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6日 16:20 0 aa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当英伟达H100单卡功耗突破700W,谷歌TPU v5集群年耗电堪比冰岛全国用量——散热能耗已成算力扩张最大锁链。IDC数据警示:2024年全球算力规模达12 ZFLOPS,但单位算力成本因能耗暴增35%。生死突围点在于液冷技术:中科曙光浸没式液冷使PUE降至1.05,万卡集群省电2.4亿度/年,但制冷剂成本占比飙升至40%。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强制PUE<1.25,倒逼超算中心三年内液冷改造。

中投产业研究院《“十五五”中国未来产业之算力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为您拆解算力产业如何跨越「性能-功耗-成本」的能源鸿沟。

一、行业图谱:算力“三阶火箭”推进模型

算力产业划分为三大层级:芯片层(燃料)→集群层(引擎)→服务层(航迹),核心矛盾聚焦能耗效率。

图表 算力技术价值矩阵(2026预测)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数据来源:IDC 2025

(一)技术代际差

  1. 液冷与风冷的“热战”
    1)风冷极限:单机柜功耗<30kW(PUE 1.5+),微软Azure因过热宕机率升0.5%;
    2)浸没式液冷突破:华为OceanCool使单机柜承载100kW,但氟化液成本$300/L(是风冷5倍)。
  2. 芯片能效生死线
    1)英伟达H100 FP64算力134TFLOPS@700W,中国寒武纪MLU370仅20TFLOPS@300W,能效差3.7倍
    2)突围路径:壁仞科技BR100采用Chiplet封装,算力密度追平H100但良率仅40%。

二、技术成熟度曲线:四大瓶颈突破时间表

中投产业研究院依据Gartner模型判断,液冷技术进入成长期,存算一体芯片处于技术萌芽期。

图表 关键技术成熟度评估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能耗成本临界点

  1. 电力成本黑洞
  • 英伟达DGX H100集群年电费$38万(占TCO 60%),中国超算中心若全面液冷化,制冷剂成本将超电费支出。降本案例:宁德时代AI工厂采用曙光浸没液冷,PUE降至1.08,但制冷剂年补充成本达$120万。
  1. 芯片制程枷锁
  • 台积电2nm芯片晶体管密度480MTr/mm²(3nm290MTr),但漏电率上升20%,华为昇腾910B采用7nm+3D封装补救能效。

三、五大维度竞争沙盘

中投产业研究院《“十五五”中国未来产业之算力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从性能、需求、技术、供应链、政策拆解产业断层线。

(一)性能代差诊断

图表 中美算力效能对比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需求爆发领域

图表 高增长赛道CAGR对比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供应链风险图谱

图表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政策资本杠杆

图表 三国政策强度指数

液冷革命引爆算力核变:从千卡集群到万卡智脑的生死竞速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投资攻防:三大战略高地

中投产业研究院《“十五五”中国未来产业之算力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筛选逻辑:国产替代窗口期(<3年)+政策确定性(补贴覆盖>25%成本)

(一)高增长赛道(2026爆发)

  1. 液冷集成商:中科曙光(政府超算占比60%)、高澜股份(专利数第一);
  2. 存算一体芯片:后摩智能(12nm流片成功)、亿铸科技(阻变存储器突破)。

(二)技术突破标的

  1. 算力调度:东方通(国家算力网核心供应商);
  2. 封装材料:华海诚科(颗粒环氧塑封料通过验证)。

(三)风险对冲组合

  1. 风冷冗余方案:英维克(液冷改造过渡期受益);
  2. 算力租赁:鸿博股份(英伟达A800集群储备)。

五、风险预警:四只“灰犀牛”

中投产业研究院《“十五五”中国未来产业之算力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警:

  1. 液冷专利狙击:3M公司对中国氟化液征收专利费(单升成本+$50);
  2. 先进封装断链:CoWoS产能缺口>40%(台积电独家掌控);
  3. 能效政策加码:欧盟强制要求AI算力碳足迹披露(不符合者禁售);
  4. 技术路线颠覆:光子芯片实验室能效比硅基芯片高1000倍(Lightmatter融资$2亿)。

结语:算力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中投产业研究院《“十五五”中国未来产业之算力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建议:

产业价值=(计算密度×能效比)/(时延×碳足迹)
中国破局路径:

  • 技术侧:液冷+存算一体+3D封装三路并进(参考中科曙光“硬拆解”方案);
  • 政策侧:构建算力碳排放交易市场(东数西算绿色凭证试点);
  • 资本侧:并购日韩材料企业(仿中化收购Elkem案例)。
    当每瓦算力冲破100TFLOPS的物理极限,人类才可能触摸真正的人工智能奇点。

公司介绍:

本文作者为中投顾问下属机构:中投产业研究院

【中投顾问】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专业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和产业招商的全流程服务,还开发了产业研究咨询的大数据平台【中投顾问产业大脑】。有任何专业问题欢迎互动交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