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今日举办 2025 年 OPPO 开发者大会|OPPO AI 峰会,大会旨在携手产、学界优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与用户共生的智慧系统,引领个...
2025-10-16 0
自1993年尼康DC尼克尔105mm f/2 DC镜头问世以来,它便成为了经典之作——不仅是胶片人像摄影师最青睐的镜头之一,即便进入数码时代,仍有众多摄影师继续使用这款出色的镜头创作精彩的人像作品。时隔多年,尼康终于推出了该镜头的升级款——尼康AF-S尼克尔105mm f/1.4E ED镜头,这款新镜头在各个方面都与前代产品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尼康决定取消新款105mm镜头上的散焦控制功能,但最大的变化实则在于最大光圈:f/1.4的光圈值使其相比前代镜头进光量大幅提升。整整一挡的光圈优势,对于这类级别的人像镜头而言,差异极为显著。
1. 做工品质与操控体验
尽管尼康105mm f/1.4E镜头采用塑料外壳,但其做工极为精良,与近期推出的其他所有高端尼康定焦镜头水准相当。与105mm f/2 DC镜头(镜筒同样采用不少塑料材质)不同,新款镜头的表面处理更为顺滑,且覆盖了一层纹理,确保握持时稳固牢靠。
(拍摄参数:NIKON D81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200,f/5.6)
该镜头的对焦环尺寸硕大,实用性极强——不仅便于握持,还能让用户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松实现手动对焦微调。与其他高端定焦镜头类似,镜头下方设有距离刻度,刻度右侧印有醒目的金色“N”标识,代表该镜头采用了纳米结晶涂层。距离刻度左侧配备了一个切换开关,可实现“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微调”与“纯手动对焦”模式之间的切换。镜头尾部印有“Nano Crystal Coat SWM ED IF”字样,这串标识依次表明了镜头所采用的涂层技术、静音波动马达(SWM)类型、镜头内使用的超低色散光学玻璃(ED)以及内对焦(IF)设计。
(拍摄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200,1/2500,f/1.6)
镜头上还标注了82mm的滤镜尺寸。值得一提的是,前代105mm f/2 DC镜头的滤镜接口仅为72mm,两款镜头的滤镜尺寸差异极大。此外,两款镜头的前镜片尺寸及位置也存在明显不同:105mm f/2 DC镜头的前镜片深藏于镜筒内部,尺寸相对较小;而105mm f/1.4E镜头的前镜片尺寸大得多,且位置非常靠近镜筒边缘。在对焦过程中,105mm f/2 DC镜头的前镜片不会移动,从镜头前端完全看不到任何部件运动,因为其对焦动作完全由位于光圈后方的后镜组完成。相比之下,尼康105mm f/1.4E镜头的对焦组似乎更靠近镜筒前端。
还需注意的是,由于新款105mm f/1.4E镜头采用了电磁光圈设计,镜头尾部不再设有光圈拨杆,默认状态下镜头会处于最大光圈值。两款镜头均对后镜片提供了保护设计,这一设计十分实用,能有效减少灰尘等杂物从镜头尾部开口进入镜头内部。与老款105mm f/2 DC镜头相比,105mm f/1.4E镜头的卡口处还配备了橡胶密封圈,可大幅减少灰尘在镜头后镜片周围堆积或进入相机机身的可能性。另一处差异在于,新款镜头取消了光圈环——如今所有新款“G型”和“E型”尼克尔镜头均已不再配备光圈环。
在镜头遮光罩方面,尼康105mm f/1.4E镜头配备的是塑料材质的HB-79卡口式遮光罩;而105mm f/2 DC镜头则采用内置式金属遮光罩,只需逆时针旋转即可轻松伸出并固定。就个人而言,我更偏爱105mm f/2 DC镜头的金属遮光罩,它既便捷又耐用,在户外拍摄时无需额外携带和安装遮光罩,少了一份麻烦。此外,由于105mm f/2 DC镜头的前镜片深藏于镜筒内部,几乎无需担心使用时需要伸出遮光罩,这一点相比105mm f/1.4E镜头无疑是个优势。
对于长焦镜头而言,拍摄时出现鬼影和眩光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在日光环境下使用105mm f/1.4E镜头拍摄时,理想情况下应安装遮光罩,因为其前镜片靠近镜筒前端,极易受到阳光直射。虽然HB-79遮光罩安装到105mm f/1.4镜头上的操作相对简单,但将遮光罩按压到位时,塑料材质容易发生形变,给人一种廉价的质感。
(拍摄参数:NIKON D81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10,f/16.0)
从操控手感来看,105mm f/2 DC镜头镜筒更纤细、重量更轻,手持拍摄时明显更便捷。相比之下,105mm f/1.4E镜头体积更大、重量更沉,但操控体验并未因此大打折扣——其宽大的镜筒能很好地贴合左手,对焦环的位置也恰好与指尖对齐,需要手动微调对焦时可快速操作。
总体而言,105mm f/1.4E镜头的做工品质与操控体验都堪称出色。除了卡口式遮光罩给人些许廉价感外,这款镜头整体呈现出高端品质,耐用性足以支撑长期使用。
2. 自动对焦性能
在探讨对焦速度与精度之前,有一点需要说明:正如罗杰在上述拆解文章中所发现的,105mm f/1.4E镜头所搭载的静音波动马达(SWM)属于较老旧的齿轮传动式设计,而非环形超声波马达。尽管许多人认为这一消息令人失望,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在意这一点——就像我不介意近期部分新镜头仍在镜头尾部保留老式光圈拨杆,而非采用更可靠的新型电磁光圈一样。
(拍摄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200,1/2500,f/1.4)
