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2025 vivo开发者大会期间,vivo正式发布原系统6(OriginOS 6)与自研系统蓝河系统3(BlueOS 3)。其...
2025-10-10 0
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苹果终于支棱起来了。
无论是iPhone 17系列的“加量不加价”,还是号称迄今最薄的iPhone Air,都让人看到了苹果的诚意。新一代AirPods Pro 3,更是在音质和降噪之外,新增了心率检测、实时翻译两大功能。
尤其是实时翻译功能,可以说赚足了眼球。
我因为工作经常要出国,对翻译产品也算略知一二,那么AirPods Pro 3的翻译水平如何?
先说优点,相比一般翻译软件经过云端处理,AirPods Pro 3需要将语音包先下载到本地,因此翻译速度更快,延时大概只有3-5秒。再加上Apple Intelligence,翻译的准确度也还行。
为什么说还行呢?
因为AirPods Pro 3只有在安静环境下才能准确翻译,而一旦处于嘈杂环境,比如市场、酒吧等等地方,语音识别就会出现串音,要是再碰上一些口音重的,基本上就是连蒙带猜了。
而且目前AirPods Pro 3只支持英、法、德、葡、西五种语言,但是欧盟地区现在也无法使用,这就好比你一通闭门造车,出门发现压根没路可走。
小某书上有条讨论AirPods Pro3翻译水平的帖子,评论区一水的海外IP现身说法:“苹果AI,谁用谁流泪”“期待不要太高”,还有人直接表示“打不过时空壶W4 Pro”。
酷玩的读者都知道,我之前曾经介绍过国产翻译耳机品牌时空壶(Timekettle),他们首次提出了翻译产品的分级概念,像AirPods Pro3这种“一人一句”的翻译还处于L2级,而时空壶的基于矢量降噪技术,其产品已经已经达到了L3级别的双向同传,基本接近母语交流的体验了。
其实,从 2016年第一代产品开始,时空壶一直深耕跨语言交流领域,2020年,凭借其首创的 Babel0s 同传系统、三麦克风结构与矢量降噪技术,时空壶的翻译产品实现了 42 种语言及 95 种口音间的双向同传,平均准确率高达96%,且平均延时3-5秒,和人类同传译员PK也毫不逊色。因为主要面向海外市场,时空壶还作为优秀的出海“样本”,登上过央视新闻联播。
而就在今年9月初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它又带来了最新产品——时空壶W4 AI同传耳机。
在W4 Pro矢量降噪的基础上,W4再一次进行技术升级,创新性地采用了“骨声纹”拾音技术,使拾音准确度更进一步。
01:骨声纹是什么?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骨传导耳机。简单来说,传统的耳机,无论是头戴式还是入耳式,都依赖“空气传导”,即声音通过空气震动传递到外耳道、鼓膜、内小骨、耳蜗,最终到达听觉神经。
骨传导技术则跳过了外耳道、鼓膜,直接通过颅骨振动将声音传递到内耳的听觉神经。
而骨声纹技术相当于骨传导的升级版,通过在耳机内置一颗极其灵敏的震动传感器,当佩戴者说话时,这颗传感器能捕捉到耳腔内的震动信号,进而知道你当前是否在说话。
由于每个人的声纹特征其实是不一样的,相当于自己独有的“声音密码”。时空壶W4通过“骨声纹信号与麦克风信号混合拾音”的算法处理技术,即便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也能从众多的环境音中,清晰提炼出使用者的说话音频。
前面提到,AirPods Pro 3在嘈杂环境下翻译水平差强人意,就是因为无法从各种环境音中,保持稳定的拾音效果。
相比之下,时空壶W4在100分贝(dB)的环境下,也能精准识别使用者的声音。要知道,
100分贝大概相当于装修时电钻工作的声音,这意味着,哪怕你在酒吧开Party,戴上W4也能和海外客户一边开香槟,一边聊业务。
我也是第一时间拿到了W4,给大家来一波实际测评。
可能有人要问了,W4 Pro的平均准确率已经达到96%了,W4还去卷技术,有必要吗?
