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排行榜 2025年08月24日 18:34 2 aa

在“刺客界”老炮钟薛高走到破产的边缘之后,另一位知名“刺客”共享充电宝似乎也要退场了。近日有爆料称,一众手机厂商在电池容量的比拼中持续加码,预计明年至少有两款配备10000mAh级别超大容量电池的新机发布,而且在性能与机身厚度控制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此前在今年5月,真我方面就曾公开展示了配备10000mAh电池的原型机。如今得益于硅碳负极(SiC)电池技术的商业化,目前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已经来到了7000mAh左右,突破10000mAh几乎只是时间问题。当手机的电池容量逐步提升至充电宝的水平,“续航焦虑”自然也就不药而愈。


要知道,一度被认为是伪需求的共享充电宝之所以能在2019年一飞冲天,用户的续航焦虑是根源。在这一年,5G手机逐渐普及,但受限于高频的5G信号穿透力弱、天线复杂度增加,以及网络切换频繁等技术因素,5G手机的功耗相比此前的4G手机有了明显提升。即便当年手机厂商将电池容量提升至4000mAh左右,也无法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因此彼时普遍仅需1元/小时的共享充电宝,就成为了诸多消费者摆脱续航焦虑的武器。相比自己背着充电宝外出,这样的价格显然就让使用共享充电宝更有性价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怪兽、街电等头部共享充电宝厂商在完成了通过向消费者让利、培育用户习惯的工作后,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开始一路上涨,甚至频繁出现易借难还的问题。


各地消费者协会也曾不止一次“点名”共享充电宝因“归还难”和“计费异常”引发消费者不满,但共享充电宝厂商就是无动于衷。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就在于共享充电宝易借难还以及“价格刺客”,其实是行业共同推动的结果。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员,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与共享出行截然不同,它是利用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来挣钱。如果将共享充电宝理解为对需要电量让手机继续工作,以保持对移动互联网连接的消费者所进行的罚款,他们敢于肆无忌惮涨价的逻辑也就清晰了起来,因为共享充电宝就不是来服务消费者的,而是抓住了消费者不愿“失去网络连接”的心理。


这也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提供的服务不仅单价高、且充电速度还慢的原因,因为他们赚得就是救急的钱,而且充电速度越慢,用户的使用时间自然就越长,在按时间计费的情况下赚得也就越多。尽管现实是共享充电宝作为“充电刺客”上热搜不止一次两次,可这也反过来证明了大家吐槽归吐槽,却是一直还在用。


针对这一现象,手机厂商们也不是没有作出努力,只不过当初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快充”,即通过动辄上百瓦的超高功率来实现“10分钟即可充满一半电量”。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方案针在面对共享充电宝“刺客”时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这是因为想要快充来解决续航焦虑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缺陷,那就是需要用户使用专用充电头,而共享充电宝之所以会有市场,就是因为用户不愿意自行携带充电宝。既然如此,用户当然也没有理由带者充电头去餐厅、酒吧、网吧、电影院。其实并不是用户喜欢用价格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而是大家都不愿出门时还要额外携带充电宝或充电头。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如果手机能实现一天一充、乃至两天一充,共享充电宝的存在基础就立刻消失了,这也是为什么硅碳负极电池可能会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掘墓人。当手机自己就变成行走的充电宝后,自然也就没有共享充电宝什么事了。不过共享充电宝在明年立刻消失也不现实,毕竟超大容量的硅碳负极电池普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从硅氧负极到硅碳负极,其实都是石墨负极掺硅,但前者的掺硅是在微米级尺度下,后者则是纳米级尺度。如果将硅粉比作粮食,那么前者是吃玉米这种粗粮、后者则是大米这种细粮,工艺路线完全不一样。使用硅碳负极就意味着电池从配方到设计、再到工艺都要调整,而且后续的安全、性能、寿命也要重新进行测试。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而且为了在电池容量增加的同时、保持机身的体型,不再复刻当年初代5G手机普遍“傻大黑粗”的缺陷,手机厂商唯有继续提升硅碳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争取突破800W/Kg大关。可能量密度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如今硅材料的膨胀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关键、且棘手的局限性因素。


当然,技术限制只不过是让共享充电宝的“Deadline”推迟,这个行业的衰落几乎已经不可避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