这款镜头的马达在实现精准对焦方面表现出色。但需注意的是,f/2与f/1.4光圈镜头的景深差异极大。尼康105mm f/1.4E镜头一挡光圈的优势,使其景深薄如纸片,在近距离拍摄时,要精准对焦到目标区域颇具挑战性。我测试过两支105mm f/1.4E镜头样品,它们的自动对焦精度都十分出色,无需在相机中进行任何对焦微调就能准确对焦,这一点非常棒。
(拍摄参数:NIKON D81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4/10,f/5.6)
1. 镜头锐度与对比度
尼康105mm f/1.4E镜头的光学结构极为复杂,共由14片镜片组成,其中包含3片超低色散(ED)镜片。从这一配置不难看出,尼康旨在打造一款解析力卓越、能呈现极致锐度的镜头。与尼康58mm f/1.4G镜头不同(后者的设计更侧重于营造独特的成像风格与质感,而非追求锐度),105mm f/1.4E镜头的设计目标就是在最大光圈下仍能实现极高的锐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镜头无法像58mm f/1.4G镜头那样呈现出色的空间纵深感!借助自身的焦距优势与超大光圈,105mm f/1.4E镜头在突出主体、实现主体与背景分离方面效果显著,能让主体在画面中“脱颖而出”。
不妨对比一下以下两张分别使用105mm f/1.4E镜头和85mm f/1.4G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拍摄的照片:
通过这两张照片,你或许能轻松分辨出哪张由哪款镜头拍摄。由于两款镜头的视角差异极大,为了实现相似的构图,我在使用105mm f/1.4E镜头拍摄时不得不向后退一段距离。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尽管主体在画面中的尺寸相同,但两款镜头的背景虚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得益于更大的入瞳直径,105mm f/1.4E镜头对背景的放大效果更显著。
这正是人们更青睐长焦镜头而非短焦镜头的主要原因之一——长焦镜头能更好地实现主体与背景的分离,营造出更具氛围感的画面效果,同时避免周围无关元素对主体的干扰。这也是人像摄影师常常偏爱使用70-200mm镜头长焦端(即200mm焦距)拍摄的原因:在200mm焦距下,主体与背景的分离效果远优于70mm焦距。
不过,我们之前讨论的是锐度,对吧?让我们再回到上述两张照片,这次我们来看它们的100%局部截图:
显然,网页尺寸的图片无法充分展现照片的极致细节,除非像我这样提供100%的局部截图。在Lightroom软件中对两张照片应用了相同的锐化参数(大致为50/1.0/50的设置),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两款镜头在锐度上的巨大差距——105mm f/1.4E镜头的锐度远胜85mm f/1.4G镜头。
为确保对焦准确,我让模特保持静止,切换至实时取景模式,将画面放大至100%并对焦到模特眼部后再按下快门。因此,即便你能让85mm f/1.4G镜头实现精准对焦,它在最大光圈下的锐度表现也已达到该镜头的上限。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更偏爱85mm f/1.4G镜头柔和的成像效果,因为这种效果能掩盖皮肤上一些不愿展现的瑕疵。但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如果想要弱化皮肤瑕疵,只要照片保留了足够的细节,在后期处理中很容易实现;反之,若照片本身成像柔和、细节不足,想要通过后期处理提升锐度、还原细节,则完全不可能——因为这些细节信息在拍摄时就已缺失。
2. 散景
截至目前,你已见过多张示例照片,足以领略该镜头出色的散景效果。与我过去使用过的包括85mm f/1.4G在内的多款镜头相比,105mm f/1.4E镜头的散景高光呈现效果堪称顶尖,其虚化效果可被形容为“柔和丝滑”且“梦幻唯美”。
(拍摄参数1:NIKON D81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8000,f/1.8)
(拍摄参数2: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200,1/3200,f/1.6)
(拍摄参数3: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1250,f/1.4)
该镜头的散景高光效果极佳,圆形光斑边缘无明显厚重轮廓,内部也不会出现常见于非球面镜片镜头(而这款镜头并未采用非球面镜片)的洋葱圈纹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105mm f/1.4E镜头的f/1.4大光圈在散景高光尺寸和背景虚化效果上确实具有优势——相比f/2光圈,它拥有整整一挡的进光量优势。此外,还需注意的是,镜头在最大光圈与收缩光圈状态下的散景表现始终存在差异。由于光圈叶片的影响,105mm f/1.4E镜头和85mm f/1.4G镜头在最大光圈下的散景高光并非标准的圆形。
还需提醒的是,这款镜头在画面边缘区域会呈现“猫眼”状散景效果,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有定焦镜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光学暗角(由光线入射角度差异导致)会使背景高光的形状发生变化。
(拍摄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1250,f/1.4)
