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英伟达50亿投资英特尔!但为什么反而害了这个芯片老巨头?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2日 16:58 0 aa

本期要点:一颗50亿美元的糖衣炮弹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在AI的浪潮中的每一场变动都备受关注,但很多热点带来的却是真泡沫和假繁荣。

9月18日,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战略入股英特尔,获得后者约4%的股份,并宣布深度合作。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狂飙超20%,市值一夜暴增逾260亿美元。

英伟达50亿投资英特尔!但为什么反而害了这个芯片老巨头?

英特尔CEO陈立武和英伟达CEO黄仁勋

据称,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高性能的x86架构服务器CPU,还要设计和生产集成英伟达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SoC),目标直指AI PC市场。

在很多人眼中,这次英伟达仿佛就是救世主,将一举把英特尔拉出泥潭。

我们认为,这次合作,并不是双赢的强强联合,而是英伟达出于公关目的做出的表态。但同时也给了资本市场一种英特尔也要跟上AI浪潮的错觉,它无法解决英特尔的根本问题,甚至会让英特尔错过自我革新的最佳时机。

所以,先说结论,这场黄仁勋所谓“历史性合作”,虽然短期提振股价,长期却难改英特尔的颓势。


根本问题

首先,我曾在科技特训营中多次提醒,英特尔的战略困境是结构性的、系统性的,一场不痛不痒的合作很难解决。

过去,英特尔并不是没有英伟达的合作。今年3月,黄仁勋就表示,英伟达正与英特尔探讨其Blackwell芯片的代工合作,但没有继续披露实质协议或合作细节。

这次,双方却明确表示此次合作不涉及英特尔的代工业务,黄仁勋也回避了相关问题,而是称赞自己的主要代工伙伴台积电,表示此次与英特尔的投资与合作,并不会改变他们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上的核心代工关系,也不会动摇英伟达在Arm架构上的持续投入。

我们以往文章就曾分析(可见文末超链接),英特尔坚持数十年的IDM(设计制造一体化)模式,曾是重要的护城河,如今却成了沉重的包袱。它导致英特尔行动迟缓,连续错失手机和AI芯片两次浪潮。

英伟达50亿投资英特尔!但为什么反而害了这个芯片老巨头?

近几年,英特尔更是受代工业务极大拖累。

台积电早在2022年便有了可量产的3nm工艺,并用在了苹果新款iPhone之上。英特尔却还在苦战相当于台积电5nm芯片的工艺。最近也有消息称,英特尔还要跳过18A(即1.8 nm)工艺,直接发展下一代14A工艺,希望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挑战台积电。这就要让英特尔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要知道,近年来,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为英特尔提供了大量补贴和低息贷款,并在今年8月破天荒将部分补贴转化为价值89亿的英特尔股份。但是,钱并不是万能的,英特尔落后的制造工艺和管理的积弊等问题依然没有改观。

所以,英伟达50亿美元的投资,对于英特尔的战略困境而言,属于药不对症。

解决英特尔的问题,需要他们刀口向内,真正地进行自我革新。比如通过壮士断腕,拆分制造业务,让晶圆厂轻装上阵服务外部客户,设计部门则摆脱包袱专注创新,才有可能有所转机。可是,显然他们并不准备这么做。

虽然近两年英特尔已经裁员近2万人,却并没有对代工部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没有相关计划公布,仍然大公司病严重,员工队伍臃肿,管理也畏首畏尾。


CPU

我还想说的是,这次合作也并不会给英特尔的业务带来很大帮助。

在AI时代,GPU才是核心。

如一台AI服务器可能搭载8颗总价值约20万美元的H100 GPU,却只需要1-2颗总价值1万美元的CPU进行调度。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同比增长51%,其中七成都用在了GPU的采购上,90%以上被英伟达所赚走。

英伟达50亿投资英特尔!但为什么反而害了这个芯片老巨头?

而且,哪怕是在不大的CPU市场,也早已不是英特尔一家独大了。

2025年第一季度,AMD的CPU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0%左右,抢走了英特尔的大量市场。

同时,Arm架构凭借高能效,也在大举进军PC(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领域。

苹果自研的M系列芯片,在Mac电脑上取得巨大成功。亚马逊、微软等云厂商也在开发Arm服务器芯片。包括英伟达自己用于大型AI计算的Grace和Vera系列CPU,同样是Arm架构。

因此,不难发现,这次专门为英伟达的GPU设计x86架构的CPU,并不会为英特尔带来多大的竞争力,只是让英伟达多了个额外选择,掌握更多主动权。

英特尔和英伟达合作,布局AI PC的SoC,难道这也没啥意义吗?

当然有一定价值,也许能增加英特尔芯片的出货量,但更多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在PC领域,英特尔芯片确实还占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但别忘了,在AI时代,且不说PC市场能有多大增长,但消费者必然更看重电脑的GPU性能,而不是CPU。

这意味着,以后英特尔只能借助英伟达来提升产品吸引力,退居辅助地位。从前是“Intel Inside”,现在则要变成“Nvidia Inside”。

所以,相比于这次的投资,之前英伟达最终未能达成的对ARM的收购才是真爱。

最后,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次英特尔的暴涨,恰恰表明了投资者的短视和对于科技趋势的不理解。

大部分人认为,抱上英伟达这棵大树,英特尔终于要跟上AI的浪潮了,前途无量啊。

然而,这次合作更像是一颗糖衣炮弹。英特尔若因此感觉自己上岸了,松懈了,反而会错失改革和转型的窗口期,从此逐渐沦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

而英伟达则用了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既向特朗普表明了自己助力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决心,还同时树立了乐于共赢的形象,减少反垄断的监管压力。可谓花小钱办大事。

当下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合作很诱人,但终局走向已经非常明确。只不过,资本市场向来容易因为短期情绪而走极端,却忽视实际效果和长期影响。也许风险需要数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在财报数据和股价之中得以显现,而这才是大家尤其需要警惕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