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9:48 0 aa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这是为您推送的第 4634 篇文章

9月26日

管道一公司东非原油外输管道项目

LOT2标段二分部下沟机组正式开工

他们将首段选在了

全线比较棘手的下沟点之一

——KP416+400至KP417段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这是一片夹在两山间的低洼湿地,没有固定河道,地下水埋藏浅,腐殖质淤泥层厚重,地质松软,极易坍塌。

然而,这段工程必须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下沟回填,否则后续施工将无法正常开展。

攻坚:淤泥深处的首战

“这就是个烂泥塘,什么重量都承受不了,挖机无法作业啊。”二分部负责人李靖站在现场,忧心忡忡。

湿软的淤泥像能吞噬一切的陷阱,哪怕设备还没进场,沟壁也会自行滑塌,更别提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

施工团队小心翼翼推进,终于在傍晚时挖开一段管沟。谁料第二天返场,眼前却是一汪满满的“水塘”——地下水一夜涌出,夹带垮塌淤泥,前一天成果完全被吞没。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必须开导流渠排水,不然挖开再溜下,周而复始,天天白干。”挖掘机驾驶员焦急地说。

李靖立刻组织开挖临时导流渠,增设抽水设备,同时调派人员清除已溜下的淤泥,清淤、倒运一并展开。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但问题接踵而来,塌陷下来的淤泥会把已经下沟的管体顶起来,更棘手的是,清出的淤泥无法在近处堆放,不然还是会溜回去。淤泥只能往远处倒运,这直接涉及到周边村民的土地占用问题。

李靖表示:“必须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进工程进度!”

协调:沟通理解的考验

项目部马上联系村民,解释施工需要及土地补偿办法。坦桑当地百姓以农业为生,土地是农户的命根子。起初,他们满是疑虑和担心:“为什么要把这些黑泥倒在我们的甘蔗地?”“一根甘蔗500先令,我们全家就靠这个收入。”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面对村民的疑虑,二分部书记成洪磊与公共关系部孙晓鹏耐心解释:“这是临时措施,施工后会清理恢复,并将给予补偿。管道建设惠及大家,希望村民支持!”

经过数轮沟通,村民们逐渐理解,最终达成一致,将倒土范围扩大至管沟一侧30米。

“能走到这一步,靠的是互相理解,是大家劲往一处使的结果。”李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为了这片沼泽段施工,李靖白天穿梭在作业区,夜晚则开会研究施工方案。他清楚,这不仅是一场施工难题,更是一次对项目团队耐力与意志的考验。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LOT2施工经理王松岩也赶赴现场,与李靖一起研究方案面对脚下这片软泥地,他们深知,单凭蛮力是无济于事的,必须采取科学的施工手段。

科学施工:在泥淖中闯出通途

经过多轮讨论研究,项目团队最终确定“边开挖、边排水、边清淤”的作业模式,并结合“大开挖、倒土换填、分级清淤”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

下沟过程中,采用“分段受控沉管与临时托管支撑相结合”方法,辅以排水沟渠与抽水泵联合作业。同时,施工人员在边坡上堆设砂袋进行加固,防止塌方扩大,确保作业安全。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为了避免管体受力不均或防腐层受损,团队在下沟过程中安排监测人员,实时跟踪数据,确保施工质量。随着挖沟、下沟、回填的流水化衔接逐渐形成,湿地段的下沟作业终于走上正轨。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经过连续多日鏖战,管道终于稳稳放在沟底,回填土层层压实,像是给管体盖上了一层厚实的“棉被”。

如今,随着LOT2标段四个下沟机组全面投运,下沟施工全面铺开……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泥泞挡不住脚步

塌方压不垮意志

每一段管道下沟

都是一份责任的落地

每一次攻坚克难

都是向全线目标迈出的

坚实一步!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喜欢本篇文章,请在文末右下角“点赞” “在看”吧!

文图 | 申君超 牛泽海

编辑 | 郭顺姬

审校 | 苑晟祥

监制 | 刘涛

从“盲修”到“秒测”!管道二公司QC小组点亮设备维保新路径

管道局承担的五项中油工程课题获评“优秀”

战淤泥!他们成功破解东非湿地管道下沟难题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