事实上,若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且背景中存在高光区域,你会发现这些椭圆形的高光光斑会围绕主体呈现旋转分布,这种效果能为照片增添独特的美感。
3. 鬼影、眩光与色差
得益于镜头镜片所采用的纳米结晶涂层技术,尼康105mm f/1.4E镜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的产生。然而,由于该镜头焦距较长,在未安装遮光罩拍摄时仍需格外注意——当画面中存在特定角度的强光源时,光线可能会对成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照片中出现鬼影和眩光。
不过,即便出现这类问题,影响也并不算严重。即便未安装遮光罩,当画面中包含太阳时,纳米涂层技术仍能发挥出色的抗眩光效果。以下两张照片分别是在未安装遮光罩的情况下,使用f/1.4和f/5.6光圈拍摄的: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太阳位于主体正后方时,照片中可能会出现鬼影和眩光。且随着光圈收缩,这种现象会略有加剧,这属于正常情况。不出所料,此时照片的对比度也会明显下降。若镜头前镜片附着较多灰尘,对比度下降的情况会更为严重,因为灰尘颗粒会导致光线发生无规则反射。
因此,建议在拍摄时始终安装遮光罩,以避免照片中意外出现眩光。此外,若使用劣质滤镜,即便安装了遮光罩,当镜头对准强光源时,仍可能产生严重的眩光。
4. 畸变
在畸变控制方面,尼康105mm f/1.4E镜头的表现十分出色,畸变程度极低。通过Imatest软件测试可知,该镜头的桶形畸变为0.84%,相比尼康105mm f/2 DC镜头(0.28%枕形畸变)和尼康85mm f/1.4G镜头(0.46%枕形畸变)略差。但实际上,畸变率低于1%的镜头无需过度担忧,在实际拍摄的照片中,这种程度的畸变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
若拍摄包含直线的场景时,发现直线出现轻微弯曲,可通过Lightroom等后期处理软件轻松修正——这类软件通常已内置该镜头的畸变校正配置文件。
(拍摄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1250,f/1.4)
(样片1参数:NIKON D810 + 105mm f/1.4 @ 105mm,ISO 800,1/500,f/8.0)
(样片2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125,1/250,f/1.4)
(样片3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250,f/1.4)
(样片4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100,1/640,f/2.0)
(样片5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200,1/2500,f/1.6)
(样片6参数:NIKON D750 + 105mm f/1.4 @ 105mm,ISO 200,1/3200,f/1.6)
总体而言,尼康105mm f/1.4E镜头堪称一款卓越的光学产品,强烈推荐这款镜头。虽然它体型较大、重量不轻且价格不菲,但每一分钱的投入都物有所值。如果你正在寻找当今市面上最出色的长焦人像镜头,无需再犹豫——尼康105mm f/1.4E镜头便是你的理想之选。
相关文章
OPPO 今日举办 2025 年 OPPO 开发者大会|OPPO AI 峰会,大会旨在携手产、学界优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与用户共生的智慧系统,引领个...
2025-10-16 0
自1993年尼康DC尼克尔105mm f/2 DC镜头问世以来,它便成为了经典之作——不仅是胶片人像摄影师最青睐的镜头之一,即便进入数码时代,仍有众多...
2025-10-16 0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16 14
参考消息网10月15日报道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10月9日发表题为《哪些国家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哪些国家引进他们?》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本年度的诺...
2025-10-16 0
经观感知 7月15日,芯驰科技MCU产品线总经理张曦桐在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表示,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座舱、智能车控芯片的国产...
2025-10-16 6
曾几何时,拥有一台顶级的全画幅相机、一套齐全的北欧风露营装备,是无数城市生活群体清单上的闪光目标。近期,一股新的消费模式正在改写这套规则:越来越多的人...
2025-10-16 0
8月2日起,潍坊机场联合华夏航空将正式恢复开通潍坊=成都直飞航线,航班班期为每周二、四、六。(具体航班班期、时刻以售票系统查询为准)航班时刻表来源:潍...
2025-10-16 7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北工业大学、郑州比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低膨胀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
2025-10-16 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