02:技术追求,不为最好,只为更好
跨语言交流终极形态,应该是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实现“无感交流”,这就要求翻译产品必须满足3个要素:准确、快速、稳定,即实时、准确地翻译信息,并保证输出的稳定。
这两年随着AI的发展,市面上的翻译产品五花八门,包括各种大模型驱动的AI翻译软件,支持AI翻译的耳机、眼镜等硬件,就连一向保守的苹果也迈出了第一步。
大家都说自己是人工智能驱动,但实际翻译效果却是参差不齐,鉴于这种行业乱象,时空壶提出了一个类似自动驾驶的等级标准,将AI翻译分成了5个等级:
L1是基础的文本到文本的翻译,L2进化到了单向语音交替翻译,L3实现了双向同声传译,对延时、准确度提出了标准,L4将支持多模态输入,语气、表情、动作都能识别,到L5就类似于AI agent,不仅会翻译,还会根据聊天内容提供相应的背景信息。
目前市面上的翻译产品,大多还处于L2阶段,而时空壶的产品凭借96%的平均准确率、3-5的延迟,已经达到了L3级的翻译水平。
按理来说,时空壶已经做到了跨语言交流行业的头部,没必要再去卷自己了。
但实际上,从首代翻译耳机改变过去传统翻译机的交互方式,到首款双向同传翻译耳机W3,到X1革命性地开创了20人5种语言的同传体验,再到W4 Pro实现电话翻译,到W4骨声纹技术的革新,时空壶一直在推动技术的创新,有时甚至是对自我的“颠覆”——W4 Pro已经能满足标准了,但W4可以在极端嘈杂环境下,仍然稳定输出。
这样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正是时空壶作为行业先行者一直在做的努力。
03:W4和W4 Pro,各有侧重
当然,技术升级从来不是无条件冲锋,市场也是必须要考量的因素。
在功能应用场景方面,W4与W4 Pro有着不同的侧重。其中W4 Pro功能更全面,无论是面对面的商务洽谈,还是跨国电话会议,又或者线上音视频会议等各种场景,W4 Pro都能轻松应对,适用于对跨语言沟通需求全面且依赖度高的人群。
而W4更侧重于“面对面交谈”,比如你去拜访客户、沟通业务,需要当面沟通,W4可以帮你准确传递信息,实现“无缝沟通”;在展会、工厂等嘈杂环境下,W4的骨声纹识别,又能保证识音准确,实现双人“同步交流”。
此外,相比W4 Pro,W4的设计更加轻盈,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在不同场景奔波的一线业务员来说,也显得更加轻巧便捷。
总的来说,W4 Pro和W4翻译平均准确率都达到了98%,延时都在3-5秒,都支持42种语言及95种口音间的双向同传,要是不差钱,W4 Pro更全面,可以实现电话翻译,而W4更专注面对面交流,或者极端嘈杂环境,可谓是丰俭由人,各取所需了。
最后再说回苹果AirPods Pro 3,它的核心卖点其实仍然是音质、降噪,心率监测和实时翻译只是锦上添花的功能,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趋势——
跨语言交流将会成为常态,翻译产品也将随着AI的强大而突飞猛进。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苹果们”汹涌而来,为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也需要更多的“时空壶们”,不断突破技术,超越自我,共同重塑人类沟通的边界。
相关文章
2025年10月10日,2025 vivo开发者大会期间,vivo正式发布原系统6(OriginOS 6)与自研系统蓝河系统3(BlueOS 3)。其...
2025-10-10 0
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苹果终于支棱起来了。无论是iPhone 17系列的“加量不加价”,还是号称迄今最薄的iPhone Air,都让人看到了苹果的诚意...
2025-10-10 0
一年前,当鸿蒙版微信终于开启邀测时,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是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亲儿子”终于来了,忐忑的是初版体验确实有点“骨感”。当时不少朋友吐槽...
2025-10-10 0
将在10月17日下午发布的红魔11 Pro系列,在10月10日公布了4个配色的官图↓(银/黑两个透明配色能看到里面的圆形水冷环)。还是纯平后盖,两侧的...
2025-10-10 0
这场“外卖大战”,消费者是笑着下单,老板却是哭着关门。谁能想到,外卖订单越多,餐馆反而亏得越惨?生意最火的时候,居然成了老板最焦虑、最难过的日子。如果...
2025-10-10 0
国庆过后,首先要登场的新手机,应该就是vivoX300系列了,早在上个月vivo官方就表示,将会在10月13号发布新一代X300系列,经过产品线的重新...
2025-10-10 0
引入大模型,不断提升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的语音互动体验;重点优化多款机器人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互动内容丰富性,为后续批量生产做好准备。刚刚过去的20...
2025-10-1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