消费级 PCIe 5.0 旗舰主控 PS502...
2025-10-17 0
如果你近年来关注过《毁灭战士》粉丝开发的活跃世界,你可能遇到过基于GZDoom的数百个游戏模组、WAD文件或整个商业游戏。这个开源《毁灭战士》移植版本...
2025-10-17 0
近日位于清水河经济开发区的内蒙古蒙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与绿色纤维循环利用源网荷储项目一期生产线正式启动带料试生产这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在推动循环经...
2025-10-17 1
前言:如今的AI发展已经趋于成熟,那么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又会朝着什么趋势发展?或许就是我们使用中的体验,在将来会迎来重大的改变。而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
2025-10-17 1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振华 SUPER FLOWER 近期推出了 LEADEX III PE 系列白金 ATX 电源。这批产品可选 850...
2025-10-17 2
图源:视觉中国蓝鲸新闻10月17日讯(记者 翟智超)近日,宇树科技发布G1 SP5软件更新,其机器人动作实现全新升级,不仅展示出包括空翻、拳脚配合在内...
2025-10-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