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世界中国学研究进入“共建共享共识”新阶段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6日 14:07 0 aa
世界中国学研究进入“共建共享共识”新阶段世界中国学研究进入“共建共享共识”新阶段

昨天,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在为期三天的主论坛、五场平行分论坛讨论及多项配套活动中,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嘉宾齐聚黄浦江畔,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同为推进中国学发展、推动文明互鉴贡献学者力量。

本届世界中国学大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首发《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以文明互鉴为核心理念,呼吁世界学者加强对话与合作,为不同文明的理解、信任与贡献提供思想契机;首发《中国学》(中英文)创刊号,标志着中国学拥有了自主的学术平台与思想空间,为中外学术对话搭建新的桥梁;首发《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彰显中国学术界从本土走向世界的自信与担当;首发“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遴选中外重要文献,为全球学者研究中国学提供高质量的知识资源。四项“首发”成果,标志着世界中国学研究进入了以共建、共享、共识为特征的新阶段。

世界中国学大会,更搭建起一个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的国际级平台。中外嘉宾汇聚真知灼见,拓展了对何为中国学、何为中国观的理解,使世界中国学的图景愈加清晰生动而富有张力。

进一步彰显学术性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就思想的深度而言,大会凸显中国学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进一步彰显学术性。分论坛的学术研讨,以历史经验阐释现实问题,又以当代实践深化历史政治的学术取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分析与经验启示”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指出,中华5000年文明的连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中国式现代化是古老文明在现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从古代文明到当代实践,从传统的天下观到现代的国际秩序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独特的文明特质。

就思维的广度而言,大会从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视角解析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丰富议题设置。来自不同行业、深耕不同领域的代表们济济一堂、贡献智慧,不断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扩充着中国学在当代的专业内涵。围绕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实践,专家学者在多个层面展开论述,探讨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与治理体系,关注基层社会的创新实践,分析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这种多元视角使与会者得以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五大分论坛上,“跨学科”更是成为高频词。在“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分论坛上,与会者达成共识,中国学研究必须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在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多领域的交汇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真正的世界中国学应以多学科视域为基础,通过整合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新技术,推动研究方式的更新,使中国学研究在全球学术体系中展现独立性与创造性。“数智时代的世界中国学:机遇与挑战”分论坛则切入“数字人文”这一计算机与人文学科的交叉领域,汇聚世界中国学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者和领导者,共享数智技术效率提升带来的愉悦,共议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幻觉”带来的隐忧。

就学术的参与度而言,本届大会的嘉宾阵容更强,与会专家代表了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理性思考,为中国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大会还专设两个“青年与世界中国学的未来”分论坛,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实现了不同世代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研究者的代际对话。新一代研究者以开放、跨界、创新的姿态重新定义中国学研究的边界。他们拥抱数字化工具,运用田野调查、跨文化交流等方式,积极推动知识创新。这些“80后”“90后”青年学者,同上至“40后”的资深学者们一道,共同回答中国之问,共同探索中国成功的密码,共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

凝聚起广泛共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天的世界中国学,既是学术研究的前沿命题,也是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它使世界看到一个历史纵深中的中国、一个文明延续中的中国、一个开放包容走向未来的中国。

通过思想交汇,世界中国学大会凝聚起广泛共识。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学不仅是一门研究中国的学问,更是一种以文明互鉴为根基的世界学问。理解中国必须放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下,理解其历史延续性、文化包容性和思想创造性。当代中国学研究应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语境,立足中国社会的实践逻辑和文化根脉,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做好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不同文明平等对话、互学互鉴,在多样性中寻求共通之理,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原标题:《世界中国学研究进入“共建共享共识”新阶段》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任思蕴 题图来源:王竟成 摄

来源:作者:文汇报 孙欣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