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触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天津津南脉动

AI科技 2025年09月21日 19:18 0 admin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国家大战略,三地大棋局,津南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牢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殷殷嘱托,科学统筹,靶向发力,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京津冀产业协同不断发生新的“化学反应”,碰撞出亮眼火花。

搭平台 深化产业协同

触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天津津南脉动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技术的转化率怎么样,是否有应用案例?”“中试的进展以及生产线如何布局?”……

不久前,一场“‘生物智造·创见未来’合成生物学概念验证专场路演暨津昌秦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战略合作推动会”在天开津南园海棠科创园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10个优质项目亮相,涵盖植物源产品高值化开发利用、稀少糖与糖醇生物合成技术等创新领域。专家评委从技术可行性、产业应用前景、市场竞争力等维度进行问询和点评,为项目后续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触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天津津南脉动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此次路演以“概念验证+区域联动”为核心,推动合成生物学科技成果转化与津昌秦三地产业协同深度融合,也是落实5月12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上,签订的《北京市昌平区 天津市津南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今后,三地将携手推进“昌平总部研发、津南概念验证中试孵化、秦皇岛转化生产”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触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天津津南脉动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一直以来,津南区秉承“一园区五片区多节点”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布局,重构津南区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打造以天开津南园为核心,以双港、八里台等“五片区”为拓展,联动海棠众创大街、海棠科创园等创新载体多节点融合赋能的综合承接平台,形成调度统一、功能明确、资源共享、链条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有效提升津南平台的承接、转化能力,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力促更多优质项目扎根沃土。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现代轻工、生命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6条主导产业链开展系列对接活动,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5年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专题培训等相继举办,组织企业参加2025京津冀高端装备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寻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靶向对接北京、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启动中科(天津)智汇工场这一专业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成立功能性要素平台·产业医院、中科(天津)概念验证中心,推动津南区成为京津冀科技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统计,自开园以来,天开津南园引入北京方向企业57家,河北方向企业29家。

准定位 优化产业布局

触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天津津南脉动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第五届国际工程建设供应链博览会(EPC博览会)刚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闭幕,作为北京方向的重要展会之一,EPC博览会再次点燃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热潮。坐落于津南区双港镇的天津康富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拳头产品——重型研磨机参展,受到了京津冀客户的关注。“我们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陆续出口到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趁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天津周边省市的企业对我们很感兴趣,展会期间,很多客商与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希望后续有进一步合作。”企业工作人员介绍。

像“康富斯”一样,在津南,一个又一个企业借力家门口举办的大型展会,开展了产业精准对接,也有一批又一批好项目以展为媒,落地津南,开花结果。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载体,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今年共排定展会项目58场,展览面积236万平方米,其中京冀方向展会的展出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占比达到50%。借力展会举办的有利契机,津南区大力开展招商对接,重点布局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会展服务、科技服务等产业,着力补链、延链、升链、建链,一系列优质资源实现精准对接,发挥了会展的产业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00余家,今年新落地会展相关企业超过150家。

触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天津津南脉动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又是一年金秋到,津南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力度不减,硕果飘香。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创新智慧、开放活力的科创会展城,借力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今年全区成功引进北京方向一数科技、百度智能云等投资项目,落地34个新设机构,累计计划投资额55.7亿元,为产业发展积蓄了后劲。

津南区将持续优化产业配套服务,坚决实施“四管六招”工作体系,用活用好《对接服务北京资源信息指引》平台9大板块2241个可对接北京资源信息,聚焦“369”重点产业链,挖存量、谋增量,加快引入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科技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项目,推动全区新质生产力加速布局。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