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期 iPhone 16 全系已正式通过 Qi2.2 认证,iPhone 17 系列经实测也支持 Qi2.2 25W无线充电,但是相关的认证流程目...
2025-09-28 0
万万没想到中国有一天也有了“0元购”,不过跟美国不同的是咱们比较闻名。
能过上“0元购”多亏了三大巨头资本打架,为了在外卖上占上风,那时没少砸钱。
光是一天就能烧掉4.7亿元,截止到九月就烧掉了350亿,只是狂砸之下是三败俱伤。
想要分出谁是老大,看样子下半年才是关键局。
京东高调入局,美团奋力守擂,阿里伺机而动。
三大巨头投入的真金白银让消费者享受到了“0元购”“12元点大餐”的福利。
但翻开二季度财报,却是一片“惨状”,美团经调净利润暴跌89%,京东净利润腰斩。
阿里净利润下降18%,三家合计少赚超200亿元。
这场大战的导火索,始于美团对京东核心领域的冲击。
2025年4月,美团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直接切入京东擅长的超市、3C产品配送赛道,这无疑触碰了京东的“生命线”。
作为以零售为根基的企业,京东无法容忍核心业务被蚕食,刘强东亲自下场督战。
一边宣布给所有全职骑手上五险一金,站在道德制高点直击美团“用工模式”的软肋。
另一边也不忘将外卖补贴翻倍、佣金归零,迅速吸引用户,短短数月中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在品质外卖细分领域拿下45%的市场份额。
起初,美团并未将京东放在眼里,作为外卖行业深耕9年的龙头,美团手握70%的市场份额,2025年7月单日订单峰值更是达到1.5亿单。
它认为外卖是超低利润率业务,京东的补贴模式难以持久,但美团低估了京东的决心,更没料到这场局部对抗会引来“第三者”阿里。
当京东与美团打得难解难分时,阿里敏锐地发现了机会。2025年4月底,阿里整合饿了么资源推出淘宝闪购,将外卖业务接入淘宝生态。
7月更是高调宣布未来一年投入500亿元补贴,直接加入战局。阿里的入局让局势从“双雄争霸”变成“三足鼎立”,原本的市场平衡被彻底打破,一场全面消耗战就此展开。
2025年8月,三大巨头二季度财报陆续发布,补贴大战的“代价”一目了然,但不同的业务根基让它们的“痛感”截然不同。
美团是这场大战中受伤最深的玩家。作为依赖本地生活业务的企业,外卖不仅是其现金流核心,更是连接商家与用户的纽带。
为守住七成的市场份额,美团二季度不得不加大投入,经调净利润仅14.93亿元,同比暴跌89%。
更严峻的是,外卖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恶化,据私募基金行业测算,美团外卖5月单均单位经济效益已降至零,瑞银等机构预测,受三季度补贴力度加大影响,其单均亏损可能扩大至2-3元,2025年全年盈利甚至可能转为亏损。
京东的处境则是“冰火两重天”。为切入外卖市场,京东二季度营销开支同比暴涨127.6%,增至270亿元,履约开支也因配送需求增加同比上升28.6%,达到221亿元。
高额投入下,包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98.8%,成功阻止了美团向3C、超市等核心零售业务的渗透,守住了基本盘。
但代价同样显著,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0.8%,经营利润率从2024年同期的3.6%转为-0.2%,新业务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
不过,依托核心零售业务的稳健表现,京东仍有底气支撑外卖业务的战略投入,形成“核心业务输血新业务”的格局。
阿里则扮演了“后来居上”的角色,成为混战中相对从容的参与者。二季度,阿里单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从2024年同期的327亿元增至532亿元,占收入比例从13.4%提升至21.5%,导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18%。
但投入很快见到成效,淘宝闪购上线仅四个月便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8月周平均日订单量稳定在8000万单,月度活跃买家突破3亿。
更关键的是,外卖业务为阿里带来了战略层面的意外收获。通过闪购补贴吸引的下沉用户,大幅提升了手机淘宝的活跃度和复购率,这是此前淘特等业务未能实现的突破。
截至2025年6月30日,阿里手握5856.6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抗风险能力远超同行,甚至计划三年内让淘宝闪购接入100万家线下门店,冲击1万亿GMV目标。
消费者看似是这场补贴大战的“赢家”,但狂欢背后,整个行业的毛细血管正被不断透支,隐性代价逐渐显现。
对中小商家而言,补贴战带来的不是红利,而是生存压力。尽管阿里、京东对外宣称佣金率比美团低5-10个百分点。
但实际运营中,平台往往通过“优惠券成本分摊”“推广排名收费”等方式将成本转嫁给商家。
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2025年二季度参与美团补贴活动后,虽然订单量增长15%,但扣除平台分摊的优惠券成本、推广费后,净利润反而下降了8%。
对于依赖单一平台的中小商家,即便不满高佣金,也因“单量依赖”不敢轻易退出,被迫陷入“不参与补贴没订单,参与补贴没利润”的两难境地。
北京某社区夫妻快餐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一份原价30元的套餐,补贴后售价12元,平台和商家各承担9元亏损,扣除房租、水电、食材成本后,卖一份亏一份,但不做外卖就没人进店,只能硬撑。
骑手群体则成为补贴战的“隐形受害者”。为应对激增的订单量,平台普遍提高了配送时效要求,导致骑手日均工作时长从2024年的11小时增至2025年的14-15小时。
上海某外卖骑手表示,7月订单峰值时,他一天跑14个小时,超时差评扣钱后,到手收入仅比平时多几十元,“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完全像机器一样运转”。
事实上消费者的“福利”也只是短暂的幻象。为控制成本,部分商家开始通过“减少食材分量”“使用临期原料”“降低包装标准”等方式压缩开支。
