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2日 12:50 0 aa

南都讯 9月22日上午,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举行“深化科教融合实践 推动教联体协同建设”2025年科学教育现场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越秀区相关领导、广州16中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院校合作签约及全市首个区域科学教育“教联体”实践平台揭牌成立的重要时刻。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据悉,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的落地实施,源于市人大代表、广州16中党委书记王勇牵头起草并提交的一份代表建议。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的层面,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均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为科学教育“教联体”的构建指明了工作方向。特别是2024年10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明确了“教联体”各主体的职责任务。王勇代表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构建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建议》,明确提出建立区域科学教育联席机制、统整区域资源清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经费政策支持等具体措施。该建议得到广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督办事项,会同市科技局、团市委、市科协、越秀区教育局等多个部门积极推进、协同办理。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基于前期的合作共识,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与广州16中正式签署《加快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学课程开发、科研项目指导、师生研学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科学家进校园”等长效合作机制。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随后,领导嘉宾为“越秀农林地区少年科学院”“越秀农林地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研究实践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广州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16中和农林街道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促进资源整合,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科学教育。少年科学院将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打破校园壁垒,将学校的科创课程向农林地区全体青少年开放。实践中心则致力于科学教育模式创新,推动区域内学校、科研机构、社区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三联动”模式,为科学教育“教联体”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范例。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活动当天,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为16中全体师生带来了“向海图强,青年担当”主题讲座。张偲院士围绕“海洋科学发展历史与贡献”“海洋科学发展前景与青年机遇”两大主题作了系统介绍,勉励青年“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主动担当使命,夯实基础研究,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全球海洋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除了院士讲座外,现场会上还安排了“名师课堂”,由学校党委王勇书记、陈煦校长担纲科学教育实验课堂研讨课例,为与会者展示了科学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创新方法,带动全体教师加强科学教育的教学教研探索,推动区域科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16中与中科院广州分院打造全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据介绍,此次现场会的举办,不仅是广州16中深化科教融合的里程碑,更是广州市政府、越秀区及相关部门响应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教联体”协同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校院协同、区域联动,让科学精神在校园扎根,让创新种子在少年心中发芽,为国家培养更多“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科创后备人才,持续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赋能,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通讯员 罗艳莉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