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8日 04:51 3 aa

11月6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米奇·卡雷曼斯(Micky Adriaansens)对媒体放了个风:随着中美之间达成了某项协议,预计未来几天内,安世半导体(Nexperia)被困在供应链上的那些芯片,就能重新送达欧美及全球客户手里了。

但荷兰安世半导体却仍嘴硬,称“无法保障在华工厂的出货质量”。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对于这番污蔑,中国重申我们的立场!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背景有点特殊。它原本是荷兰老牌企业恩智浦(NXP)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大概六七年前,被中国的闻泰科技给收购了,成了一家根子在荷兰、但所有权属于中资的企业。

它在德国、英国,还有中国广东的东莞、马来西亚的槟城等地都有工厂,是个正儿八经的跨国运营主儿。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这次风波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它设在广东东莞的那个封装测试厂生产的产品。

事情闹起来,是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开始向它的部分客户,特别是欧美那边的大客户,发出了一些带有警示意味的通知。

通知的内容大概就是说,对于从中国东莞工厂生产出来的芯片,他们“无法保证其符合质量标准”,甚至暗示可能存在“不可预见的风险”。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这种说辞,在行业内可不是小事,等于是在公开质疑自家一个主要生产基地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这种做法,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还有商务部门等方面的代表,都迅速作出了反应,提出了严正的交涉。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中方指出,这种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单方面地对特定产地的产品进行“污名化”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不仅损害了相关中国企业的声誉,也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中方要求荷兰方面尊重事实,立即停止这种错误的言行。

按常理说,被点名批评了,总该收敛点吧?但有意思的是,面对中方的批评,荷兰方面的表现却有点“拧巴”。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一方面,就像开头提到的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他出来打了个圆场,语气是缓和了,不再像之前那么咄咄逼人,甚至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了“中美协议”上,这多少有点想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意思。

但另一方面,或者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本身,似乎并没有真正“悔改”。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在卡雷曼斯表态的同时或者前后,他们并没有撤回那些引发争议的客户通知,反而有点“嘴硬”,继续坚持那种模糊的、暗示性的“质量风险”说辞。

这种两面做法,难免让人觉得缺乏诚意。

为何荷兰方不愿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这里面可能牵扯到更复杂的背景。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近一两年来,美国一直在向其盟友施压,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试图构建各种排除中国的供应链圈子。荷兰作为拥有阿斯麦(ASML)这样的光刻机巨头的国家,在半导体领域地位特殊,承受的压力不小。

安世半导体虽然被中资收购,但其主要市场和不少客户仍在欧美,其管理层和运营团队也大量是欧洲人,这种身份上的复杂性,可能使得它在某些时候,需要做出一些看似“迎合”某些政治要求的姿态。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但毋庸置疑的是,把商业和技术问题政治化,最终损害的是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再说回那个“质量”指控本身,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中国的制造业水平,特别是在电子产品领域,早已是全球公认的先进和可靠。东莞的工厂遵循的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其产品供应全球,经历了长期的市场检验。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凭空抛出“无法保证质量”的说法,却拿不出任何经过第三方验证的具体案例或数据支撑,这与其说是严谨的风险提示,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带有偏见的“栽赃”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中国工厂不公平,对那些依赖稳定供应链的全球客户来说,也是一种干扰和伤害。

说实在的,看到荷兰方面这种“软对抗”的做法,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了,里面掺杂了太多不该有的政治算计。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咱们中国的工厂,辛辛苦苦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质量有目共睹。你凭空一句话,就说东西可能不行,这等于是在砸人家的饭碗,而且是用一种非常不光彩的方式。

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正式往来。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指控,不仅不负责任,甚至有点下作了。

而荷兰政府和经济事务大臣的表态,显得有点“又当又立”。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既想表现出问题即将解决的“积极”姿态,把功劳记在“中美协议”上,仿佛自己只是个被动方;同时又纵容或者默认旗下企业继续散播对中国工厂不利的言论。

这种试图两边讨好、模糊焦点的做法,恰恰反映了一些西方国家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的投机心态。

他们既不想彻底得罪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又想在所谓的“价值观联盟”里表忠心。但这种摇摆和含糊,最终只会让自己里外不是人,既得不到真正的信任,也损害了自身作为国际贸易参与者的公正形象。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和企业眼里,所谓的“规则基于秩序”,可能是有选择性的。

当规则对他们有利时,他们就高喊规则;当觉得规则可能约束了他们的政治意图时,他们就可能绕开规则,甚至不惜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来达到目的。

安世半导体(荷兰)的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的一种背叛。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会干活、能生产出好东西,还要时刻准备着应对这种无端的、非市场的打压和诋毁,并且要勇于、善于用事实和规则武器进行反击。

也因此,这次安世半导体风波不能就这么算了。

中方的批评是正当的、必要的。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要更加注重合规体系建设,用更透明、更过硬的质量记录,让这些不实之词不攻自破。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和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吃哑巴亏。

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看荷兰政府和安世半导体怎么说,更要看他们怎么做。如果只是口头上放缓语气,行动上却依然故我,继续搞这种暗戳戳的“污名化”,那无疑会进一步侵蚀双方的合作互信。

观察者网:2025-11-07:安世半导体还在污蔑:无法保证中国出货质量

被中方批评后,荷兰不知悔改,还通告全球,公然“栽赃”中国工厂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