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德报:中国坚定推进航天规划成绩显著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6日 09:42 0 aa

德报:中国坚定推进航天规划成绩显著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德国《青年世界报》8月5日刊登记者尼娜·哈格尔撰写的报道,题为《建造中国空间站》,编译如下:

14年前,《法兰克福汇报》傲慢地评论道,中国在航天领域仍须与其邻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竞争,而且事实上中国仅仅达到美国与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但仅仅10年后,人们就可以在《时代》周报上读到“学徒期满”这样的话。

在此期间,中国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完成了若干雄心勃勃的项目。其中不仅包括一系列载人航天任务,还包括成功的嫦娥四号任务——2019年初,该任务在航天史上首次实现了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底,嫦娥五号完成了中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2021年5月,负责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着陆。

曾任欧洲航天局负责人的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说,中国的长期规划和对规划的坚定推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样的长期规划也推动着中国在近地轨道空间的空间站建设。1992年,中国确立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制造、试验并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是建设供航天员短期驻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实现长期载人航天活动。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在这次任务中首次完成太空出舱活动。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点转向研制和建设自主的近地轨道空间站。

2011年9月29日,一枚火箭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搭载着中国首个空间站的“草案”。此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进入太空。二者为后续长期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和运作发挥了积累经验的作用。这些经验也包括载人及无人货运飞船的对接和分离。由此获得的知识支撑了中国空间站的建设。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始于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此后这座空间站又扩充了两个实验舱。

同时,中国大力推动尽可能广泛的国际合作,世界各地的多家科研机构接受了中国发出的合作邀请。例如,2019年6月发布的一份清单就列出了与外国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的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这些国家包括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墨西哥、秘鲁和肯尼亚等。

其他国家的宇航员不久后也将有机会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今年2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为首位非中国籍宇航员进入中国空间站铺平了道路。(编译/张瀚文 王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