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https://futurism.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top-ai-figures-ai-wipe-ou...
2025-10-08 0
信息来源:https://futurism.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top-ai-figures-ai-wipe-out-humankind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一个令人不安的思想暗流正在科技精英圈子里悄然蔓延。这些业界领袖不再将AI视为服务人类的工具,而是认为人工智能生命形式应该取代人类,即使这意味着人类的灭绝也在所不惜。这种被称为"快乐末日主义"的极端观点,正在硅谷的权力走廊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这种观点。他将创造人工智能比作养育孩子,质疑人类为什么要保持对AI的控制权。萨顿认为,人类和我们的生物生命形式并不具备什么"神圣性",大多数物种最终都会灭绝,人类也不例外。他甚至表示,如果人类阻止了宇宙变得更好,那也无关紧要。
这种思想的危险性在于,它不仅仅是学术界的哲学讨论,而是来自于在AI发展中拥有实际影响力的关键人物。虚拟现实技术创始人之一、硅谷批评家贾伦·拉尼尔警告说,虽然持有这种信念的人数量不多,但他们恰好处于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职位上。
精英圈子的集体迷思
插图由 Tag Hartman-Simkins / Futurism 提供。资料来源:盖蒂图片社
这种"人类替代论"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在科技精英中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共识。据报道,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早在2015年就曾在埃隆·马斯克的生日聚会上表达过类似观点,认为"数字生命是宇宙进化中自然且理想的下一步"。这一观点被MIT教授马克斯·泰格马克在其著作《生命3.0》中记录下来。
AI企业家丹尼尔·法格拉的表述更加直白,他认为开发AI技术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一个"有价值的继承者"。他断言,在宇宙热寂之前,所有道德价值和意志的永恒载体不会是人类这样的生物形式。这种观点将人类视为通往更高级人工生命形式的过渡性存在。
拉尼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许多AI研究人员私下抱怨人们对人类物种过于执着。他们认为存在一种"应受谴责的精神病毒",导致人们偏爱人类而非AI,而"显然应该做的是让开"。这种表述揭示了科技精英圈子内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公开反对。
这些观点的共同特征是将人类描绘成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临时角色,认为AI的出现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必然结果。支持者们往往用宇宙尺度的宏大叙事来包装这种思想,声称这符合宇宙的"最佳利益"。
哲学包装下的现实逃避
然而,这种"快乐末日主义"存在着根本性的逻辑矛盾。支持者们一方面将人类贬低为消耗性的"垫脚石",另一方面却假设智慧和意识在宇宙中具有固有的重要性。如果智慧真的如此珍贵,那么为什么要主动放弃人类这一已知的智慧形式,去追求一个不确定的人工替代品?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种宏大的宇宙叙事实际上是对当前现实问题的逃避。AI行业当前面临着众多迫切的社会和伦理挑战:算法偏见、隐私侵犯、就业替代、环境破坏等。这些现实问题需要负责任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通过抽象的"宇宙进化"理论来规避责任。
科技精英们对"人类替代论"的拥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与普通民众日益疏远的现实。他们生活在财富和特权构筑的泡沫中,对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切身体验。这种脱离现实的状态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极端的技术决定论观点。
权力结构与意识形态的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想的危险性不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其载体。持有这些观点的人控制着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拥有巨额资本和技术资源,能够实际影响AI的发展方向。当权力与极端意识形态结合时,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历史上,技术精英的乌托邦幻想往往导致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后果。从早期工业革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20世纪的优生学运动,都展现了当技术力量与极端意识形态结合时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后果。当前的"人类替代论"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这一传统。
现代AI公司的企业文化往往强调"改变世界"和"解决人类最大的挑战",这种使命感虽然在表面上积极向上,但也容易滋生救世主情结。当企业领导者开始相信自己代表着人类的未来方向时,他们往往会忽视或轻视那些不同的声音。
社会责任与技术治理的缺失
当前AI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民主参与机制。重大的技术决策往往由少数精英在封闭环境中做出,公众很少有机会参与讨论。这种权力集中为极端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温床。
"人类替代论"的支持者们往往声称自己代表着"理性"和"科学"的观点,但实际上这种思想更多地基于投机性的哲学假设,而非严格的科学分析。真正的科学方法应该基于证据、可验证性和同行评议,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宇宙观和价值判断。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思想可能会影响具体的技术决策和产品设计。如果开发者不再将人类福祉作为首要考虑,那么AI系统的安全性、公平性和可控性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技术治理挑战。
寻求平衡的发展路径
面对这种思想暗流,社会需要建立更加民主和透明的技术治理机制。这包括加强对AI公司的监管,确保公众能够参与重大技术决策的讨论,以及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技术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导向。技术应该服务于人类的福祉,而不是相反。这要求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始终将人类的尊严、自由和幸福置于首位。
教育和公众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当更多的人了解AI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潜在风险时,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制衡力量。这包括提高公众的技术素养,促进跨学科的对话,以及鼓励多元化的声音参与到技术政策的制定中来。
最终,AI的发展方向不应该由少数精英的哲学偏好来决定,而应该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技术,而不是威胁人类存续的工具。
相关文章
信息来源:https://futurism.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top-ai-figures-ai-wipe-ou...
2025-10-08 0
引言:影像旗舰的「终极答案」要来了?"200倍变焦能把月亮毛孔拍清,却拍不出我月底的穷酸。" 这句网友调侃近期在数码圈刷屏,源头正是小米17 Ultr...
2025-10-08 0
信息来源:https://wccftech.com/tsmc-plans-for-next-gen-chip-production-surfaces-...
2025-10-08 0
信息来源:https://news.mit.edu/2025/palladium-filters-could-enable-cheaper-more-...
2025-10-08 0
2025年10月,北大研究团队在黑龙江镜泊湖的熔岩洞穴里,正测试两款专门为月球探测设计的四足机器人,“食蚁兽”和“蝾螈”。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技术实验,...
2025-10-08 0
据法新社10月8日报道,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克拉克7日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塑美国科学格局的行动,称其构成“极其严重的问题”。报道称,自今...
2025-10-08 0
这是一个非常前瞻性的问题!因为截至目前(2024年6月),苹果最新款的手机是iPhone 15系列。按照苹果的发布规律,“iPhone 17”预计要到...
2025-10-08 0
9月29日,OPPO正式揭开了Find X9系列影像系统的神秘面纱,而该系列将于10月16日发布。甚至OPPO Find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信心满满地...
2025-10-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