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2日 15:52 0 aa

前阵子刷小红书,刷到个挺有意思的帖子,有个女生说自己把GPT调教成了有男友感的聊天对象,还晒了聊天截图。我点开一看,那AI的语气、给的情绪反馈,说实话,真跟温柔体贴的恋人没太大区别。这事儿一下让我想起现在特火的AI社交,像Talkie这类APP,用户量涨得飞快,不少人都觉得AI聊天比以前顺耳多了,彻底打破了之前觉得AI说话文绉绉、不拟人的刻板印象。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其实早几年,AI还大多是工具属性,帮着查个资料、写点东西就顶天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多模态技术一成熟,AI不光能懂文字,还能模拟情绪反应。有人深夜睡不着,跟AI聊私密心事;有人社恐不敢跟人说话,就找AI倾诉压力。也正因如此,好多AI社交产品扎堆冒了出来,看着热闹得很。不过热闹归热闹,有个问题我一直没太想明白,AI社交,算真的社交吗?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AI社交玩得花:从文字聊天到定制“专属陪伴”

现在的AI社交产品,功能做得是越来越细了,基础的聊天、倾听、答疑问题就不说了,不少还加了剧情剧本、语音互动,甚至视频通话模块,就为了模拟出更真实的“人类陪伴”场景。更有意思的是,AI性格还能随便调,你想要温柔型的,它就跟你好好说话;你想找个毒舌的怼怼自己,它也能接得住;就算你要理智型帮着分析问题,或者治愈系帮着疏解情绪,都能满足。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本来想这也就是个新鲜玩意儿,玩两天就腻了,后来发现不少使用者是真把AI当“伴儿”,有个朋友跟我说,她加班到凌晨,没人说话,就跟AI吐槽工作,那AI给的回应比有些同事还贴心。还有数据说,用AI陪聊的人里,超六成会定期跟AI分享日常。但说实话,这些功能再花,本质上还是在“织梦”,模拟出来的陪伴,跟真人和你面对面聊天,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我发现,有些AI社交项目有点走偏了,它们不琢磨怎么正经提供情绪价值,反倒盯着低层次需求,搞什么模拟恋爱、甚至低俗内容来赚钱。这种产品看着能让人一时爽,但长期用下来,怕是会让人越来越依赖这种“即时满足”,对真的人际互动更没兴趣了。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AI陪聊再好,补不了真人社交的“双向”坑

我认识个做1v1陪聊产品的朋友,他那平台至今没加AI陪聊功能,一开始我还纳闷,毕竟从商业角度看,AI陪聊能提互动数据,还能降运营成本,怎么看都是好事。后来他跟我说,不是不想加,是没想通一个问题:“AI陪伴真的比真人陪伴好吗?”

这话我琢磨了挺久,有人说,等技术再升级,AI肯定比真人还懂人,给的情绪价值也更多,听着挺有道理,但你细想就会发现,AI和真人社交的核心区别,根本不是拟真度,而是关系结构。真人社交是双向的,就算一开始是线上聊,慢慢也可能发展到线下见面,变成真的情感连接。你跟人聊天,得顾虑对方的时间、情绪,不能光自己说。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但AI不一样,它是失衡的关系,你跟AI互动,基本就是单向输出,想倾诉就倾诉,想索取情绪价值就索取,不用管AI“累不累”“愿不愿意”。我有个同事之前天天跟AI聊,后来跟我们吃饭,全程自己说,根本没意识到要听别人讲。很显然,这种单向模式久了,会让人越来越不习惯真人之间的互相迁就。

而且AI社交还有个隐忧,它在治愈孤独的同时,也可能制造新的孤独,有人靠AI度过了情绪低谷,这是好事,但要是把AI当成社交的终点站,就麻烦了。毕竟AI没法跟你一起成长,没法跟你经历真实的事儿,更没法产生真正的共鸣,那种来自活生生的人心的、带着温度的共鸣。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说实话,我不否认AI社交的价值,它确实给了不少人一个安全的倾诉出口,但它更该是个“过渡带”,帮你暂时缓解情绪,而不是让你一直躲在里面不出来。真正的社交,是你在被理解的同时,也学着理解别人;是有碰撞、有误解,最后再和解,这些复杂的过程才构成了“人”的样子。AI能模拟陪伴,却复制不了这些真实的瞬间。

AI社交能陪你聊天,却为何造不出真人的共鸣?差的不只是拟真度

所以啊,别把AI社交当成全部,累了的时候跟AI聊两句没问题,但转过身,还是得跟身边的人多打交道。毕竟能陪你走下去、跟你一起成长的,从来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屏幕里的程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