某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外卖食品抽检合格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食材新鲜度不达标”“添加剂超标”等问题占比显著上升。
更严重的是,超低价补贴改变了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某头部茶饮品牌外卖业务负责人表示,平时实付价20元一杯的奶茶,补贴后只需几元,等补贴取消,很多人就减少消费,导致客单价、订单量双降,很难恢复正常价格体系。
持续的低价补贴扭曲了市场定价体系,加剧“劣币驱逐良币”。当消费者习惯了“9.9元一份炒饭”的低价后,正常定价的优质商家难以生存,最终导致市场供给同质化、低质化。
高额补贴挤压了平台技术研发、服务升级的投入空间,2025年二季度,美团在AI调度系统、商家数字化工具等领域的投入同比下降18%,长期不利于行业效率提升。
2025年7月,监管部门两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这场无序的补贴大战暂时按下“暂停键”。
但休战不代表结束,三大巨头的战略重心已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竞争”,行业格局迎来新的变化。
美团的当务之急是“止血”与“提质”。面对持续亏损,美团开始减少无差别补贴,转而聚焦高客单价、高利润订单。
8月12日,美团外卖正式启动“堂食提振”计划,向全量会员发放进店消费券,助力餐饮商家提升门店客流量。
除此之外还加快闪电仓建设,截至2025年二季度,已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国建设超5万家闪电仓,试图通过优化履约网络降低成本。
京东这边依旧保持“防御性投入”策略,依托核心零售业务的利润支撑,京东收缩非核心区域的补贴,集中资源守住一二线城市的品质外卖市场。
更狠的是,京东上线自营外卖品牌“七鲜小厨”,通过“菜品合伙人模式”与合伙人共同开发招牌菜,首店上线一周日订单超1000单,计划3年内开出10000家,进一步巩固品质外卖优势。
阿里的野心一直在“生态整合”,凭借充足的现金储备,阿里计划未来12个月投入500亿元补贴淘宝闪购,但其核心目标并非抢占外卖市场份额,而是通过外卖业务激活本地生活生态。
2025年618期间,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179%,用户在点外卖时顺带购买日用品、生鲜甚至数码产品,“万物到家”的场景显著提升了淘宝APP的用户时长与复购率。
外卖行业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谁能垄断市场”,反而是“如何让平台、商家、骑手、用户四方受益”。
过去的互联网思维总想着“先烧钱垄断,再慢慢赚钱”,外卖行业涉及数百万中小商家和骑手,经不起这种“先破后立”的折腾。
从长远来看,外卖市场的终局不会是“一家独大”,更可能是“差异化共存”,美团凭借履约网络优势聚焦大众市场,京东依托品质服务占据中高端领域。
阿里通过生态整合覆盖全场景需求,但无论格局如何变化,只有真正平衡四方利益,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监管的角色至关重要。除了叫停无序价格竞争,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规范平台佣金比例、保障骑手劳动权益、防止商家成本转嫁等。
让外卖行业回归“服务用户、赋能商家”的本质,毕竟,我们需要的是方便实惠的外卖,而不是一场透支行业未来的“资本游戏”。
这场补贴大战或许是外卖行业的一次“阵痛式洗牌”,它暴露了行业的深层问题,也推动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发展”。
未来,谁能在效率、品质、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相关文章
前言近期 iPhone 16 全系已正式通过 Qi2.2 认证,iPhone 17 系列经实测也支持 Qi2.2 25W无线充电,但是相关的认证流程目...
2025-09-28 0
万万没想到中国有一天也有了“0元购”,不过跟美国不同的是咱们比较闻名。能过上“0元购”多亏了三大巨头资本打架,为了在外卖上占上风,那时没少砸钱。光是一...
2025-09-28 2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日常的忙碌、城市的灯火,早已遮蔽了夜空的...
2025-09-28 2
自动驾驶车队要同步过弯道,机器人团队得配合组装零件,现在的AI最怕“各自为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洪维哲团队刚在《Science》发的研究,把这个难题...
2025-09-28 2
【CNMO科技消息】近日,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市场表现强劲,销量走势迅猛。而9月28日,CNMO注意到,数码闲聊站透露称,在iPhon...
2025-09-28 2
据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发布消息今天(9月28日)上午苏州康富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开工奠基活动在苏相合作区举行康富特新建研发制造总部...
2025-09-28 2
文 | 金锐点编辑 | 金锐点提到AI“打工能力”,你可能会默认OpenAI的GPT系列稳坐第一?毕竟从GPT-4到GPT-4o,它一直是很多人眼中的...
2025-09-28 2
近日,工信部公示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溧水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成功上榜,成为本批次全市唯一入选的集群。 从一家企...
2025-09-2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